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823电商平台,电商平台排行榜前十名,电商平台有哪些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8728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彤是虎嗅300篇十万+作者,自199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科技情报及投行工作,他对投资与财务有着深刻且独到的见解,还著有《谁妨碍我们更加富有》一书。他在虎嗅开设热门专栏,该专栏接连两季阅读量超百万。听李彤讲解能了解最真实的商业世界,读懂财报背后的真相。

    2021年5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业绩,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代码为NYSE:BABA,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股票代码为9988,此次发布的是截至2021年3月31日第四季度(即2021财年Q4)以及2021财年全年的业绩。

    2021财年,集团营收为7173亿,同比增长41%,若剔除合并高鑫的影响,营收同比增长32%,这一营收超过了一年前公布的“收入指引”,2020年5月22日,阿里发布收入指引称“2021财年营收超过6500亿元” 。

    财报亮点包括“全球活跃用户数量超过10亿”,“GMV达到1.2万亿美元”,“财年净利润为1503亿”等利好情况。然而,触动投资者的是,在2021财年Q4,由于182亿反垄断罚款,出现了76.6亿经营亏损。因为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阿里股价在纽交所、港交所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剔除反垄断罚款带来的影响后,阿里核心商业经调整的EBITA利润率出现显著下降,这种情况也让投资人感到不安。

    营收结构“纯粹”

    2016财年,时间截至2016年3月31日,阿里集团营收突破了1000亿,到2020财年突破5000亿,2021财年又突破7000亿,过往五年复合增长率为48%。

    阿里再次发布收入指引,预计2022财年营收会达到9300亿,若再超出几个百分点,营收就能达到1万亿。

    在疫情席卷全球的情况下,阿里这类规模的公司营收增速达到了40%,这展现出中国经济的韧性,也体现出居民消费的增长潜力。

    推动阿里集团营收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核心电商,来源于云计算,来源于数字媒体/娱乐。

    2021财年,核心商业营收为6211亿,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1850亿,增幅为42.4%,其对集团营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9%;

    云计算营收为601亿,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201亿,增长幅度为50.2%,其对集团营收增长的贡献比率是10%;

    数字媒体/娱乐营收为312亿,同比增长了42.4亿,增幅达到15.7%,其对集团营收增长的贡献率是2%;

    创新业务以及其他业务出现了18亿元的负增长,其对集团营收增长的贡献率是负0.9% 。

    阿里的营收结构较为纯粹,电商是其营收的绝对主体之一,云计算也是其营收的绝对主体之一,在这一点上阿里与亚马逊相似度较高。

    营收规模达到数千亿之后,要实现持续增长是很不容易的,一般来说必须要开展多元化,而且多元化还得非常成功才行。

    腾讯2020年营收为4821亿,其中移动端与PC端游戏的总收入是1912亿,占比39.7%,金融、云计算等服务类收入为1281亿,占比26.6%,广告收入是823亿,占比17.1%,不含游戏的增值服务收入也就是社交网络收入为730亿,占比约15.1%。

    拆解核心电商

    2021财年,核心电商营收6211亿,它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中国零售,中国批发,跨境零售,跨境批发,菜鸟物流,本地生活。

    1)中国零售≠平台电商

    中国零售涵盖淘宝,中国零售涵盖天猫,中国零售涵盖新零售,中国零售涵盖阿里健康,其商品约有20亿种,年交易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

    2021财年,中国零售营收为4737亿,在中国零售营收占阿里核心商业营收的比例中,该比例为76.3%。在2017财年,这个比例为85.2%,在2018财年,这个比例为82.5%。在2019财年和2020财年,这个比例稳定在76%这一水平。

    2021财年,中国零售交易额(GMV)达到7.5万亿,这是剔除未支付订单后的数字,8.1亿年度活跃用户人均消费9240元,人均消费同比增幅为1.8% 。

    人不会冲动一整年,全年消费的多少取决于可支配收入 。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2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5.3万亿(不包括汽车) ,与上一年相比下降了4.1% 。

   


    中国零售业务分成两个板块,分别是2B和2C 。其中,2B平台业务称作“用户管理” 。2C自营业务涵盖新零售/直营业务 ,旗下拥有天猫超市、盒马、银泰、高鑫、淘鲜达等品牌 。

    2021财年,2B的“用户管理”(包含佣金)收入为3061亿,该收入在中国零售营收中所占比例为64.6% ,2C的新零售/直营收入是1676亿,其在中国零售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5.4% 。

    线下新零售收入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直营收入占比也超过三分之一,如此一来,就不能再把阿里的零售业务看作是“平台电商”了。

    2017财年,电商平台的变现率低于3%,2018财年,变现率提升至3.35%,2021财年,中国零售业务里2B的平台业务交易金额达7.3万亿,变现率为4.18%。

    变现率为4.18%,这意味着电商每获得1000亿营收,就需要有价值2.4万亿的商品被生产,并且被出售,由此可见开放平台具有良好的“外部性”。

    近年来,自营和开放平台这两种模式日益“合流” ,开放平台起家的阿里 ,其自营业务GMV已占到总成交额的35.4% ,自营起家的京东 ,一半以上成交额来自第三方商家 。

    自营属于零售业,它赚取的是进销差价,开放平台属于互联网业务,其赚取的是服务费、佣金或者广告费,而且毛利润率要高一个数量级。

    自营业务在营收中的占比有所提高,在此情况下,阿里零售毛利润率出现了下降。不过,自营属于增量,像盒马、高鑫的营收并非从天猫获取,所以零售板块的营收、毛利润总额依旧会维持增长。

    2)国际业务、菜鸟、本地生活

    国际业务包括跨境零售和跨境批发。

    2021财年跨境零售收入为345亿,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41.7%,其增长主要源于速卖通等业务;跨境批发收入主要来源于会员付费,2021财年这部分收入为39.2亿,同比增长59%;国际业务营收总计489亿,同比增长44%。

    菜鸟物流的收入来源于国内以及国际的“一站式服务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它是阿里核心商业板块中增速最快的业务 。在2019财年,其营收同比增速达到了120% ;在2021财年,营收为373亿,同比增长68% 。财报显示,菜鸟营收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国际业务。

    本地生活服务的收入来源于饿了么,在2021财年,其营收达到315亿,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24%。

    跨境零售受惠于国家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菜鸟物流也受惠于国家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且在很大程度上受惠。

    3)用户增长

    截至2021年3月末,阿里中国零售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到8.1亿,这些用户在过往12个月至少有一次消费行为,与上一年度相比净增8500万,与上一个月相比净增3200万。根据财年披露的信息,新增用户中有七成来自欠发达地区。

    在财报年,“淘宝特价版”面向“价格敏感”用户,其年度活跃用户超过1.5亿,并且“拥有理想的用户留存率”。

    截至2021年3月末,阿里全球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超过了10亿,其中有8.9亿来自中国,这8.9亿用户涵盖电商平台、本地生活、娱乐等领域,另外有2.4亿来自海外,这2.4亿用户包括跨境零售、速卖通等 。

    阿里将淘宝 APP 重新定义成“社交电商平台”,该平台“提供丰富互动功能以及精心打造的内容”,商家可借助直播、短视频、互动游戏和图文内容与消费者展开互动,在 2021 财年,淘宝直播的 GMV 超过了 5000 亿。

    “大马”累不累?

    阿里各项业务呈现出“大马拉小车”的格局,电商业务利润丰厚,用少量资金维持云计算、数字娱乐及创新业务的发展。在这些处于亏损状态的业务里,有的对电商生态的价值已然十分清晰,像云计算;有的仍有待探索;有的则面临重新评估。

    所以,阿里财报一个重要的看点是:大马累不累?

    1)三架“小车”

    阿里“云计算”是IaaS及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服务提供商,数字媒体/娱乐分部的主体是优酷、UC浏览器两大内容分发平台,创新及其它分部包括高德地图、钉钉、天猫精灵,这三大非核心商业板块,占集团营收的比重始终没有超过15%。

   


    云计算业务表现极为突出,在2021财年,其收入超过了600亿,同比增速超过了50%,占集团总营收的8.4%,与之前相比,占比提高了0.5个百分点;

    数字媒体/娱乐业务收入为312亿,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15.7%,它在集团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3%,与上一年相比减少了1个百分点 ;

    创新业务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高德,在2021财年,其营收为48亿,与上一年相比下降了27.2%,该收入占集团总营收的比例为0.7% 。

    在2021财年,云计算营收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其中第二季度营收为149亿,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速达到60.4%,第四季度营收为168亿,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至37.2%。

    数字媒体/娱乐营收出现了“滞涨”的情况,在2021财年,后面三个季度的营收都仅仅在80亿出头 。

    从2021财年起,阿里自己研发的游戏业务已经完成孵化,相关营收从“创新”转移到“数字娱乐”。创新板块营收曾经出现负增长(Q1),不过到了Q4同比增速一下子达到18.2%,好像有“轻装上阵”的感觉。

    从营收规模以及增长态势方面来看,云计算有着丰富的想象空间。依据最新报告,阿里在全球IAAS市场里,保持着世界第三的排名,在亚太地区则位居第一 。

    2)各分部业绩

    2021财年第一季度,核心商业经调整后的EBITA为306.8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不过利润率下降到了19%。

    EBITA是通过毛利润减去市场费用,减去研发费用,减去行政等项费用,然后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再剔除非现金收支出而得到的。

    2021年Q1利润率下降有两方面因素:

    一是毛利润率下降,这是由于自营收入占比提高造成的,自营业务毛利润率远远低于平台业务 。

    二是为拓展业务而进行的“策略性投入”,简单来讲,这就是补贴、广告之类的市场费用 。“策略性投入”的覆盖范围极为广泛 ,涵盖了新零售 、本地生活服务 、淘宝特价版 、菜鸟网络等等 。

    剔除“策略性投入”后,2021年Q1核心商业经调整EBITA为443亿,利润率为27.5%,与2020年同期相比,利润率降低了2.5个百分点,这恰恰反映出自营收入占比的提高。

    2021财年Q3实现了2400万的“微利”,利润率为0.1%,阿里云计算经调整后BEITA终于实现了扭亏为盈;Q4经调整后的EBITA上升到3.1亿,利润率为1.8%。依据利润率波动上升的趋势,阿里云计算将会迎来第一个财年盈利。

    阿里数字媒体和娱乐板块业绩在季节上波动性明显,在财年的第四个季度也就是第一个自然季亏损率是最高的。在2021财年的第四季度,经过调整后的EBITA亏损了27亿,亏损率为33.5%,亏损幅度相比2020财年第一季度收窄了12.8个百分点。

    核心商业BEITA的利润率出现了下降,云计算已达到盈亏平衡点,数字媒体/娱乐以及创新业务还在持续“烧钱”,阿里的总体经营状况究竟怎样?

    从下面这张图来看,2020财年Q1也就是2020年二季度,情况最为吃紧,该季度核心商业EBITA利润为281亿,另外三个板块共计亏损66.2亿,这占到核心商业利润的23.5%。2021财年Q1情况有所好转,核心商业EBITA利润为307亿,另外三个板块共计亏损55.7亿,占到核心商业利润的18.2% 。

    核心商业实施“利润换市场”的策略,导致EBITA利润率有所下降,不过云计算很快就能实现自给自足,数字媒体/娱乐的亏损率逐渐收窄,游戏可能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大马拉小车”的格局没有改变,阿里会成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其年收入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End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5 12:28 , Processed in 0.098430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