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大学生创新创业翻转课堂,大学生创业翻转课堂视频答案,翻转课堂创新之处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1964
发表于 昨天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湛江科技学院获广东省教育厅评定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图为学校新湖校区。拍摄者是郑嘉健

    学校机器人科创团队对机器人进行调试。他们正全力准备中国机器人大赛。图片由湛江科技学院提供

    湛江科技学院师生在消费者行为大数据实验室上课。郑嘉健 摄

    近日 北京大学给湛江科技学院发出拟录取研究生调档函 湛江科技学院2023届毕业生李浩滨成功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 毕业生能进入名校深造 背后体现出这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

    近年来湛江科技学院确立全新发展目标即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以此引领学校全方位变革学校全面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办学实力显著提升人才培养成果斐然

    学校的会计学学科顺利通过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验收。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也顺利通过了该验收。会计学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英语专业同样入选了该专业。《特色民居调查实践》课程被认定为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交替传译》课程也被认定为该课程。上百名毕业生成功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硕士研究生。数百名毕业生利用所学专业创办公司。绝大部分毕业生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湛江科技学院相关负责人称,学校用全新办学治校方略探索新办学范式。以“敢闯敢创、敢为人先”的魄力,打造“五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有鲜明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创业核心素养以及创新创业关键能力。学校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战略迈出坚实步伐。

    敢闯 锚定目标推动办学范式深刻变革

    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是条创新之路。是条探索之路。是条“创业”之路。这需要湛江科技学院一代代师生员工持续探索与拼搏。2022年2月。湛江科技学院开展了一场为期两天的大讨论。该校校长彭寿清在此次讨论会上提出了学校改革再出发的新目标

    在讨论会上,全校中层干部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围绕着《湛江科技学院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实施意见》展开讨论。该意见历时3个多月才形成。大家谈了对其的认识,也谈了建议,还谈了行动。就这样,一个以新共识孕育新动能的同心圆形成了。全校将进行一场办学范式的深刻变革。通过这场变革,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路。

    在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的顶层设计里,湛江科技学院提出变革主要路径。此路径为六大重塑重构,即重塑重构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体系,重塑重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重塑重构科研与社会服务体系,重塑重构教育管理制度体系,重塑重构创新创业型大学文化体系,重塑重构创新创业型大学运行机制。

    “施工图”怎样才能落地成为“实景画”呢?湛江科技学院构建了以学校为主导的领导体系。还构建了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领导体系。也构建了以职能部门为主干的领导体系。另外构建了以双创学院为主推的领导体系。这是一个“四位一体”的全链条创新创业领导体系。如此便形成了一种工作格局。在这种格局下,创新创业工作层层都有人负责去抓。而且环环都有人负责去管。

    同时 学校制定了一套有效的工作制度 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年度工作计划 季度任务安排 月度工作清单 月度工作例会都要执行 月度工作例会由校长主持 每月盘点工作计划落实情况 商议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的重要工作事项 推动重大改革项目落地落实

    历经全校上下一年多的奋勇拼搏,湛江科技学院在人才培育、科学探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均展现出独特鲜明的创新创业特质,“双创”成果喜讯不断,内涵建设收获显著成效。

    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民办高校排行榜里,湛江科技学院排名大幅提升。学校投入30亿元大手笔建设校区,其生态园林式校园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会计学、英语语言文学两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通过验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23项。新增工程造价、音乐教育、体育教育3个本科专业,还有医学检验技术1个专科专业。学生团队在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于广东分赛场斩获银奖1项、铜奖2项。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获评“湛江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湛江市级众创空间”。

    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是推动湛江科技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站在新的起始点上,湛江科技学院拥有全新的办学定位。同时具备全新的办学目标。这二者正引领着湛江科技学院在追求变革、追求进步、追求强大的过程中持续获得新的突破

   


    敢创 “五创”融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近日广西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和湛江科技学院师生团队签署了价值900万元的购买合同。师生团队研发了“多功能智能乡村物流车”。该车聚焦打通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凭借六大关键技术申请了17项专利成果。并成功获得企业投资师生团队开展了智能物流车研发项目。该项目在第八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区中获奖。奖项为银奖。

    湛江科技学院温福军、赖秋云等同学打造了“山稔”项目。该项目成功获得“互联网 +”“青创杯”“挑战杯·创青春”等多项大赛奖项。目前团队成员创办了山稔之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营和订单原材料基地初步建成。主体厂房一期工程顺利投产。预计年净利润可达上百万元。

    这是湛江科技学院“赛创融合”实践育人成果的两个鲜活注脚。省级立项 65 项

    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是湛江科技学院对创新创业育人模式进行创新探索与实践。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同专业教育融合。还与学科竞赛融合。也和科技创新融合。并且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还跟劳动教育融合。借此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五创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把创新创业能力当作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将“双创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主线。深入推动“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无缝衔接。把“双创教育”融入课程体系、课程目标以及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双创教育”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文化基因。举办了“专创融合”第二课堂品牌活动

    赛创相互融合。学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当作“训练营”。又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类比赛作为“练兵场”。让学生于双创实践里持续提升创新创业素养

    科创相互融合。学校构建起科研平台开放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科研平台功用。安排优秀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进入团队。进入项目。进入研究中心。鼓励师生共同创新。激发出创新创业的源头活力。

    思创融合。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进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鼓励学生了解国情民情。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经受锻炼。使学生增长才干本领。助学生涵养家国情怀

    学校创新劳动课程组织形式。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实行“我的生活我来管、我的学习我做主”。成立“虚拟公司”“工作室”。打造行走的劳动课堂。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素养。

    智能乡村物流车项目学生团队负责人李泽灏表示 赛场堪称最佳训练场 在一场场竞赛中 我们掌握了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何为民表示 我们会把承担的科研项目 以授课 实验等形式 融入到教学当中 让学生参与研究工作 接触行业最前沿信息 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

    “五创融合”对课程体系予以重建,对课程教学内容加以重整,对学业评价标准进行重塑,对“教”“学”关系予以重构。如今,学校课堂教学方式正发生根本性改变,学生教育管理方式也正发生根本性改变。高质量发展理念已悄然融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

    敢为 协同三个课堂打造“金课”群

    课堂上谭莹莹是2019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她正和小组成员讨论方案执行细节。为完美展示小组成果。他们要不断完善打磨项目PPT。还要对项目进行汇报演说。小组讨论创作时。创意火花迸发出来。

    这一场景出现在管理学院副教授肖荆的《营销策划》课堂上。在该课堂上,能看到学生在台上畅谈。还能看到充满创意的小组作业。也能看到模拟竞赛实战的场景。这门课是学校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肖荆的教学团队凭借此课获得广东省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文科赛道二等奖。

    肖荆表示 我们整合和重构了课堂教学内容 融入了营销策划人才所需的创新创业知识 同时推行非标准化考核方式 这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和创新创业关键能力有积极作用

    这是湛江科技学院的一个案例。该案例强化了专业特色。还植入了创新创业因子。并打造出高质量创新课堂。学校“五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方面,打破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间的壁垒。它协同三个课堂的功能,让课程教学(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第三课堂)实现有效联动。最终做到在人才培养的全环节都植入创新创业教育。

    在课程教学方面,运用了案例法、讨论法、游戏法等教学手段。这些手段进一步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创意激发室、创业模拟沙盘等特定教学设施,以及创意云平台、创业模拟实训系统、创业网络慕课等线上平台。通过这些进行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以及翻转课堂的应用。这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第二课堂活动与社会实践里 学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常态化 使其制度化 支持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协会 创业俱乐部等社团 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 安排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 打造系列化 届制化 专业化的创新创业专题活动 涵盖科技创新 创意设计 创业论坛 创业沙龙 创客文化节 创业项目路演 创业政策宣讲等

    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聆听学术报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专利以及自主创业等途径,能够折算为学分。这些学分可用于置换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第二课堂实践学分或者相关对应课程学分。湛江科技学院结合发展实际,印发了各类制度改革文件,以此让创造活力得以竞相迸发,让创业冲劲能够充分涌流。

    随着突出“创新创业”特性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持续推进 湛江科技学院取得了一系列课程建设令人欣喜的成果

    《特色民居调查实践》课程采用集中式田野调查实践教学创新方式。它全面训练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该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成本会计学理论与实训》消除了课堂教学、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间的障碍,被选入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批创思维导论》把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进程里。它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去了解国情民情。最终,该课程荣获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课程案例二等奖。

    湛江科技学院着重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业”。精心打造出一批高质量的特色“金课”群。该校有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还有1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思政示范课程及示范课堂等。另外有校级核心课堂、优质课堂等将近140门。

    如今 “金课” 群在湛江科技学院纷纷涌现 这些 “金课” 群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特色 分布在不同专业 不同场域 学校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的步伐愈发稳健

    敢拼 文化浸润青年 涵养拼搏精神

    连日来,李浩滨成功考取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消息,在湛江科技学院校园里传开了。一名在民办高校就读的学生,“冲进”了中国顶尖学府之一的北大,靠的究竟是什么呢?

    李浩滨给出的回答是:敢闯敢拼。

    “敢闯敢拼”,是湛江科技学院确立新办学目标后,着力培育的大学文化内核之一。在这种文化熏陶下,类似李浩滨这样敢闯敢拼、突破自我的学生不断出现。近两年,成功考取北京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生日益增多。他们无畏于一个普通的起点,敢闯敢试,向着梦想奋力拼搏。

    还有不少毕业生在创业、就业中实现了自我突破。

    毕业生梁健南在大四时创立了动漫游戏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进驻了学校的大学科技园。梁健南的公司和腾讯、西山居等公司都有深度合作。如今,公司拥有近100名员工。在湛江科技学院,还有近百名毕业生像梁健南一样,利用专业知识自主创业。

    再如毕业生邵婧。经过四年学习。积累了丰富专业知识。满怀信心参加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考试。顺利拿下offer。获得了去往梦想之地的通行证

    湛江科技学院学生“敢闯敢拼”的精神特质源自何处?学校培育“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文化。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推动创新创业文化与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深度融合。全面支撑、激发和滋养学术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彭寿清讲,在这般独特文化氛围的熏陶之下,勇于拼搏的基因融入校园肌理,不怕失败的基因也融入校园肌理,学生渐渐形成了敢闯敢拼的精神特质

    竞赛场上,学校学生团队脱颖而出。在多个全国学科竞赛里,他们荣耀而归。在多个全省学科竞赛中,他们也载誉返回。大学科技园中,“鼎湖净化水器”成功孵化。其年产值超百万元。“菁视野传媒”同样成功孵化,年产值达百万元以上。“宸星家政”也顺利孵化,年产值在百万元之上。这些企业不断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科研工作中,教师们奋发努力。获市级以上科研教研立项97项。发表论文482篇。获得授权专利31项。出版专著27部。乘着学校创新创业的风帆,一批批优秀师生步伐坚定。他们大步向前。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风大利于扬帆,奋进正当此时。湛江科技学院相关负责人称,站在新起点上,学校会发扬敢闯敢创、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为目标。把“五创融合”作为抓手。奏响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撰文:汪祥波 韦雪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8 05:41 , Processed in 0.083407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