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哈尔滨新闻网:10月19日全国灌溉论坛刘勇介绍移动灌溉首部等智能设备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5221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入挖掘智慧农业潜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成功研发了智能灌溉技术,确保农作物充分吸收水分的同时,有效节约水资源。

    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市民关注哈尔滨本地新闻的窗口,于2024年10月21日12时32分更新。

    农民无需亲自在田地里劳作,只需在控制中心通过平台或手机进行远程操作,便能够轻松实现农田灌溉计划的精确调控。10月19日,在全国灌溉论坛上,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的刘勇副教授详细地展示了他所研发的智能灌溉系统中的最新成员——移动灌溉首部。这部设备承担着滴灌系统的加压、供水(肥、药)、过滤等多项关键任务,能够精确地实现农田水肥的实时监测、生长环境的提前预测,并作出智能化的灌溉施肥决策。

    刘勇多年来致力于将所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他成功研发了智能施肥机、灌溉控制器以及智能喷灌机等多种实用设备,这些技术真正走进了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了便捷与高效的服务。

    走进田间地头,研发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好项目

    21日,刘勇一踏上飞机便马不停蹄地返回学校科技园内的实验室。他深知,休息的时间不多,必须立刻投入到当前的工作中,而且不久后还需前往外省推广项目。多年来,刘勇早已适应了这种频繁的远行。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的团队已在集团、绥化市、山东、山西等多个省份和城市开展了相关实验和技术推广工作,致力于数字农业、农机装备以及精准控制算法等技术研发。

    在友谊农场度过的童年,让我亲身参与了田间劳作,如插秧、除草等,同时也目睹了众多来自国外的先进农业机械,这些经历让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深深烙印在心。刘勇表示,从事农业研究工作,首要任务是深入田地,亲身实践。他提到,传统农业存在耗水量大、施肥量大、能耗量高等特点。若对当前的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未能做到精确控制,将会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样地,如果施肥量的控制不够精确,出现施肥过量的问题,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负担。

    为了实现节水目标,2017年,该团队将研究重点转移到了现代滴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上。

    以前一个人管几十亩地,现在可以管几百上千亩地

    为了更高效地转化科研成果,实现其应用价值,刘勇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指导研究生积极推广了各类技术。

    多年来,该团队陆续与黑龙江东部节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东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携手合作,成功实现了众多专利技术的转化以及新技术的研发。他们研发了智能施肥机、灌溉控制器等创新产品,并实现了这些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广泛销售。

    我们借助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为农田灌溉打造了一双能够洞察细微变化的‘千里眼’。刘勇表示,该智能灌溉施肥系统适用于农作物的灌溉与施肥等种植环节。该系统由无线灌溉控制器、数智卷盘式喷灌机、智能变频控制、全自动反冲洗过滤、物联网水肥一体机以及作物生长模型等关键部件构成。系统从水源抽取水并加压,同时加入肥料和农药,通过离心过滤器和自动反冲洗叠片过滤器对井水进行净化,为农作物提供清洁用水。此外,系统具备数据采集、人机交互、速度控制、自动停机以及故障报警等多种实用功能。

    刘勇指出,智能灌溉系统能够精确预判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具体需求时间,并据此提供精确的灌溉和施肥服务。该系统会依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实施精确的数据化管理,无论是灌溉还是施肥,均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依据性,从而实现作物生长的最佳效果。刘勇指出,相较于传统耕作方式,智能灌溉技术能够实现节水40%、节肥50%、减少劳动力需求50%,并且能将产量提升20%至30%。换句话说,过去一人管理的土地面积可能只有几十亩,而现在则能够管理数百甚至上千亩的土地。刘勇如此说道。

    农业技术研究没有尽头,要研发更精准高效的灌溉系统

    截至目前,刘勇教授的科研团队已在黑龙江省北大荒集团旗下多个农场、绥棱县、依安县等七个县市内的农田中部署了超过3000个传感器。他们还与企业携手共建了智慧灌溉技术的联合研究机构,成功研发了智能施肥设备、灌溉控制装置以及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平台等关键技术。在过去五年里,这些技术已在超过五十万亩的耕地上得到应用与推广,并在此过程中刷新了黑龙江省乃至黄淮海地区的亩产新纪录。

    今年四月,刘勇所隶属的团队于肇东市实施了覆盖面积达二十万亩的灌溉技术项目。他们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河海大学等机构的农业科学专家携手合作,对耕地不同深度的温度、湿度、气象数据以及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据此,团队能够及时向农民提供灌溉与放水、施肥与喷洒农药的指导,确保实现精准施肥和灌溉。

    我始终怀有坚定的信念,相信随着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未来的大型灌溉系统将实现更加精确、高效、环保和智能化,这正是我和团队所追求的目标。刘勇老师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促使黑龙江大学与国内四十多家相关企业携手共建了黑龙江省智慧灌溉水肥一体化产业创新联盟以及黑龙江省智慧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些举措旨在共同攻克产业链中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而推动了产业链的协作与快速发展。在刘勇老师看来,农业技术的研究永无止境,只要有机会,他便会持之以恒地投身其中。

    实习生王珊珊,哈尔滨日报记者王越,负责文字、摄影、视频拍摄及后期制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4 10:23 , Processed in 0.097180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