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山东日照海马养殖突破技术瓶颈,助力中药产业发展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8104
发表于 2024-12-25 09: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9日早上6点左右,山东省日照市九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海马养殖车间就已经忙碌起来。七八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捕捉养殖了四个多月的条纹海马并称重。沉重、拥挤、充氧。一个小时后,这些小海马将飞往福建安家落户。该公司负责人张晓告诉记者,这些“小种马”身长7至8厘米,两个月后就能产仔。谈到海马的市场前景,他坦言目前还看不清楚,还有几个障碍需要克服。

    海马是我国特色中药品种,被誉为“海上人参”。随着全球资源的急剧减少,所有海马物种现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野生资源被禁止使用,影响了许多重要中成药的生产。因此,养殖海马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突破了海马培育、种苗繁育、饵料饲养、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建立了多种高效生态养殖模式。截至今年5月,全国已有海马养殖企业300多家,预计今年全国养殖产量将突破100吨。

    优化养殖环境:让海马爸爸更“怀孕”

    海马养殖的第一步就是如何实现海马的人工养殖。

    在天然海洋中,海马非常稀有,而且对伴侣的选择也非常挑剔。光是求爱就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一旦求偶成功,繁殖季节就不会分开。每年5月至8月是海马的繁殖高峰期。雌性海马会将卵射入雄性海马的育囊中,让雄性海马“怀孕”。雄性海马全权负责抚养和生育幼崽的任务。

    “传统鱼类将精子和卵子排入水中,受精卵有数万个。但雄性海马一次只能怀孕几十到几百个。”如何让雄性海马更“怀孕”?早在2007年,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张东就开始研究海马的人工繁育。

    众所周知,生物有一个神奇的感知世界的“生物钟”。研究人员正试图通过控制繁殖基地的光照和海水温度、盐度、pH等因素的变化,长期模拟和维持繁殖季节条件,调整海马的“生物钟”,延长其繁殖周期。然而研究人员发现,虽然可以延长繁殖期,但很多雌性海马的卵无法排入雄性海马的育囊中,出生率并没有明显提高。

    研究人员的视角转向了对海马体的行为观察。他们发现,在自然状态下,雄性海马会追逐比自己略小的雌性海马。如果它们彼此喜欢,两只海马就会围着对方追逐跳舞。动作协调后,雌性海马的泄殖腔就会对准雄性海马育雏囊的开口,这样卵子就可以顺利进入其中。一旦这个过程受到干扰,交配的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

    症结找到了,问题就解决了。记者在山东青岛清源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马繁育繁育基地看到,与过去混在一个大养殖池里不同,现在每对海马都有一个单独的养殖桶。公司自2008年开始研究海马繁育及繁育技术,已拥有成熟的人工繁育流程。每年都会选择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个体大的海马保存海马种子,并定期引进国外海马种子。海马父母在野外交配和繁殖,以防止种质退化。

    去年6月,该公司“扩大海马良种规模化养殖技术”通过专家现场验收,累计亲鱼2.43万尾,规模化养殖种子125万粒。

   


    探索养殖模式:让海马宝宝健康成长

    谈起自己饲养海马的经历,37岁的张晓滔滔不绝。野生海马被禁止捕捞,但中药材和观赏鱼市场对海马的需求旺盛,这让他看到了商机。他一路摸着石头过河,经历了坎坷,现在终于渡过了难关。

    2021年,张晓花费40万元购买了2000头亲本膨化海马进行繁殖繁育。当年4月、5月,他成功繁殖了3万至4万只小海马。本以为财富之路就此开启,没想到接下来的转机却让人猝不及防。

    “一开始我什么都不懂,无法判断开放式饵料的质量,也无法发现病海马的异常情况,每天都有很多海马死亡。”张晓苦笑道。生产了两批海马苗,只生产了2000只亲本海马。海马只剩下十八只,第一批海马也只剩下五千只了——但正是这批“强大”的海马,给了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2023年,张晓遇见了张东。在张东团队的系统指导下,他在水质控制、环境控制、饲料种类、养殖模式等多方面进行了升级。

    经过一系列改进,公司步入正轨,引进条纹海马进行养殖。海马的成活率可达70%左右。现已成为北方最大的条纹海马养殖基地。同时,公司还承包了外塘3个,水面共计1900亩。其中生产的桡足类可直接用作优质露天饵料,日捕获量可达数千公斤。

    这是海马养殖的第二个层次,就是提高海马的成活率。

    走进青岛清源公司的养殖车间,一股清凉的感觉扑面而来。池内水温恒定在18℃左右,是膨胀海马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引入车间的海水经过过滤、灭菌,温度控制到适宜温度后才进入养殖池。排出的尾水在生化池中经过层层过滤净化后,大部分水将循环回池中重复使用,剩余的尾水将进行处理。排放后水质、温度都能得到保证。在技​​术支持下,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循环水膨化海马规模化养殖,预计年产海马成品1000万只。

    此外,东海水产研究所还开创了开放式微流养殖、池塘与其他经济品种混养等多种模式。相关成果已在海南、广东、福建、山东等地转化应用。

    打破市场壁垒:释放海马养殖业能量

    海马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据国家药监局网站统计,我国含有海马的中成药批准文号有100多个,涉及70多家制药企业。同时,我国民间有吃海马的传统,广东等地喜欢用海马做汤。

   


    近年来,海马的市场需求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目前,海马年消费量约为600吨。张东预计,未来,随着产业链的完善和供给能力的提升,海马年消费量有望突破2000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300亿元。

    海马作为名贵中药材,在河北安国等地的中药材市场售价为每克13元左右,平均收购价为每公斤8000元左右。

    由于经济效益可观,业内不少企业都有养殖海马的冲动。然而,该行业面临的种种障碍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养殖海马本来是为了填补药用用途的空白,但我国可大规模养殖的膨大海马和线状海马这两个品种并未收录在《中国药典》中。

    张东表示,通过检测,扩张海马和线状海马的活性物质含量与药典收载的海马品种相差不大。迫切需要修订和扩充药典海马条目,实现药用海马资源持续规范供应,促进海马养殖业发展。

    事实上,除了药用市场受阻之外,养殖海马保健品的发展也受到限制。据了解,在日本、韩国等地,养殖海马已被广泛开发成药品、保健品、美容品等,但在中国,养殖海马尚未成为新的食品原料。只能作为农副产品销售,不能加工成保健食品。

    既不能合法入药,也不能用于食品加工,国内养殖海马市场困难。与此同时,海马走私继续被禁止,进一步挤压海马养殖的市场空间。

    “一方面要进一步研究养殖海马的有效活性成分,另一方面要加大打击野生海马走私和交易的力度。”张东表示,释放海马养殖产业能量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目前,业界也在尝试将海马作为新食品原料进行推广,以拓展海马产品的开放空间;有关方面正筹划举办海马文化节,让公众“了解海马”,教公众“吃海马”。 (农民报·中国农业网记者 王春芝 雷少飞 中国水产报记者 胡静)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4 16:07 , Processed in 0.082516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