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有名的创业者,创业者名字及企业名称,有创业的名字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7230
发表于 昨天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到拼多多我们会想到什么,是拼团,是低价,是砍一刀,还是会想到它是个卖“山寨货”的平台,或主打下沉市场,又或者想到是遇到【消费降级】的幸运儿而已。

    或许你对拼多多的砍一刀活动感到十分厌烦,又或许你看不上拼多多那些价格低廉的商品,亦或是瞧不上拼多多的山寨货 。

    但必须得承认拼多多是成功的,它的成功程度相当高,并且它的竞争力和阿里巴巴、京东相比没有丝毫差距 。

    拼多多成功了,而背后的创始人黄峥肯定也不简单。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黄峥于1980年在浙江杭州出生,他在事业上颇为成功,然而其父母是在工厂上班的普通打工者,学历普通,没有太多光环,在事业上对黄峥影响甚微,且家庭在经济方面比较拮据 。

    黄峥小学毕业,随后考入杭州外国语学校学习,这让黄峥比其他人更早地接触到西方文化,并且受到的影响更为深刻。

    1998年,天赋异禀的黄峥从杭州外国语学校毕业,之后被保送到【浙江大学竺可桢学校】,该校是C9联盟成员之一,黄峥在大一的时候入选了浙江大学与梅尔顿基金会的合作培养计划,这让他有更多机会与其他国家的优秀青年学习交流。

    浙江大学

    2002年,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毕业,之后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计算机专业研究生。

    威斯康星大学

    2004年,黄峥在威斯康星麦迪分校获得硕士学位。

    黄峥的教育背景丰富且完美,他先是就读于杭州外国语学校,接着进入C9联盟成员【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最后进入常春藤成员【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

    黄峥因技术论坛中发表文章而结缘网易创始人-丁磊

    网易创始人-丁磊

    2001年,黄峥在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就读,期间发表了一篇关于分布式系统的文章,这引起了丁磊的注意,当时丁磊的网易公司面临财政危机,还存在纳斯达克退市的风险,丁磊很欣赏黄峥发表的文章,同时希望黄峥帮自己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丁磊通过MSN主动联系黄峥,想解决自己面临的技术问题,黄峥对丁磊的邀约产生怀疑,黄峥觉得丁磊作为网易创始人,不可能请教一个大学生来解决自己公司的技术问题,为辨别真假,黄峥提出线下见面,丁磊按时赴约。

    黄峥解决了丁磊面临的技术难题,那时丁磊有意挽留这位技术大咖,希望其能加入网易,然而黄峥因有赴美留学计划,便委婉拒绝了,丁磊虽没留住这位技术大咖,可两人的联系从未中断,这也为后续的引荐埋下了伏笔。

    黄峥在丁磊的公司里展示了自身的能力,这为他后续于谷歌的发展奠定了专业自信,也为他的创业奠定了专业自信。

    丁磊的引荐让不同圈层的段永平和黄峥初次相见

    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

    黄峥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期间丁磊把黄峥引荐给段永平,丁磊引荐的原因是段永平投资过网易,还在网易财务危机时帮其度过难关,段永平与丁磊关系密切 。

    此次引荐对于黄峥来讲非常重要,成为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段永平的人生阅历比丁磊更丰富,段永平的职业生涯比丁磊更丰富,段永平还是丁磊的恩人,所以段永平很重要。

    段永平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被国人誉为‘‘中国巴菲特’’?

    段永平在实业和投资方面极为出色,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他在1989年打造出了产值超10亿元的“小霸王”品牌,于1995年创立了步步高。

    1999年,步步高独立孵化出多项业务,在手机领域有OPPO(陈明永)、vivo(沈炜),在教育领域有教育电子(金志江),在物流领域有极兔速递。

    段永平通过此番操作,逐步形成了“步步高”商业帝国,步步高虽已不再拥有往日的辉煌,但其孵化出的这些企业,至今在全球消费电子和物流等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段永平除了实业上面强劲外,在投资方面的能力也不差。

    2001年,有人以1美元的低价抄底网易,两年之后,网易股价涨至70美元,此人获利超过50倍。2012年,此人重仓苹果,10年的回报超16倍。2013年,在茅台股价低迷之时,此人买入茅台股票,累计收入超150倍 。

    段永平的成功源于他坚持的投资原则,他只看重公司是否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是否有现金流,是否有生态链,是否有企业品牌等,他不会盲目投机,也不会加杠杆,而苹果生态链符合这些要求,腾讯生态链符合这些要求,茅台品牌也符合这些要求。

    誉为‘‘中国巴菲特’’的段永平在事业上是如何帮助黄峥的?

    段永平提供助力,黄峥受到从谷歌到巴菲特的“技术经验和投资价值”的启蒙

    2004年黄峥毕业后,收到了微软和谷歌的职位邀请,他不知该如何选择,这时段永平让黄峥选择谷歌,因为与微软相比,当时处于初创且未上市阶段的谷歌更有发展潜力,能给黄峥提供发展空间 。

    段永平做出决策,这让黄峥在谷歌能迅速积累技术经验,公司上市后黄峥获得百万美元期权收益,从而实现了财务自由,还为后续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黄峥在谷歌中国成立的时候,被李开复挑选出来,参与中国市场的开拓工作,进而获取了国内的行业资源。

    2006年,段永平以62万美元的天价拍下了巴菲特午餐,当时唯一随行的人是黄峥,黄峥得到的不只是曝光度,还有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比如“价值投资”和“长期主义”,段永平希望通过此举让黄峥理解商业本质,避免陷入短期投机思维。

    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的“简单与常识”哲学,成为了拼多多的底层逻辑,该底层逻辑就是“低价普惠”战略 。

    段永平从天使投资到供应链的支持

    2015年拼多多创立,段永平通过Pure公司成为其核心天使投资人,段永平还提供步步高系的供应链资源支持黄峥,黄峥早期创办电商代运营公司“欧酷网”,“欧酷网”的核心客户是步步高的教育电子产品,段永平直接打通了工厂资源。

    在拼多多处于从自营转向平台模式的关键节点时,段永平建议黄峥采用“轻资产”方式运营。2017年拼好货和拼多多合并后,自营收入占比从90%下降到了0.2%,随后转向平台模式,这为后续的爆发式增长奠定了基础。

    段永平的战略起到助力作用,避免了与巨头直接展开激烈竞争,长期专注于下沉市场。

    段永平多次建议避免阿里与京东展开直接竞争,目的是让黄峥在国内市场迅速崛起,因为阿里与京东目前在高端市场已趋稳定,很难被撼动,强硬进攻损耗大且胜算极小,所以希望长期专注下沉市场。

    段永平觉得中国有6亿人的收入不足1000元,这些人需要的是最为真实且实用的商品,黄峥最应当关注的就是这些群体,而不是去和巨头争斗,争抢高端市场。

    由于秉持这一理念,黄峥最初持续不断地将目光聚焦于三四线城市,以及更为下沉的地区,他在这6亿人群当中迅速崛起。

    这一战略得到了应验,2018年拼多多上市,当时年活跃用户有3亿,仅仅过了3年时间,年活跃用户数量便超过7.8亿,还超过了淘宝,成为中国用户量最大的电商平台。

    帮助黄峥解决平衡争议与长期主义

    黄峥在下沉市场取得了成功,阿里和京东对拼多多的崛起无能为力,拼多多因低价商品的质量问题饱受争议。

    面对商品质量问题,段永平在公开场合表示支持黄峥,还强调黄峥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积极寻找平衡点,称他的追求超越了财富积累。

    面对商家投诉平台规则过于严苛,段永平认为推动“仅退款”政策,可能会在短期内引发商家矛盾,不过从用户角度思考,他依然推动了“仅退款”政策,以此持续强化消费者权益。

   


    2020年,黄峥卸任拼多多CEO,他捐出10.11%的股份(约1009亿元)用来成立慈善基金,他还设计了股权架构以确保公司治理稳定,而他这种急流勇退的想法有一半得益于段永平的帮助 。

    段永平认可这位徒弟的能力,对其高度信任,这是有目共睹的,从谷歌到巴菲特天价饭局,他都给予全方面支持并献计献策 ,还支持了拼多多 。

    孙彤宇,平台生态结构的‘‘隐形军师’’

    ‘’淘宝之父‘’-孙彤宇

    孙彤宇是击败eBay的“淘宝之父”,他最终在阿里以“离岗进修”的方式彻底退出,不过他在拼多多继续发力。

    孙彤宇对拼多多有着极大价值,他把淘宝早期对抗易趣的“三板斧”,也就是免费、低价、补贴,升级成了更极致的下沉市场战略,他还提出“免费开店和零佣金”,直接吸纳阿里“消费升级”抛弃的中小商家,仅2018年,拼多多新增商家就超过200万,其中70%来自淘宝外溢。拼多多的“砍一刀免费拿”不是简单的流量游戏,它借助用户行为数据,反向优化供应链,以此实现成本控制。

    孙彤宇帮助黄峥找到战略平衡点

    孙彤宇觉得,平台应当在不同阶段寻觅生态重心,而非故步自封、一成不变。早期的拼多多能够以低价作为核心来展开扩张,然而在2023年之后,低价策略已然行不通了。

    2023年后孙彤宇促使平台朝着“高质量发展”转变,引入“仅退款”政策,强化品控,平衡消费者和商家利益,这一调整让拼多多在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46%,大大超过市场预期。

    为吸引品牌入驻,在孙彤宇的协助下,拼多多借助“百亿补贴”,促使品牌迅速入驻拼多多,逐步摆脱“低价”标签。

    孙彤宇巧妙设计对抗性竞争的规避策略

    孙彤宇从淘宝对抗eBay的教训出发,从淘宝品牌化需稳定的角度考虑,为自己设计了“非对标竞争”路径。比如拼多多避开天猫的品牌化战场,转而借助“农货上行”和“白牌工厂”计划,构建独特的供应链优势,形成差异化壁垒。

    孙彤宇为黄峥搭建人脉网络

    孙彤宇把黄峥介绍给了高榕资本创始人张震,做出投资决定只用了5分钟,推动拼多多和腾讯微信生态紧密结合,开放微信小程序与“拼团链接”,给拼多多带来了用户增长。

    协同效应,资本与战略的闭环

    段永平凭借实业和投资声名远扬,孙彤宇依靠电商平台为人所知,他们对黄峥的助力并非彼此孤立,而是构成了“资本与战略闭环”,段永平给予的资金与商业哲学,和孙彤宇的实战经验相互补充。

    王卫,经验与资源的双重加持

    顺丰创始人-王卫

    顺丰是物流行业的领军者,其物流经验对拼多多十分关键,为解决生鲜产品方面的难题,顺丰凭借自身冷链物流技术助力拼多多提升了用户体验。

    王卫曾尝试自建电商,最终血亏16亿元,随后通过投资拼多多实现业务互补,拼多多的订单量成了顺丰在电商快递市场重要的增量来源,双方形成了互利共赢的模式。

    王卫对物流生态有着深刻理解,这助力拼多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优化资源配置,也助力拼多多在仓储布局等方面优化资源配置,进而降低成本,还能提升效率。

    王卫给予黄峥的帮助,不只是财务方面的投资,更是凭借物流能力的输出,通过战略协同,以及行业经验的共享,从而为拼多多打造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2015年到2018年期间,拼多多有很多投资方,孙彤宇和段永平曾给予帮助引荐,投资方个体包括丁磊、孙彤宇、段永平以及王卫,投资机构有高榕资本、凯辉基金、腾讯投资等 。

    四位大佬对黄峥的帮助并非偶然,也并非出于感情,而是基于精准的利益与理念契合,丁磊有游戏化思维,段永平擅长价值投资,孙彤宇精于平台运营,王卫具备物流网络,他们各自的优势刚好覆盖了电商核心要素,形成闭环。

    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段永平与丁磊是师徒关系,孙彤宇与阿里存在恩怨,王卫对电商有执念,而这些全都被黄峥转化为“反传统电商联盟”的凝聚力。

    创业是不容易的,在夹缝中求生存更是困难,拼多多能够生存并发展起来,这是在贵人的帮助下实现的,它验证了群体智慧的突围之道。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3 10:10 , Processed in 0.087417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