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美团网约车平台,美团汽车app,美车美团网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7790
发表于 昨天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强 北京报道

    3月6日,有消息传出,美团CEO王兴发布了内部邮件,邮件表明,经S-team研究后作出决定,对网约车业务进行调整,该业务将转入美团平台,网约车负责人张星远会向李树斌汇报 。

    上述消息还提到,美团网约车业务放弃了自营打车业务,转而全面采用聚合模式,后续会减少对网约车业务的资源投入,也会减少人力投入,从而轻装前行,目前的团队中,一部分人会继续留在网约车业务,其余的人将分批次被调配到其他业务线。

    3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针对此事展开求证,美团方面称,当下没有官方回应 。

    两起两落

    公开资料显示,美团打车最早起始于2017年,在打车业务获得初步验证后,美团快速成立出行事业,在原有的餐饮、到店综合、酒店旅行这三驾马车的基础之上,升级为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大LBS场景。

    在确认布局出行业务之后,美团在全国迅速铺开试点与推广。

    高额补贴和零佣金政策刺激了全国多地网约车市场,新车数量急剧增加,司机车辆侧的运力合规性成了无法回避的问题,各地监管部门迅速采取行动,约谈那些长期存在不合规车辆和人员从事非法运营现象的情况。美团打车在多地尚未取得从事网约车的经营资质,所以不得不放慢扩张的步伐。

    2018年9月,美团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面临着来自监管的合规压力,打车业务也沦为业绩拖油瓶。根据招股书,其网约车司机相关成本呈几何倍数增长,从2017年的2.9亿元暴涨至2018年的44.6亿元。为了在财务表现上安抚市场情绪,美团不得不在网约车业务上放慢脚步。

    在2018年财报里,美团称,2019年公司会聚焦于对核心业务有长期竞争力的业务,在新业务投入方面会更审慎,还会进一步提升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运营效率,加强与平台的战略协同作用,持续减少亏损。

    2019年4月,美团宣布在自营基础上开放聚合模式,在后续新进入的试点城市仅以聚合模式开展,同时结束大额补贴,偃旗息鼓的美团打车悄悄下架了出行App,转而回到美团App,被收纳进餐饮、酒店等商户页面中商户信息右侧的打车按钮里。

    直到2021年7月,滴滴APP下架,这重新唤醒了美团打车的野心。美团打车APP重新上线,一系列围绕乘客与司机的优惠与补贴随即推出,自营业务也在全国三十多座城市迅速展开,与高德、T3、曹操出行等一众新势力再次争夺网约车市场。

    不过很快,新势力们又因肆意营销的问题,遭到监管部门的约谈,还因恶性竞争的问题,遭到监管部门的约谈,也因非法营运的问题,遭到监管部门的约谈。

    随后,美团打车再次放慢速度,减少补贴,把重点放在重要市场的精细化运营方面。2022年11月,美团打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合规以及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未来行业的大趋势。

    最近两年,我们在用户出行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投入了很多资源和精力,在防疫管理方面也投入了很多资源和精力,在司机合规激励方面同样投入了很多资源和精力。今年以来,在各地交通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几十个城市推出了一系列合规激励举措。我们面向双合规司机落地了多场专场活动,还为双合规司机提供了专属权益。上述美团打车负责人彼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向记者分析称,滴滴积累的优势依旧显著,短时间内难以被撼动,美团打车等新势力大多凭借精细化服务来吸引用户,主打合规,这是网约车发展进程中遗留的难题,也颇为适合新入局的平台作为切入点。

    1月17日,滴滴APP宣布恢复新用户注册,这使得美团打车原本就趋于谨慎的状态又多了一重压力。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觉得,美团在网约车领域缺乏资源禀赋,要是它选择自营,就得自建车队,这会投入巨额资金,相比之下,作为信息平台,对接订单的模式给公司带来的资金压力更小,鉴于当前互联网企业面临资金压力,轻资产的平台模式更受美团这类平台企业青睐。

    多线交战

    放弃自营网约车消息还有另一个背景,那就是美团在本地生活战场上进行多线交战 。

    第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是抖音,它不断向美团的核心区域渗透。此前有消息传出,抖音将于3月1日在全国推出外卖服务。抖音生活服务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抖音与饿了么基于抖音开放平台的外卖合作,以及抖音通过闭环开展的团购配送项目,仍处于部分城市的试点阶段,后续会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逐步扩大试点城市范围。

    3月5日,抖音宣布在全国15个城市上线外卖业务,此前北京、上海和成都已进行试点,如今抖音外卖已覆盖全国约18个城市,入驻商家主要集中在餐饮行业,餐饮一直是抖音本地生活业务成交额最高的来源。据了解,2023年2月上旬,抖音本地生活中餐饮业务贡献的成交额已超过酒旅业务与到综业务成交额之和。

    在商户端,抖音对标美团,几乎实现了全品类覆盖,越来越多像肯德基、必胜客这样的头部品牌,开始大量在抖音投稿,开始大量在抖音直播,开始大量在抖音上线营销商品,根据抖音本地生活团队自己的分析,仅这些头部品牌就为抖音餐饮成交额带来了接近35%的增长。

    此前有媒体进行过报道,在2023年的时候,抖音本地生活的真实GMV目标快要接近4000亿元。其中到店及酒旅业务的目标是2900亿元,外卖业务的目标是1000亿元。依据交银国际研报可知,美团到店业务在2022年的GMV约为2360亿元,由此能够看出抖音的GMV目标已经朝着追齐美团的方向而去。

    在餐饮团购业务之外,到综、酒旅等业务也构成了抖音本地生活更长远的想象空间,这表明抖音和美团必然会从以到店餐饮为核心的局部竞争迈向全面竞争。

    另一边,阿里的本地生活也在进行整合并做好备战工作。饿了么有相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早在2022年,饿了么的到店业务,也就是原来的“口碑”,就已经和高德合并了。

    艾媒咨询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App月活跃排行榜》,在这份排行榜中,高德地图是阿里系近年来崛起的新星,它以4.9亿的月活跃人数位居“旅游出行”类榜首,其月活跃人数超过了美团,美团的月活跃人数为3.07亿 。

    围绕着“到目的地”不断做加法,与“到店”业务紧密结合,之后,高德目前集齐了出行、美食团购、酒旅、休闲玩乐、周边游等内容,还逐渐成为阿里本地生活板块新排头兵。

    高德未来应朝着本地生活方向发展,若只单纯当作导航软件,很难具备足够大的价值。艾媒咨询CEO张毅觉得,线上和线下结合转型是必然趋势,当前高德的定位倾向于地图、导航、位置获取等工具性方面,其对上游商家的深度绑定以及服务能力欠缺,口碑的加入会对整个商家服务体系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至于能弥补多少,如何让商家和消费者认可,最关键的是要看整合情况,这对高德而言也是一项巨大挑战。

    抖音、阿里都已做好充分准备,本地生活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在此情形下,若网约车业务调整的消息是真的,美团把精力集中在主营业务上是合理的。其他媒体援引相关人士的话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该人士表示此次调整的背景在于,今年美团各项主营业务都承受着较大压力,非核心业务的主要方向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4 04:33 , Processed in 0.105357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