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工程计价定额编制指南:预算定额及基价编制原则与方法详解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7627
发表于 2025-1-1 05: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五节 工程造价定额编制

    测试点一:预算定额和底价

    预算定额是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元合格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班次相应的成本标准。

    一、预算指标编制原则

    预算指标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按照社会平均水平确定预算指标的原则;

    (二)简洁适用的原则。简洁适用首先是指在编制预算指标时,对于重大、常用、金额大的项目,子项目划分要更细;对于规模较小、使用频率较低、价值较小的项目,子项目划分可以较粗。二是预算定额项目必须齐全。三是合理确定预算指标计算单位。

    2、预算定额消耗编制方法

    (1)预算定额中人日消耗的计算。劳动天数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确定。一是根据劳动定额确定;另一种是根据现场观察和测量数据计算得出。

    按照劳动定额确定时,预算定额中的劳动日消耗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劳动天数。是子项目综合后各工序的用工定额。它由基本就业和其他就业两部分组成。他们之中:

    基本人工=Σ(综合定额工程量×用工定额)

    其他劳动力=运输距离劳动力+辅助劳动力+劳动力范围差

    劳动幅度差异=(基础劳动+辅助劳动+超距离劳动)×劳动幅度差异系数

    1)当项目实际现场运输距离超过预算定额且采用固定运输距离时,可单独计算现场二次运输费。

    2)辅助工主要包括机械土方工程、材料加工(筛砂、洗石、浸石膏)、电焊、点火工等;

    3)用工幅度差异主要包括各工种之间重叠、交叉作业造成的停工;施工过程中临时水电线路影响工人作业的时间;工程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影响工人作业的时间;同一场地内各单位工程之间因作业地点转移而影响工人作业的时间;工序交接时不可避免的前工序修整劳动;施工过程中其他不可避免的零星劳动等。

    (2)预算定额物资消耗的计算。材料消耗计算方法:

    1)按规格要求计算固定计量单位的消耗量,适用于标准规格的物料。

    2)根据设计图纸尺寸计算净材料用量,适用于设计图纸的尺寸和切割要求。

    3)换算方法适用于各种材料的配合比。

    4)测定方法。适用于新材料、新结构在其他方法无法计算定额消耗时。

    (3)预算定额中机床班次消耗的计算。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单位为生产合格产品(子工程或结构件)而必须消耗的某类施工机械、机具的班次数量。主要介绍机械班耗的计算。

    每班机械消耗预算定额=每班机械消耗施工定额×(1+机械幅差系数)

    机械班范围差是指实际施工过程中未纳入施工定额规定范围而不可避免地影响机械或导致机械停止的时间。其内容包括:

    1)转移作业面时施工机械与配套机械相互作用所损失的时间。

    2)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机械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间歇过程。

    3) 项目开始或结束时由于工作量不足而损失的时间。

    4)检查工程质量影响机械运行的时间。

    5)临时停机、停电影响机械运转时间。

    6) 机械维修造成的停机。

    3、预算定额基价编制方法

    预算定额基价是预算定额子项目或结构组成部分的单价。我国现行预算配额基价的表述内容并不统一。有的固定基价只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即工、材料的单价;有的固定基价包含直接成本以外的管理费和利润的综合单价,即不完全综合单价;一些固定基准价格包括所有费用(包括费用和税金)的综合单价,即为完全综合单价。预算定额基价也可以通过编制单位计价表、区域单位计价表和设备安装价目表确定。

    测试点2:预估预算额度和底价

    一、预算定额的概念

    预算定额是根据预算定额确定完成合格的机组扩建子工程或机组扩建结构构件所需的人工、材料和建筑机械设备班次的数量标准和成本标准。预算配额也称为扩大结构配额。

    预算指标的主要内容、主要表现方法和基本使用方法与预算指标类似。预计预算指标与预算指标的区别在于项目划分和综合拓展程度的不同。

   


    预算定额项目一般有两种划分方式:按项目结构;按项目地点(部门)。

    2. 预算固定基价的编制

    预计固定金额的基价与预算固定金额的基价相同。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预计固定金额的基价可以是工料单价、综合单价或全部成本的综合单价。

    测试点3:预算指标

    一、概算指标与概算预算限额的主要区别

    建筑安装工程概算指标通常以单位工程为对象,以建筑面积、容积或单位或单位规定每班人工、材料、机具的消耗标准和成本指标。以一组成套设备和装置为计量单位。与预算配额的主要区别是:

    (一)各种消耗指标的确定对象不同;

    (2)各种消耗指标的确定依据不同。

    2、预算指标分类及表述

    (一)预算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建设工程预算指标,一类是设备安装工程预算指标。

    (二)概算指标的组成部分。一般分为文字说明和列表形式两部分,以及必要的附录。文字说明包括一般说明和体积说明,列表形式包括示意图、工程特点、经济指标、结构内容和工程量指标。

    (3)从具体内容的表达方式来看,概算指标分为综合指标和单项指标两种形式。综合预算指标是根据工业或民用建筑及其结构类型制定的预算指标。个别概算指标针对性强,因此指标中必须引入项目的结构形式。

    测试点四:投资估算指标

    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是编制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工作阶段投资估算的依据。也可作为编制固定资产计划投资额的参考。不同行业投资估算指标的内容有所不同,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建设项目综合指标、个别项目指标和单位项目指标。

    (1)建设项目综合指标一般以项目单位综合生产能力投资表示,包括从项目立项、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期间应计入建设总投资的全部投资按规定进行的项目,包括单个项目的投资、项目的其他建设费用和筹建费等。

    (二)单项项目指标一般以单个项目单位产能投资表示,包括按规定应当纳入单个项目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者使用效益的全部投资,包括建设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具及制作家具购置费等可能包含的费用。

    (三)单位工程指标应当计入按规定能够独立设计、独立施工的工程项目造价,即建筑安装工程造价。

    第六节 工程造价信息及其运用

    测试点一:工程定价信息及其主要内容

    项目定价信息的特点包括区域性、多样性、专业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季节性。

    最能反映信息动态变化特征、在工程价格市场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工程定价信息主要包括价格信息、工程造价指数和工程造价指标三类。

    (1)价格信息。包括各种材料的最新市场价格、人工工资、工程机械等。这些信息比较初级,一般没有经过系统处理,所以也可以称为数据。

    1)人工价格信息分为两类:建设工程实物量的人工价格信息和建设工种的人工成本信息。

    2)发布材料价格信息时,应披露材料类别、规格、单价(是否含税、税率)、供货地区、供货单位、发布日期等信息。

    3)工程机械价格信息。主要内容是工程机械价格信息,分为设备市场价格信息和设备租赁市场价格信息两部分。相对而言,后者对于项目定价更为重要。

    (2)工程造价指标。主要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对工程成本影响的指标。

    (三)工程造价指标。根据已竣工或在建工程的各种成本信息,对成本值进行统一格式处理和标准化。

    测试点2:工程造价指标的编制和使用

    1、工程造价指标及其分类

    工程造价指数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全部或部分建设工程的造价水平或人力资源、机械消耗量。

    (1)根据工程构成的不同,建设工程造价指标可分为建设投资指标和单项、单位工程造价指标。其中,单项工程造价指标按专业类型可分为目录定价规范所列的九个专业项目。

    (2)根据不同用途,建设工程造价指标可分为工程经济指标、工程量指标、单价指标和消耗指标。

    2、工程造价指标计算

    (一)计算工程造价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1)数据的真实性;

    2)满足时间要求(投资概算、设计概算、最高限价采用成果文件编制完成日期,合同价采用工程开工日期,结算价采用工程竣工日期);

   


    3)根据项目特点(地区特点、项目类型、成本类型、时间)进行计算。

    (2)数据统计方法。建设工程造价数据适用的样本数量满足数据采集所需的最低样本数量。

    1)计算建设项目经济指标、工程量指标、工料消耗指标时,应对所有样本工程的单位成本、单位工程量、单位消耗进行排序,并按边际项目的5%计算从序列的两端去除,使用构造尺寸加权作为权重。

    2)计算建设项目单价指数时,以消耗量为权重。

    (3)典型工程方法。适用于样本数量未满足最低样本数要求的建设工程造价数据样本。要求典型项目的特征必须与指标描述一致。

    (4)汇总计算方法。当需要用下一级成本指标对上一级成本指标进行汇总计算时,应采用汇总计算方法。

    合计时,权重为该指标对应的总建设规模。

    3. 项目成本指标的运用

    (1)作为已竣工或在建工程成本分析的依据。包括整体水平分析;成分分析;影响因素及风险分析;变化分析。

    (二)作为拟建同类项目定价的重要依据。包括准备投资估算;准备初步设计概算;审核施工图预算;确定最高投标限额和投标报价参考材料。

    (3)作为反映同类工程造价变化的基础数据。包括编制各种配额;研究同类工程造价变化规律,编制造价指数。

    测试点三:工程造价指数及其编制

    一、工程造价指数的概念及其编制意义

    工程造价指数是一定时期内建设工程造价与一定时期内工程造价的比值,是在一定设定值的基础上按同比例得出的值。采用合理方法编制的工程造价指数,不仅可以更好地反映工程造价的变化趋势和幅度,而且可以用来消除物价水平变化对成本的影响,正确反映供求关系和工程造价。建筑市场生产力发展水平。

    (1)工程造价指数可用于分析价格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2)工程造价指数可以用来预测宏观经济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三)工程造价指标是双方工程计价、结算的重要依据。

    2、工程造价指标的分类与编制

    (1)人才机市场价格指数。包括反映报告期内各项目人工费、材料费、工程机械设备使用费等价格较基期价格变动程度的指标。可用于研究主要个别价格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计算过程可以直接使用报告期价格与基期价格的比率。

    (2)单项工程造价指标。主要是指按照不同专业类型划分的各类单项工程造价指标。其分类与单个工程造价指标的分类类似。通过报告期相应工程造价指标与基期的比率计算。

    (三)建设工程造价综合指标。综合指数通常按地区编制,即将不同专业的单项工程造价指数以投资额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后,反映一定时期内该地区工程造价的综合变化情况。

    考验点四:工程造价数字化及发展趋势

    1、BIM技术在施工各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同性、模拟性、互操作性和优化性等特点。

    (1)BIM在决策阶段的应用。为项目模拟决策提供依据;高效、准确地估算拟建项目的总投资;将模型与财务分析工具相结合,提高决策阶段的项目预测水平。

    (2)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利用BIM技术优化设计方案或限制设计:设计模型的多学科一致性检验;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管理和审查的应用。

    (3)BIM在开发、承包阶段的应用。招投标各方均可利用BIM模型自动计算、统计分析工程量,形成准确的工程量清单;这将有助于招标人控制成本和准备投标人报价,提高招标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4)BIM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可以利用模型确定不同的时间节点和施工进度、施工成本和资源规划分配;可以在需要的时间观看具体实施情况,获取该时间节点的成本数据:可以实时修改和调整,实现定额建设。 。

    (5)BIM在项目竣工阶段的应用。提高工程量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BIM过程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助于提高结算效率;您可以随时查看变更前后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2、大数据技术对各阶段定价的影响

    (一)投资决策阶段。利用大数据系统,可以通过对多个类似项目的数据积累和分析,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使工程造价分析和估算更加方便、快捷、准确。

    (2)设计阶段。借助工程设计文件,利用造价数据和信息模型,准确、快速地获取相应的数据,并通过获取的数据计算出项目所需的总投资。

    (3)承包阶段。建立招投标成交价格数据库,利用大数据筛选不平衡报价,判断出价是否低于成本;还可以识别工程项目中的串通投标和围标行为;还可以建立工程招标全过程的监督体系。

    (4)施工阶段。通过行业/或参与单位的信息化数据,可以高效采集政策法规、指标指标、要素价格等信息,并根据实时变化的信息做出科学决策,提高效率。

    (5)完成阶段。大数据技术形成的各阶段分析数据不仅可以快速输出竣工结算数据,而且可以保证各部分费用、成本的准确性,从而保证项目成本管理的整体质量和项目运行的规律性。 。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4 05:33 , Processed in 0.116241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