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曾经我们都是小公主,婚后却沦为免费保姆,婚姻究竟给女人带来了什么?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454
发表于 昨天 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经我们都是小公主

    前

    言

    婚姻在人生旅途中,往往既关联着情感又涉及利益,构成一场宏大的协作。既然其核心属性为协作,那么其中既有合作时的愉悦,也有不愉快,有双方共赢,也有双方皆输的情形。尽管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出轨、包养、争夺家产的戏剧化故事,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但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不愉快”却往往表现得平淡无奇。

    男人结婚后,家务活有人分担,育儿有人帮忙,还能享受免费的性服务,真是美事一桩。可换作女人,情况又如何呢?以我为例,嫁了个让人不省心的。婚前,我独自赚钱,随心所欲,生活得自由自在。然而,婚后,每天下班后六七点钟,我得去市场买菜,回家做饭,伺候老公和公婆,吃完饭还得洗碗,做其他家务,等忙完这一切,夜已深,疲惫不堪,还得满足老公的性需求。与一个缺乏情感的人相处,我实在难以感受到任何快乐。我的丈夫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连买菜的钱都不愿意支付,家务事更是完全不帮忙。回想当年,为了不成为剩女而匆忙相亲结婚,如今我反问自己,这一切究竟有何意义?

    天涯网友

    父亲作为丈夫确实让人头疼,他总是因为过于贪玩,领到的薪水没几天就挥霍一空,家里的开销全靠母亲支撑,我对此真的无言以对。

    不知道有多少中国女性生活在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不幸婚姻中。

    中国当代女性面临的情况略显凄凉。历经破除旧思想运动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洗礼,我们这代女性得以与男性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清华北大女生比例高达40%)、职场竞争,实现事业有成。在平等观念的熏陶下,我们形成了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然而,社会观念和制度尚未完全成熟,未能为我们提供相应的权益保障。

    这个情况下悲剧就产生了。·

    中国

    女人像牲口

    男女平等的欧美

    众多男士热衷于谈论欧美国家的AA制,然而,美国女性的就业比例仅为40%,比我国的74%低得多。在欧美,法律为已婚女性提供了全面的福利和补贴,比如德国企业会为员工的妻子购买全面的保险。一旦妻子有了工作,夫妻双方共同分担家务便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我所认识的欧洲男性,他们从小就能烹饪佳肴,打扫得干净利落,熨烫衣物也颇具心得。家务上男生想十指不沾阳春水,做梦!

    男外女内的日本

   


    欧美与日本形成鲜明对比,那么日本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日本女性就业率仅有30%多一点。家庭生活的全部重担都落在了男性肩上,日本男性的过劳死和自杀率均位居世界前列。日本女性在家中除了承担家务,便是享受休闲和保养,外表光鲜亮丽。一旦离婚,男性需向前妻支付赡养费(相比之下,中国女性离婚后,连赡养费都难以奢望,净身出户的情况倒颇为常见);而男性在退休后离婚,大部分退休金也将归前妻所有。

    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她们往往被视作宠物,被精心照料和供养。宠物在精神层面上无法与主人享有同等地位,然而,她们确实能享受到比主人更优渥的饮食、更丰富的娱乐,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在中国,女人既要赚钱又要持家是常态

    中国女性就业率高达74%,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我国女性就业率74%,显著超过全球53%的平均值。然而,在参与调查的134个国家中,我国在男女平等方面的排名仅为第61位。

    我国职业女性每日承担的家务时长平均达到137分钟,而男性仅为36分钟,相差竟达100分钟之多!男性在日常生活中享受的休闲娱乐时间明显多于女性。然而,在购置房产、汽车等大额消费品时,女性却需分担相应的经济压力。

    在中国,女性既要养家糊口又要负责家务,这种情况已是普遍现象。在赚钱方面,她们与欧美女性享有同等的权利;而在处理家务方面,她们则如同日本女性一般,承担全部责任;至于社会福利和婚姻保障,中国女性却一无所获,只能寄希望于丈夫的良心。

    这点看来,中国女人真是牛马牲口,比做宠物都不如。

    正因为深刻理解婚姻中女性所面临的不平等,中国式的丈母娘自然而然地觉得男方提供一套婚房是理所当然的事——否则交易就太不划算。近十年的房价飙升,导致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女性不快乐,男性也倍感压力。

    问题

    的根源

    众多中国女性,在并不和谐的婚姻生活中苦苦支撑,耗尽了自己的青春岁月,而幸福似乎遥不可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由于我国目前的情况,女性再婚较为艰难,而男性则相对容易——这使得男性(尤其是条件较好的)在婚姻关系中占据了绝对的议价优势。我母亲离婚后便一直保持单身,而我的父亲,作为一位“高大英俊”的“大学教授”,离婚后却吸引了众多条件不错的女性纷纷投怀送抱,以至于应接不暇。

    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社会意识依旧停留在“男性在择偶时倾向于选择条件同等或更低的伴侣”而女性则倾向于选择条件同等或更高的伴侣”这一观念中。这种普遍观念使得女性在择偶过程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那些条件并不差的女性,甚至愿意倒贴也可能遭到嫌弃。因此,这个问题目前尚无解决办法。

    所以问题就回归到:为什么一定要再婚呢?

    没有男人会死吗?

    不会。而且可能会更精彩。

   


    我的母亲历经两次婚姻,她的第一段婚姻是在文革时期形成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渐行渐远,最终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在80年代,母亲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结束这段婚姻,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自由。

    我与父亲的第二次婚姻,然而自从我能记事起,他们之间未曾有过争吵,直至最终升级至肢体冲突,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离婚结局。

    随后,我母亲放弃了结婚的打算,然而,由于她容貌出众且擅长交际,她始终不乏追求者。其中,有两个追求者——一个是律师,另一个是国营企业的管理者——他们已经维持了将近二十年的友情,却尚未步入婚姻的殿堂。至于那些短暂的追求者,我亲眼所见就超过六个,而那些我未曾见过的,数量更是难以估量……

    我母亲常常提起,历经岁月沧桑,接触过众多男性,然而在这过去的二十年里,她的生活显得尤为轻松愉快,无需承担家庭的重担,亦无需再为男人的态度所困扰。

    知乎网友

    母亲自从离异后,虽然爱情生活不再如昔,但在职业领域却迎来了突飞猛进,每年都有机会赴各国参会并享受旅行(周游世界曾是她的童年梦想),从而实现了个人价值的升华。相较过去被父亲那个不成器的累赘拖累的日子,她的境遇已经强大了数百倍。

    当女性意识到“失去伴侣并非生命终结,反而可能生活得更加绚烂”这一真理时——我并非提倡离婚——,随之而来的是,我们肩上的担忧和恐惧感便逐渐消散了。

    消除了恐惧,这时女人就淡定了,大气了,行为理性了。

    此刻,遭遇不幸的婚姻,你不妨尝试去修复它,抑或选择放手,无论作出何种决定,你都能保持从容不迫。不论身处婚姻与否,关键在于掌握如何经营个人的幸福:

    用心呵护自己,全力以赴地生活,锻造坚韧乐观的内心。到了那时,不论身边是否有人陪伴,你都能更加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end~

    ﹀

    |这是公众号第323篇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1 23:37 , Processed in 0.105335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