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深入:搭乘交通、电梯时的防护案例揭晓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1099
发表于 1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对新冠病毒流行病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各城市病例数据逐步对外公布。在2月2日的晚上,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借助几个具体的案例,向公众展示了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电梯时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案例1:

    与患者同乘大巴2小时被感染

    近期,珠海市有一位26岁的青年男子被确诊患有新冠病毒肺炎。经过疾控中心流行病学专家的调查,他们意外地发现,该男子在发病前一周曾与一名病例孙某共同乘坐了一辆从广州南站开往珠海的大巴车,该趟车行程约需2小时。

    案例2:

    上下楼邻居感染或因同乘电梯

    这位男性近期被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者,然而他并未有明显的外出接触记录,亦未曾前往过市场,对此他感到十分困惑,不知感染缘由。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他与另一位新冠病毒感染者系同一栋楼的上下楼邻居,推测两人很可能是在共用电梯时被传染。

    疑问1:是不是跟病例同坐一辆车就会成为密切接触者?

    解答:其实据不同的交通工具,密切接触者定义也不同。

    首先,飞机。

    通常情况下,民用航空器舱内病例座位所在排以及该排前后各三排的全体乘客,以及在该区域提供服务的乘务员,均被视为密切接触者;而其他同航班的其他乘客则被归类为一般接触者。

    其次,铁路旅客列车。

    若所乘为全封闭式空调列车,则需注意,病例所在的硬座、硬卧车厢以及软卧同包厢内的所有乘客和列车服务人员。

    若所乘为非全封闭的普通列车,那么病例将涉及同间软卧包厢内的乘客,亦或同节硬座(硬卧)车厢内同一排及相邻排的旅客,还包括为该区域提供服务的乘务人员。

    第三,汽车。

    若搭乘的是完全封闭的空调长途汽车,那么与确诊病例同车旅行的每一个人。

    若搭乘具备良好通风条件的普通客车,那些与确诊病例同车,且位于其前后三排座位上的旅客,以及车上的驾驶者和乘客。

    最后,轮船。

   


    与病例同一舱室内的全部人员和为该舱室提供服务的乘务人员。

    在接触病例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频繁喷嚏、咳嗽、呕吐等明显不适,不论症状持续时间的长短,都应将其视为密切接触者。

    疑问2:同乘电梯的感染风险有多高?

    新冠病毒易于通过接触途径传播,故若病例在电梯内打喷嚏或咳嗽,电梯按钮等部位可能被污染。若健康人触摸这些部位后未及时洗手,再接触眼睛或口唇,感染的风险便会增加。

    呼吁:做好六大防护措施

    对于近期公布的这一案例,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们提出,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六个方面的防护措施,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1、勤洗手

    餐前餐后、佩戴口罩前后、外出归来、烹饪食物前与后,务必及时清洁双手。

    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于掌心,轻轻揉搓双手至起泡,持续20秒钟,随后用清澈的清水彻底冲洗双手。若条件不允许,则可选用免洗手液进行清洁。

    2、家里注意开窗通风

    居住环境中,每日应确保进行一定时段的窗户开启以实现空气流通,具体建议为每日开启窗户三次,每次持续时间不少于三十分钟。

    3、外出时做好防护

    尽量不串门、不聚集。

    如果必要前往人多密集的地方、乘坐交通工具时都要佩戴好口罩。

    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

    4、注意咳嗽礼仪

    若未佩戴面罩,在咳嗽或喷嚏时需用纸巾或肘部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需投掷至垃圾桶,并且要立即清洁双手。

    5、冲马桶前先盖盖子

   


    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表现出腹部疼痛及腹泻症状,检测结果显示病毒可在粪便样本中被发现,故不排除冲厕行为可能造成粪便颗粒形成气溶胶的可能性。

    请大家尤其是患者、疑似患者以及他们的密切接触者,在使用卫生间后,务必先关闭马桶盖,随后再进行冲水操作,这样做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空气中病毒气溶胶的形成,从而降低家人、护理人员和他人感染的风险。

    6、电梯消毒

    小区物业管理方需在电梯按键、广告牌等频繁接触区域粘贴保护膜,同时需每1至2小时对这些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并适时更换保护膜。

    特别提醒

    返程高峰期将至,广东疾控中心向交通部门发出特别提醒:务必强化管理,要求所有公共交通运营企业严格遵循《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术指南》,对交通工具进行全面消毒,以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在交通工具上传播和蔓延。

    获取佛山市抗击疫情权威发布的资讯

    请上佛山+客户端

    ↓

    获取佛山市抗击疫情权威发布的资讯

    请看佛山+战疫频道小程序

    ↓

    今日精选

    来源 | 广东疾控、广州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8 16:56 , Processed in 0.081620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