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苏轼是美食家吗,苏轼美食家的由来,苏轼美食家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6184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79年秋意越来越浓的时候,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官俸几乎被削减到没有。刚到贬谪之地,他寄居在破庙里,在《寒食帖》中写下了“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这样的困顿情形。然而这位“顶级吃货”竟然在漏雨的屋檐下,用三文钱买了没人过问的猪肉,发明了名传千古的东坡肉:“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莫催其熟,且待自熟;火候既足,美自彰显。

    有一天他看到屠户扔掉羊脊骨,便像得到了极为珍贵的宝贝一样把它捡回家,将其烤制成香气扑鼻的“东坡烤蝎”,还写了信去调侃说:“用这种方法,那些狗会不高兴的!”他还在城东开垦荒地,自称“东坡居士”,白天扛着锄头去耕种,夜晚和渔夫、樵夫一起醉卧在溪桥,吟出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般洒脱的诗句 。

    素材来源于网络

    1074年,苏轼前往密州赴任,途中特意绕道济南,目的是探望胞弟苏辙。兄弟二人在驿站夜宿,月华如水之时,苏轼挥毫写下诗句,将漂泊的苦涩转化为充满诗意的哲思。

    面对密州出现的蝗灾,他亲自带领百姓去挖“马耳山龙潭”来抗旱,在泥泞的田间写下了最为柔情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在中秋夜宴时,他举起酒杯仰望月亮,忽然把酒杯扔到地上并大声呼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四十年来在官场中经历各种起伏,以及对兄弟的思念,都融入到了这篇让宋词发生巨大变化的千古绝唱之中 。

    素材来源于网络

   


    1097年,苏轼年逾花甲,当时62岁,被贬谪到儋州居住。渡海的时候,飓风把船舱掀翻了,他却笑着说“天容海色本澄清”。他看到黎民百姓用薯芋充饥,就手绘《秧马图》来推广农耕。他听说学子苦于没有书籍,就自编《居儋录》并开办学堂。有一天偶然得到生蚝,他竟然连夜写信说:“不要让朝中士大夫知道,恐怕他们争着谋划着南迁,想要分尝这种美味。”这实在是美食探险家天真的行为。

    素材来源于网络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制墨时发生的意外事件,为了研制松烟墨,他把三间茅屋给烧毁了,然而他却很淡定,还在墙壁上题字:“松烟入墨宝,烈火炼真金”。儋州有个叫姜唐佐的弟子考中举人时,他的喜悦之情竟然比自己科举登第还要强烈。于是,他在砚台上刻下了“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这样的句子。

    在汴京的朝堂之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堪称“官场泥石流” ,他的行事作风让新旧两党都极为头疼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 ,他上书直接表明 “苛政猛于虎” ;司马光恢复旧制 ,他又严厉指出 “尽废新法如医者换汤不换药” 。旧党讥讽他是 “真香山门下走狗” ,他却嘲笑说 :“吾侪恰似黄州春雨 ,纵遭贬谪 ,亦润万物。”

    素材来源于网络

   


    他在担任杭州知州的时候,完全不顾众人不同的意见,坚决果断地排除各种议论,开始动手疏浚西湖。有一天他巡查工程,看到百姓自己抬着猪担着酒来赠送,就让厨子把猪肉做成方块,和民工一起享用,说:“东坡肉配苏堤春晓,才不辜负人间烟火”。二十年的时间已经过去,金兵南下的时候,杭州城竟然因为一道美食凝聚了民心。当时,全城民众齐心协力,依靠这股凝聚的力量,杭州城坚守了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金兵一直都没能攻破城池。

    1101年暮春的时候,苏轼在北归的途中,病了,躺在常州。侍妾朝云眼中泪光闪烁,张开红唇唱起《定风波》。他突然站起身,大声笑起来,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当天夜里,这位把贬谪之路走成传奇的美食家,在茶香中留下了绝笔:“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

    素材来源于网络

    三百年后,明代才子杨慎在《廿一史弹词》中写道:“东坡煮酒处,至今草木香。” 从黄州的江月到海南的椰风,他用铁锅炖出了中国文人极为通透的生存智慧,这种智慧是既能在朝廷中忧国忧民,又可以在僻远的江湖与天地共饮。 就像儋州百姓为他立的三贤祠楹联所说:“公如明月,来去千秋光不灭;我亦飞鸿,东西南北任遨游。”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2 10:26 , Processed in 0.062244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