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分离雀斑技术,分离雀斑技术成熟吗,分离雀斑技术有哪些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8545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筛 子

    张思胜

    有些东西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逝,有些记忆却会历久弥新。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变迁,承载记忆的古老物件,想起时总能让人心头温热。在当下铜山区大许镇团埠村,有很多如今已不常见、但在那个时代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老物件,筛子就是其中之一 。

    筛子是农家用于筛粮食的竹制器具,在记忆里,最早看到的筛子是用细竹条或竹片编织而成,形状为圆形,中间有许多小孔,它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团埠村民常用的生活用具,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件,筛子的主要用途是筛选,保留人们想要且有价值的东西,筛掉无用之物,通过手动摇晃让无用的小颗粒状东西从孔中漏掉 。后来,筛子的制作用料有了很大改进,是用细铁丝通过机器编制制作完成的,这种制作方式一直延续至今,不过筛子的功能用途没有发生任何质的变化。

    筛子大多呈圆形,它们的尺寸各不相同。有的筛子直径较大,在55至60公分之间,换算为一尺六到一尺八;有的筛子直径较小,为30公分,约八九寸。筛子的深度也存在差异,大的深度约半尺多一点,小的深度则有两三寸。既然有大小之分,那必然存在尺寸中等的。由于大小不同,其用途也不一样 。大的通常用于筛选粮食的余子或者底子,小的能够用来盛放馍、红薯之类的东西,不大不小的那种,常常被用来放置饭菜,具有透气且卫生的特点。另外,存在一种比较大的筛子,它是扁长型的,需要两人共同出力才能完成操作。

    筛子存在粗细的区别,粗细所指的是筛子底子以及筛子眼儿的大小情况。眼儿大的那种筛子,被称作粗筛子。眼儿小的那种筛子,被称作细筛子。粗筛子可用于筛麦、豆、玉米,目的是尽可能地去除杂质。细筛子可用于筛芝麻,同样是为了除去尘土和叶草等。在准备磨面收拾粮食的时候,一般会使用粗筛子,它能够很快让小坷垃和尘土漏下,也能够很快拣出大一点儿的石子坷垃以及叶草等 。

    筛筛子是一项技术活,许多人能做其他工作,却不会筛筛子。它看似是一种往复运动,类似拉锯,实际并非如此!除了开始的拉送动作,更多运用的是巧劲。内行人操作时,溜下去的是土,秕谷和杂草从中间经过,用手一捧将其掬出,年年都能收获干净的稻麦。筛子起到过滤作用,行话称作提筛子。装一筛粗粮,从两边端起,呈旋转状轻缓摇晃,让细小杂质漏下,大一点的杂质通过均匀回旋,慢慢呈旋涡状集中浮到筛子中央,用手轻轻一撮清除出去,反复如此,杂质很容易清理干净,剩下精细的粮食。

    那时候,使用机械化脱粒机的情况很少,庄稼收起来后,大多借助老牛拖着笨重的石磙,在麦、稻场上一圈圈地转圈,以此把庄稼碾下来,这样碾下来的谷粒和麦粒里会有很多秸杆,必须用吊筛将它们分离。在我的记忆中,最热的时候,母亲常在摇摇晃晃的状态下度过,她拿着那把硕大的筛子,去筛麦场里父亲扬剩的麦子,要在一堆看似麦芒的东西里,筛出更多麦粒。麦场中心处,刚碾完的粮食成堆,散发着如太阳般的热。父亲用木锨一锨高高扬起,灰尘和杂质便飘向选定之处。母亲将没法彻底清理的那部分收拢过来,进行过筛。

    我还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是更早一点的大集体时期,生产队里进行大生产,竹筛子不太适应需求,于是出现了一种新式筛子,它是两人抬的,呈长方形,是用木板和细钢丝网制作而成的。这种筛子存在大小差异,生产队使用的是大的。它长一米半,宽八十公分到一米,深半尺及以上。一次能装四五十斤粮食,需两个强壮劳力合力操作。他们常肩上搭着毛巾,古铜色脊梁在烈日下泛着黝黑光芒。只见他们相互配合、你推我拥,三晃两晃,很快就能筛净一筛子粮食,速度快且效率高。后来实行了包产到户,市场上出现了售卖这种长筛子的情况,这种长筛子比较短小,适合家庭使用,所以普及速度很快。

    孩提时,在生产队的打谷场上有一种吊筛,它是用三根大木棍扎在一起的架子,架子下吊着一个大大的吊筛。一般是女人用手扶着吊筛,男人用木锹往吊筛里铲混合着秸杆的谷或者麦。铲到一定数量时,女人双脚站着不动,双手像推磨那样画圈,腰身也跟着有节奏地扭动,如同跳舞一般,好看极了。有时,一群调皮的孩子会扭动身体,他们扭动的样子就跟在大人后面一样,这常常引得一旁的大人们哈哈大笑。

    那时团埠村有句顺口溜专门描述筛簸粮食的繁忙景象,“笸箩圆,簸箕方,三春没有一秋忙。五谷杂粮搬上场,忙坏隔壁二大娘。”笸箩的作用是盛粮食,簸箕的作用是簸粮食,筛子的作用是筛粮食。笸箩是用柳条编制而成的,簸箕是用柳条编制而成的,筛子是用竹篾编成的。想想那时处于大忙季节,男女老少全都上阵,收割、打场、抢种,忙个不停,筛子忙着筛选小麦、玉米、豆子,将到手的粮食收拾干净后再进仓,筛子这时无暇顾及身上沾满的草屑与灰尘,竭尽全力,不论粗的细的,碰到什么就筛什么,筛子有上百只眼睛,它比人的眼睛精准,能够把每一粒谷子看得明明白白 。在它看来,世事洞察清楚就是学问,人情练达就是文章。它的心窝能装金银财宝,也能装泥污粪土。美的丑的谷子只要进入筛子的视线,立刻就能分清。筛子历经岁月煎熬后,却唯独看不到自己的命运走向何方。它跟着人的手转动,转出一堆哲理。

    筛子摇摇晃晃,筛出了夏日的火热,筛出了秋日的清凉,筛出了春日的温婉,筛出了冬日的悠闲,筛过了我的整个童年,筛走了父母亲满头的黑发,筛碎了满满的岁月,收获了殷殷的生活……

    筛子用途广泛,不只是能用来筛粮食,还能用来盛东西,也可以用来淘草、洗菜、洗衣服、晒东西等。在我孩提时代,记忆最深的是,筛子还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捕鱼,另一个是逮鸟。

    小时候,我十分喜爱捕鱼,那时可供使用的捕鱼手段不多,筛子便成了一种简便且实用的工具。那时一到夏季,生产队会在汪塘里沤苘麻,苘麻沤好后,汪塘里的水变得发黑发臭,村民像鸭子一样,一同下水把汪塘里的水再次搅浑,鱼因水里缺氧就会浮上水面,接着用网、土箕子等去捕鱼,我用大大的圆形筛子,由于筛子揽的面积大些,进到筛子里的鱼自然就多 。有时用三根细绳系在筛子边沿,把三根细绳拧到一起,栓在一根长长的木棍上,在筛子中部放几根没多少肉味的骨头做诱饵,再轻轻放到汪塘里,过段时间,抓住木棍快速从河中拉起筛子,漏掉汪水,筛子中就能看到若干条贪吃的小鱼。虽说鱼很小,可在那个年代,也是一道难得的美味佳肴了。这种原始的捕鱼方法,现在再也看不到了。

    冬天下雪后,我们小伙伴们先扫出一块空地,接着用木棍支起竹筛子,随后在筛子下面撒下秕谷,再在木棍上系一根绳子,之后我们远远地躲着,等着麻雀们来吃 。麻雀体型虽小,却很精明,它们看到有食物后,不会立刻前来进食,而是在筛子旁边来回跳动,待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会跑到筛子底下吃秕谷,就在这时,我们拉动系在棍子上的绳子,麻雀便被罩在了筛子底下。“罩住了,罩住了!”我们蹦跳着,一哄而上,把手从筛子沿伸进去,捉出一只只惊魂未定、胡乱扑腾的麻雀,用母亲做鞋的线系住麻雀的一只脚,看它们一次次徒劳无功地展翅逃离,一次次被我们拉回,玩了一会儿,我们就把麻雀放了,因为奶奶说过,吃麻雀会长雀斑,弄死麻雀有罪 。看着它们像箭一样朝着天空窜去,我们纵情大笑,与此同时,有一种不会长雀斑也并非罪人的舒心之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联合收割机在团埠村普及后,粮食几乎不接触地面。新世纪以来,公粮无需缴纳,人们常年外出打工,家中多是老弱病残以及留守妇女儿童,人们不再进行打场、扬场操作,新收割的粮食随即转手卖掉,筛子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的机会,只能悄悄躲在墙角 。

    一件老物件,能唤起一种情怀!筛子就是这样一件老物件,它镌刻着文化符号,烙印着时代标志,见证着文明进程,是勤劳的象征。它曾给我们带来方便与实惠,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些 。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5 06:14 , Processed in 0.084023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