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被眼周小白点困扰?一文详解脂肪粒成因及去除方法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2848
发表于 昨天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是否曾因眼周那些不起眼的小颗粒而感到烦恼,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白点,却总在你最不愿意见到它们的时候出现在脸上?这些被大家通俗地称作“脂肪粒”的小颗粒,尽管名字中包含“脂肪”二字,但实际上与脂肪并无直接联系。它们不仅影响我们的外观,更是皮肤健康状况的一个警示。那么,这些所谓的“脂肪粒”究竟是什么?它们为何会出现在我们的皮肤上呢?又该如何有效去除呢?

    什么是“脂肪粒”

    医学上所谓的“脂肪粒”实际上是粟丘疹。这种结构本质上是一种微小的囊肿,其内部填充的成分主要是角质物质,而非脂肪。

    粟丘疹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继发的,不过不论属于哪一种,其形成的原理目前尚不明确;自发性粟丘疹可能与遗传因素、日光照射等因素相关;而继发性粟丘疹则多与皮肤受到刺激有关,例如在皮肤激光治疗之后、遭受外伤之后、使用刺激性药膏或化妆品之后等情况。

    引起粟丘疹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1.化妆品使用不当

    根据医学界的权威研究,尚未发现任何化妆品的成分能够直接引发“脂肪粒”的产生。然而,化妆品成分对皮肤的损害进而引发脂肪粒的现象却相对普遍。因此,在评估眼霜等化妆品、护肤品是否会引起“脂肪粒”问题时,我们不应过分纠结于其滋润效果,而应更关注其成分是否具有刺激性以及是否容易引发过敏,力求降低因化妆品和护肤品成分引起的肌肤损伤。

    2.身体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衡导致面部油脂分泌过剩,加之清洁工作未能做到位,油脂颗粒便容易形成。

    3.经常食用油腻的食物

   


    长期摄入过多油腻食物,会导致皮肤分泌物的粘稠度增加,不利于其排出体外,进而逐渐在皮肤内部积累,最终形成所谓的“脂肪粒”。

    4.脾脏虚弱

    中医理论中,“脂肪粒”被视为痰湿的一种。若脾脏功能不足,脂肪便难以被有效分解,因而更容易形成“脂肪粒”。因此,面部频繁出现“脂肪粒”往往预示着脾脏相对较弱。此外,脾虚的另一个特征是皮肤中的脂肪较为松弛,缺乏紧致感。

    5.错误的保养习惯

    在日常护理中,若频繁使用去角质磨砂膏等类似产品,或过度化妆,皮肤表面便会产生细微损伤。这些损伤在皮肤自我修复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小囊肿。若长期如此,便可能演变成所谓的“脂肪粒”。

    脂肪粒会自行消失吗?

    一般情况下,脂肪粒的表面被一层细微的表皮所覆盖,若自行用力按压,是无法将脂肪粒挤出的,因此需要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1.针刺法

   


    对患处进行消毒处理,随后用细针轻轻挑起表皮,确保将脂肪粒中的物质全部取出,完成操作后再次进行消毒,最后敷上消炎药膏。

    2.电离子

    针对尚在成长阶段的微小脂肪颗粒,经过消毒处理后,可利用电离子进行点状去除。在手术后的3至5天内,会形成细小的痂皮,待其自然脱落,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复发现象。

    3.激光

    针对广泛分布的粟丘疹问题,我们通常推荐使用二氧化碳激光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一般仅需一次治疗,术后复发的可能性极低。

    4.药物治疗

    体积较小、新近出现的脂肪颗粒,适宜使用维A酸乳膏进行局部涂抹,以加速角质层的脱落,并有助于改善毛囊角化以及面部脂肪颗粒的情况。然而,该药物见效速度较慢,患者需耐心坚持使用。

    总体来看,“脂肪粒”并非难以处理的皮肤困扰。只要我们弄清楚它的成因,就能实施有效的预防策略。至于已经形成的“脂肪粒”,我们也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关键在于,我们要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护肤习惯,这样才能确保肌肤的健康与光泽。

    聂淇埼担任实习编辑,其内容系综合整理自科普中国、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以及南京市第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1 03:10 , Processed in 0.100824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