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国有企业党务干部如何用好调查研究这一党的传家宝?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8728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檀桢

    党务工作的本质,是通过服务党组织中心大局工作来实现的,其目的在于维护并增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国有企业党务干部身为党建工作的规划者,也是组织者和实践者。具备强能力、高素质的党务干部队伍,是破解国企党建“四个化”问题的重要基础,也是做好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还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身为国企不同层级的党务干部,怎样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我们党的“传家宝”,怎样做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国企总部党务干部,要加强顶层谋划,“倾听式”调研出“想法”

    在国企总部这一层面,需要对国家领导人的指示批示进行研究,要探讨党中央的法规条例该如何落实,要思索上级机关的决策部署在企业怎样贯彻,还要考虑全系统党建工作如何实现提升,这里是会出台指导性意见以及规划性文件的层级。做好这一层级的调研,调研前要做好预研,认真学习中央精神,深入领会中央精神,认真学习上级文件,深入领会上级文件,明白出台背景,理解理论内涵,掌握政策实质,精准对标,锁定靶向,高效开展调研工作。可依据调研任务的特点,强化与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联合总部的其他部门展开调研,或者邀请高校智库、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知名专家等一同参与调研,以此提升调研工作的精准性、专业性以及权威性。

    总部层面开展调研,应以“倾听式”调研为主,要注重“全面”,要调研各层面存在哪些问题,所以,应尽可能听到不同主业板块群体的声音,听到不同层级群体的声音,听到不同工作性质群体的声音。可以通过座谈的方式,全面了解各层级对于中央精神和上级文件落实的想法,对于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想法,对于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结合的想法,找准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实地走访重点单位的方式,全面了解各层级对于中央精神和上级文件落实的想法,对于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想法,对于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结合的想法,找准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点对点访谈的方式,全面了解各层级对于中央精神和上级文件落实的想法,对于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想法,对于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结合的想法,找准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条件较为成熟时,可以采取试点调研的方式,在某些地区先行试验新政策,检验试行结果,考虑是否大范围推广或针对性调整制度文件内容。

    调研之后,要把群众的声音整理清楚,把群众提出的问题消化透彻,进一步理解中央精神以及上级文件,结合行业特点与企业实际情况,谋划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规划,让系统各层级明白“上面想的是什么”,做好“最初一公里” 。

    二级单位党务干部,要加强上下贯通,“贯穿式”调研出“办法”

    集团总部印发指导性文件后,二级单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落实,以及有哪些落实的办法。上级精神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二级层面落实的措施和办法就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所以,二级层面的调研应该上下贯通,兼顾左右。

   


    首先要强化与总部的请示沟通,精准明确落实范围,清晰知晓目标要求,详细列出重点工作,如此后续开展调研方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增进与其他部门的协同,能够率先于职能部门开展调研,围绕中心并服务大局,寻得党建与业务的融合点,防止出现“两张皮”的情况 。三是要研究把上级精神的落实,与党建工作要点相结合,与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相结合,前后衔接抓好落实,不做无意义的工作,不搞形式主义。四是可以前往兄弟单位开展调研,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同时发现问题、吸取教训,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深入到基层,看清基层的实际情况,找准能够落地的方式,找准能够落地的方法,在实际工作当中找到结合点,明确着力点。开展调研工作,一方面可结合党建责任制考核、巡视巡察、专项工作检查、党建工作督导等对基层单位进行全面调研,另一方面要切实将“竿子”插到底,摸清各单位的底数,了解其特点与困难,找出事关全局的“重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政策落实不下去的“堵点”,做到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前后衔接,内外联动,如此才能制定出得力的实施方案、推动方式与工作措施,才能清楚我们该怎么干,做通“中间段”。

    基层单位党务干部,要加强执行落地,“深挖式”调研出“做法”

    基层党组织需要考虑上级党委的工作措施是否真正落地,还要思考怎样才能让这些措施发挥作用,这就更需要运用“解剖麻雀”式的调查研究 。基层党务工作者要从三个层面找到“麻雀”、解剖“麻雀” ,从先进典型中总结经验 ,看看先进是怎么做的 ,从落后典型中解析问题 ,搞清落后的原因和困难是什么 ,从中间典型中了解一般动态 ,明确怎样才能避免落后、争取先进 。

    基层调研要做到细致且深入,要从细微之处发现疑点,要从细微之处了解真情,要从细微之处解决难题,不能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要问需于民,要问计于民,要问效于民,要真真正正把自己摆进去,要把位置换过去,要多从职工群众的角度想方法,要多从职工群众的利益办事情,要多从职工群众的诉求出对策,要发现堵点和难点,要找到重点和突破点,要挖掘亮点和示范点,如此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凝聚人心、引起共鸣、激发动力。同时,要重视把调研里发现的问题与经验及时反馈给上级党组织,切实做好“最后一公里”,上下一心、齐心协力,一同把党的建设做深做扎实,把党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

    要树立科学的调查研究思维,在搞清楚各层级的调研重点之后。国家领导人指出,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而非静止的眼光观察事物,坚持用全面的眼光而非片面的眼光观察事物,坚持用系统的眼光而非零散的眼光观察事物,坚持用普遍联系的眼光而非单一孤立的眼光观察事物。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与调研维度,如此才能做出高质量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需秉持历史思维,不能谋划长远的人,无法谋划好当下,调查研究所见的是当下问题,我们要有历史思维,以历史眼光看待问题,从历史视野与发展规律里思考分析、把握方向、指导工作,要看到经历的变迁,更关键的是透过过往,追根溯源、顺藤摸瓜找出产生问题的缘由。把自己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里,思考当时的实际情形,思考当时的解决办法,思考当时的思想状态。从历史角度看待问题,能看到问题的演变,我们要汲取其思想精华,用来解决当下的问题。

    调查研究需秉持辩证思维,调查过程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此阶段易掺入主观色彩,易受被调查者主观意识左右,然而若缺乏大量现场感性认识的积累,理性认识便难以实现飞跃,研究旨在从感性认识迈向理性认识,要客观地针对实际情况展开定量与定性的分析研究,精准把握问题的本质规律,进而指导工作实践。因此,调查研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是从主观到客观,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是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

    调查研究需秉持联系的思维,不能谋划全局的人,无法谋划好一个局部,调查研究受时间、地域、形式的制约,通常抵达的仅是一个地方,看到的仅是一个方面,访谈的仅是一类人群,这便要求我们留意思维的全面性、多维性与动态性,克服静止看待事物以及片面认识事物的问题。

    调查研究需秉持发展思维,调查研究里最先察觉到的问题常常仅是表面问题,要深入探究问题的实质,考量问题的各个层面,着重从长远发展的视角看待问题,剖析根本缘由,如此在解决问题时便会从发展角度着手,寻觅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让问题得以有效解决,还可为未来发展筑牢坚实根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考虑环境的变化,要考虑环境的发展趋势,做到对环境的适应,做到对环境的应对。如此才能让解决问题的方案具备持久性,才能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党务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并掌握实际情况是基础,分析研究进而解决问题是关键,以点带面进行总结提升是根本。具体到操作层面,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二要注重采用科学方法,做到因地制宜。依据课题特点,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在调研中,对于发现的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要立即解决,当时没能解决的,后续要持续开展调研并推动解决,要将调研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实际成效。

    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避免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派,比如“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却不看“后院”和“角落”。同时,要加强调研统筹,防止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重复调研。

    (作者单位:通用技术集团医疗健康有限公司)

    来源|《国企》杂志2023年6月号(下半月刊)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5 12:28 , Processed in 0.066683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