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在线快手刷粉丝网站,在线快手刷粉丝网站,在线快手刷粉丝网站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6574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播

    罗莉是90后,刚进入直播行业1个月,她自认为外形不错,也很努力,然而她的粉丝数总是维持在2000左右 ,她表示好想平台能够推荐一下,可一直没机会 ,这两天有朋友建议她花点钱去刷点粉 ,虽说还不知道具体怎么弄 ,但罗莉称她准备试试 。

    南都记者通过实测进行调查,发现刷粉在互联网行业已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某宝网上有许多专门针对映客、花椒等热门直播平台的刷单、刷粉丝卖家,花费1元、10分钟就能搞定5000粉丝,在多个直播平台上,黑屏且没有任何内容的直播,有“粉丝”围观已不再奇怪,而成了平常之事。对此,多个行业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刷单、刷流量已成为直播平台的普遍现象,背后资本疯狂追逐,使整个行业陷入“刷单———更好看的数据———更高的估值———刺激刷单”的恶性循环,一旦泡沫破裂,后果十分惊人 。

    黑屏直播机器人围观?

    对于直播平台用户来说,黑屏直播没有任何内容却仍能吸引众多粉丝围观,这已不是新鲜事。然而,这些粉丝究竟来自哪里?是否像传言所说的是机器粉?针对此,南都记者下载注册了多个直播平台并进行实测。

    南都记者注册登录后留意到,在映客上开启了一期黑屏直播,直播时未将其分享给任何好友,开播10秒内就有12个观众进入,这些观众都是“用户”,他们有头像,有昵称,有关注,有粉丝,有定位,其映客号均以4000开头,记者多次尝试都是类似情况。

    同样的情形,在其他直播平台也出现了。南都记者完成花椒直播注册后,开启黑屏直播,且未分享给任何人。一分钟内,10个观众进入直播间,这些观众的花椒号均以1948开头。他们普遍关注、收礼、送礼,粉丝数为0,没有个性签名,花椒等级为一级,有头像、有昵称,是“用户”。这一类“粉丝”带有仿真人昵称、仿真人头像,且永久存在不会掉粉,在南都记者随后询问的多家某宝网店卖家口中,普遍被称为“高级粉” 。与“高级粉”对应的“普通粉”,其特点是普通昵称、普通头像,永久存在但容易被官方清理,容易掉粉 。

    黑屏直播持续五分钟后,有二十名观众进入了直播房间。之后,南都记者把直播分享给了一位微信好友,三分钟内观众数增加了三十多个。直播结束后,依据花椒的统计,在这段时长九分四十二秒的直播里,有五十四名观众观看了南都记者当期的直播,有九十九人进行了“喜欢”操作 。

    喜欢的人数竟然比观看的人数还要多,这些粉丝到底是不是传言中的机器人粉丝,这些粉丝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截至发稿前,花椒都还没有给南都记者回复。不过映客向南都表示,刷粉行为对其而言是一种黑客行为,自成立之初就不断遭受黑客攻击,这是整个行业的普遍现象,公司尤其是技术研发部门每天都对此进行监测,一旦发现便会处理,每天都会对这些刷粉行为进行特征识别,这是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存在的问题。据透露,映客到现在的下载量已超过1亿,其每日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 。

    10分钟1元可买5000粉丝

   


    实际上,在网友略带戏谑称作的“万能的某宝”那里,直播平台的粉丝能够购买,流量也能够购买,并且宣称“不会被封号” 。

    南都记者用“直播刷粉”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有300多家相关店铺提供刷粉服务,其中针对映客、花椒的店铺较多,美拍、快手、B站、酷狗繁星、YY等平台也有相应的刷粉卖家,不同店铺提供的价位不一样,套餐也不一样,带来的效果同样有所差异。其中,“刷粉”业务主要涵盖点赞,评论,转发,涨粉,增人气,提高播放量等,更为高级的是保证“上热门” 。

    南都记者体验时发现,此类店铺提供的“粉丝”一般都有头像和昵称,在直播平台上能够“以假乱真” 。在一家号称“唯一一家能顶直播人气的店”里,南都记者发现,在这家店花1元就能买到映客直播5000粉丝量以及1000的人气,还宣称“安全稳定,永不掉粉” ,而且该“产品”的累计交易成功量已超过四万 。

    另一家店铺标注着“1元2w粉丝,1000人气,独家包热门” ,其客服表示 ,“映客粉丝新用户只能体验1元5000粉丝的活动一次” ,南都记者同意1元购买5000粉丝 ,拍下商品完成支付后告知店家映客号 ,在随后的几分钟里 ,该映客号上的粉丝数量飞速上涨 。

    南都记者从联系卖家开始,一直到粉丝全部到号,从原本0粉丝增长到5000粉丝,整个过程仅用了10分钟。第二天再次登录时,粉丝数量并未下跌。南都记者还发现,花1元购买的这5000粉丝,普遍都有头像,有昵称,有关注,是零粉丝,职业普遍标注为“主播”,映客号以1146开头,是这样的“用户”。

    对于如何能如此快速增加粉丝数量,这些粉丝是真实活跃的还是虚假的问题,卖家称是刷出来的,而且这些都是虚假粉丝。当南都记者对刷粉丝是否会致使账号被封这种情况表示忧虑时,卖家更是坦然表示不会,让放心

    在另外一家店铺,南都记者花1元买下888个花椒直播的粉丝,拍下服务后,客服称“最迟两个小时内到账”,实际上,记者从拍下到粉丝全部到账仅用了7分钟 。

    对于“为何粉丝的价格要比人气实惠”这一问题,客服表示,价格是掌柜和技术定的。根据网页显示,该店累计销售成功量有四千多,且注册已有3年时间 。

    刷单已是行业的通病

    映客表示,处于行业第一的地位,所以比其他同行更容易引起黑客注意和遭受攻击,为此在产品技术上持续不断升级,对黑客持零容忍态度,一旦发现便会立刻惩处 。 关于某宝上众多刷粉、刷流量卖家,平台如何判别以及会采取何种措施这一问题 。

    有行业人士向南都记者指出,机器粉这种情况在行业中普遍存在,这么做是为了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该人士还表示,要是进房间后没人跟自己说话,人们很容易就离开。据其所知,机器粉主要针对直播平台新用户,像映客,针对高级用户和前端用户是没有陪尾机器人的 。

   


    王传珍强调,直播平台为培养用户习惯,使用机器人粉丝并不奇怪,关键在于对“度”的掌控,要是过半粉丝都是机器人,那就有问题了。

    实际上,除了南都记者的体验,多个媒体报道也指出,直播平台存在数量不少的机器粉、刷单等情况。艾媒咨询集团CEO张毅认为,这是互联网行业的通病。他还表示,刷单已经逐渐形成一个职业,在电商、社交、广告等领域尤为突出。

    直播平台数量急剧增加,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这也是刷单现象进一步增多的一个因素。易观互联网娱乐分析师王传珍向南都记者出示了一份数据,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而现在这一数量估计已超过300家,由此引发了用户流量争夺,这种争夺已发展到白热化阶段,进而导致了刷单现象的出现。

    资本倒逼行业泡沫?

    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直播行业高管向南都记者表达,刷单现象在新兴的移动直播平台更为常见。张毅指出,对高估值的追求,资本的迫使,导致刷单悄然兴起,这都是资本倒逼造成的 。

    2015年起,移动视频直播领域呈现出野蛮生长的态势,腾讯、阿里巴巴等巨头纷纷进入该领域,资本也给出了更高的估值,直播平台融资动不动就超过亿元。其中,直播平台六间房在2015年被宋城演艺以高达26亿元的价格收购,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

    上述直播行业高管直接指出,当前整个直播行业正陷入恶性循环,先是刷单,然后有了更好看的数据,接着获得更高的估值,进而刺激刷单。在直播领域百团大战正激烈的时候,类似刷单这种情况短期内还会持续,行业泡沫也越来越严重,洗牌即将到来。

    刷单与直播平台联系紧密,通常平台方不会压制,毕竟最终最大受益者是平台 ,因为若平台数据好看,就能通过提升估值吸引资本注入 ,张毅向南都记者这样说道 ,王传珍也持类似观点 ,这条利益链诱惑极大 ,不仅让经济公司捧红艺人 ,还让直播平台数据更好看 ,某宝商家也能从中获利 。虽然无法确定平台方有没有参与到里面,不过应该也不会主动去压制这种刷单的行为。”

    采写:南都记者 李冰如 实习生 黄婷婷 陈欣欣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2 19:10 , Processed in 0.091360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