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本月最大汽车金融行业新闻:华泰汽车金融进入破产程序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5347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月行业焦点事件为湖南三湘银行提出申请,银保监会批准后,华泰汽车金融正式步入破产清算流程。

    2015年成立的中国最后一家汽车金融公司,华泰汽车金融在当年备受瞩目:作为民营企业,它率先获得了汽车金融牌照,领先于东风小康、众泰汽车等众多国内知名汽车企业;同时,公司还拥有金融租赁牌照,以及作为基础的主机厂牌照和车桥等配件生产牌照,华泰汽车集团的汽车产业链布局堪称完美。

    必须指出,汽车金融公司是专门为汽车行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这类公司不仅要关注其股东背景,还需接受银保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在享有融资渠道特权的同时,它们也面临着业务范围和操作模式上的严格限制。

    法律规定的破产程序涵盖三种类型:重整、重组以及清算。债权人的破产申请并不直接等同于企业破产。通常,只有在重整和重组申请均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后,才会进入清算阶段。以华泰汽车金融为例,若其向法院提出破产重整或重组申请并获得批准,在破产管理人的组织下,企业仍有可能得以继续存续。当然,破产重整或者破产重组的实施,不仅需要主要债权人的全力协作,还得依赖监管部门的批准与援助,这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再者,银保监会所发放的金融许可证属于预先行政审批范畴,其发放与撤销均需预先审批。若银保监会决定撤销华泰汽车金融公司的金融许可证,并认定华泰汽车集团及小股东渤海银行无法承担金融机构的相应职责,同时存在显著的运营风险,即便华泰汽车金融公司实施破产重组,其最终结果也将是走向破产清算。

    此外,作为华泰汽车金融公司主要债权人之一的商业银行提出破产申请,不仅是为了资产的安全,也是出于履行职责、免除责任的考量。华泰汽车金融公司众多银行债权人对该公司资产的担保手段已经用尽,其中一些商业银行实际上只有象征性的担保资产,他们采取这种债权人保护措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该公司在短期内已无重生的可能。

    华泰汽车金融公司究竟犯了何种经营失误,又或是错过了哪些关键的挽救手段,这才导致了如今的困境呢?我亲身见证了华泰汽车金融公司后期艰难的求生之路,不禁感叹,一系列关键的决策失误,使得他们失去了最佳的生存机会。

    1、不良资产包转让剥离失败

    华泰汽车金融公司自开业初期至数年前,其运营状况尚属平稳,且公司的盈利能力与行业标准相匹配。尽管华泰汽车的主机厂在初期及后期均未向金融公司输送核心业务资源,然而凭借自身的市场拓展和高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华泰汽车金融在2018年之前仍拥有一批忠实的客户群体。

    华泰汽车主机厂在后期因生产方向调整及市场营销不畅,导致众多老旧车型积压,同时占用大量金融资源,这使得数亿库存融资业务的资产质量迅速恶化。这一状况进而引发连锁反应,不仅拖累了华泰汽车金融公司的正常业务,还影响了公司的运营流畅度。

    华泰汽车金融公司在尝试进行不良资产包的转让与剥离过程中遭遇失败,随后,由于华泰汽车集团的不良经营举措及其带来的连锁反应,该公司逐渐陷入了衰败的境地。

    2、投资机会错失

    自2019年起,华泰汽车金融公司历经多轮股权转手对象的商务洽谈,却屡次在北京交易所尝试股权交易,均未能成功。究其背后的原因,教训尤为深刻。在此之前,我作为参与者,曾介入人保财险、58同城、腾讯科技等与华泰汽车金融的股权投资谈判。在谈判的前期和中期,进展顺利,成果显著,各方对公司的资质、平台以及相互间的合作潜力均持乐观态度。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尤其是华泰汽车集团高层决策失误,导致投资者遭受了投资损失,所有参与者都深感遗憾。

    3、上汽财务收购失败

    华泰汽车金融公司正积极寻求外部合作伙伴的加盟,以激活手中的牌照资源。与此同时,上汽财务公司也加入了收购的谈判行列,并且与当时的东风正通汽车金融公司展开了洽谈。在这场此消彼长的竞争中,由于华泰汽车集团决策上的延误和失误,最终失去了上汽财务公司提供的优先收购权。作为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不仅承担着股东的责任和义务,还肩负着代表社会责任的重要角色。未能把握有效的自救机遇,最终必然导致债权人及其他市场合作伙伴面临巨大的资产风险。

    汽车金融公司首例破产事件已经发生,这不禁让人担忧,难道这预示着我国众多汽车金融公司的经营状况普遍不佳,抑或是汽车金融市场正面临严重的下滑趋势吗?

    笔者认为不是。

    中国的25家汽车金融企业,现均隶属于汽车制造商的股东背景,制造商的经营状况对汽车金融企业的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长安汽车金融、吉致汽车金融、奔驰金融、宝马金融为例,这些企业在近年来的辉煌成就中,无不显示出其主要股东在整体销量上的迅猛增长以及市场热度的高涨。例如,北现金融以及菲亚特金融,由于主机厂的销量有所下滑,股东们考虑到品牌形象等因素,并未批准对这些品牌进行大范围的业务拓展,包括二手车业务,这导致部分汽车金融公司的经营规模有所缩减。

    新能源产业的兴起并未导致我国汽车总销量显著下降,众多市场参与者,诸如汽车金融公司、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公司以及一些商业融资租赁企业,持续加大在汽车金融领域的投入力度。尤其是近年来贷款投放较为薄弱的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也纷纷投身于汽车金融这一领域。若公司战略清晰,且股东们对经营无顾虑并给予业务支持,那么公司便能保持正常运作。鉴于我国资金供应充沛,以及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庞大,理应不存在难以维持的汽车金融企业。

    从笔者在欧美国家观察到的国际汽车金融发展历程及当前状况出发,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金融在业务稳定性以及产品创新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汽车金融的专业化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道路既艰巨又漫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4 14:21 , Processed in 0.088558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