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我是谁公益广告刷屏社交网络,中国共产党首次广告引发热议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7444
发表于 2025-1-4 17: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谁》自播出以来,在全社会尤其是社交网络上引起了巨大反响。那段时间,不断有人在微信和电话里问我:“中共的公益广告是你发的吗?”瞬间刷屏了!

    当我看到它的时候,真的让我大吃一惊。央视新闻,包括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超级微信新闻媒体都使用头条新闻发布新闻。微博、微信上充斥着热门话题。最受欢迎的标题是“难以置信!”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做广告! 》。

    △央视资产管理中心公益广告部副主任王佐元

    用互联网的语言来说,我们创造了一个“热门”产品。连台湾媒体和国际媒体都关注到了这则广告,中央领导人也就此作出了相关批示。

    应该说,我们在最初创作的时候,对于这则广告的舆论影响是有一些预期的,但最终的传播效果却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那么《我是谁》为何如此受欢迎呢?让我与您分享我的经验。

    1. 切入主题:传达了什么诉求?

    央视公益广告历来聚焦国家重大主题。在聂辰席部长“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做好庆祝建党95周年宣传报道工作”的要求下,我央视广告中心于4月正式立项,并制作了《庆祝建党95周年宣传报道工作》。建党95周年”公益宣示2016年重大任务项目。

    应该说,“庆祝建党95周年”是一个宏大的主题。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解决主题?这则广告是给谁看的?你想传达什么诉求?

    我们继续研讨、研究,邀请中央党校的教授、专家来研讨、研究。一位教授的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他说,“一个执政党能够坚持和发展95年,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归根结底源于它与人民的密切联系。”

    破坏标题的问题就解决了。我们终于确定了方向。这个广告一定要做给广大人民群众告诉大家:95年过去了,党和人民始终在一起。

    2、创新:如何引起共鸣?

   


    近年来,央视在创作公益广告,尤其是重大话题公益广告时,有一个指导方针:“用小事看大事,用情感感动人,用事有意义”。虽是重大题材,却不想成为崇高宏大的叙事。应该脚踏实地,温暖人心,通过讲故事拉近情感。

    这一点在我们近年来的作品中不断体现出来。例如春晚公益广告《筷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赵小亭》《爱是一生的教训》;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库布齐治沙》等

    在此标准下,我们共收到8家公司提交的15个创意。同时,我们还动员自己的团队写了7个想法,总共22个想法。最终,有两部被选中拍摄,其中包括《我是谁》。当时的创意文案让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是同题材创作上前所未有的创新。

    △央视公益广告团队精心打磨创意

    一是聚焦群众身边的普通党员。他们是大学生、环卫工人、医生、交警、村干部。这样的人物设定带来一种自然的亲切感,非常直观地体现了党来自群众和走向群众的关系。

    二是真诚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最后离开教室、第一个清洁城市、在手术台前拯救生命、风雨无阻地工作在交通哨所,这些都是小事,但却是真实、可信、感人的。全国8000万党员大多数应该都是这样。

    第三,创新提问结构,一开始就问,我是谁?然后展示普通党员的形象,最后回答,我是中国共产党,我永远和你们在一起。结构非常好。

    3、打磨:如何精心呈现?

   


    想法确定后,就对作品进行精心打磨。

    首先是文案写作。我们调整了无数的草稿。我们对最终的文案很满意,朴实无华,简单感人,结构严谨。

    尤其是最后一句口号,“我是中国共产党,我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我们一直纠结要不要改成“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和你们在一起”。这样比较安全,但同时没有特点,影响也大大降低。

    直到快要播出了,我们决定用《我是中国共产党》,铿锵有力!事实证明我们是对的。这句口号堪称点睛之笔,否则也不会有“我党第一支广告”的热门话题。

    二是拍摄和制作。演员一定要平易近人,看起来就像是普通人身边的人。表演必须是真实的、栩栩如生的,而不是做作的。音色要温暖明亮,节奏要活泼,音乐要动人,一切都能引起共鸣。

    4、宣传:如何创造最大的影响?

    一是充分利用央视转播资源。 6月24日开始密集播出,全台17个公开频道全部火爆。截至7月25日,两则党建公益公告累计播放4986次,平均每天播放161次。

    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制造话题。我们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央视公益传播”。同时与台湾“央视新闻”、“央视观察”等公众号合作,动员合作媒体、各大门户网站、视频网站共同合作。持续发酵。最终形成了一个引爆点,席卷全网。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4 01:39 , Processed in 0.061652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