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医药电商,医药电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医药电商平台有哪些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1308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 年医药电商 B2C 市场呈现出矛盾的发展态势。预计在 2017 年,政策方面会相对宽松,而市场的增速则会相对放缓。到了 2020 年,医药电商市场将会成长为一个超过 1000 亿元的大市场。

    2016 年已然过去,2017 年已经开启。当谈及 2016 年时,医药电商产业界普遍有这样的反应,即环境不佳。且不说 2014 年发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到现在都还没有后续。在 2015 年产业对医药电商满怀期待达到顶点的时候,2016 年的产业环境以及政策却一路走低,给整个医药电商产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回顾起来,医药电商 B2C 市场呈现出矛盾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政策投资环境在不断收紧;另一方面,根据 2016 年 11 月初 CFDA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公布的关于 2016 年网上药店销售规模的数据,预计 2016 年 B2C 医药电商市场销售规模能够达到 285 亿元,与 2015 年的 144 亿元相比,增长了 97.6%,并且超过了环境较为宽松的 2015 年(85.11%)。

    凡事背后都有其逻辑。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一方面承载着过往的产业变化,另一方面也孕育着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启迪。

    2017年投资延后效应减弱

    2017 年会怎样呢?首先要关注的是政策方面。可以说,不利的情况已经全部出现,这其实是利好的情况。不管未来发改委的负面清单是否会正式对外公布,它所禁止的是处方药在网上销售。而获得国家认可的互联网医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为处方药在网上销售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并且正以旺盛的态势不断向前发展。负面清单打击的部分企业是那些打擦边球且没有处方药电商解决方案布局的企业。对于互联网医院以及能提供合法处方源的各种电商平台而言,负面清单对它们的影响是有限的。

    国家停止了第三方平台药品销售试点,不过器械、计生用品、保健用品等仍保持开放状态。自营式网售 OTC 药品也依然开放。第三方平台 OTC 药品货到付款的方式目前得到默许。随着人社医保在线支付在各省市的展开,医保红利将会释放。整体来看,2017 年在政策层面是稳健过渡并且向好的一年。

    不可预测的是,“黑天鹅”事件对产业所产生的影响。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医药电商市场有着发展壮大的态势,并且这种态势是不可阻挡的。然而,如果出现大规模的假药等情况,就会迎来政策面的强烈压制。这种政策面的强烈压制对于市场在短期内的影响将会是非常大的。另外,部分电商公司也将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整体而言,医药电商处于亏钱培育市场的阶段。有些企业在 2016 年宣布盈利,但只是微利,且是以牺牲规模为代价换来的。许多企业还处在天使轮或 A 轮,进入 B 轮及以后的企业极少。融到的资金无法支撑企业持续亏损,当下融资市场遇冷,前期拿到的投资能否撑过 2017 年还是未知数。

   


    总体而言,市场的长期因素促使消费者养成网络购药行为,短期对市场的带动作用较为有限。从政策层面来看,2017 年比 2016 年要宽松些。市场发展早期,供方市场和投资市场累积的利好推动了 2016 年市场超常增长。然而,在没有大政策刺激的情况下,2017 年这种效应会逐渐减弱。由此可以判断,2017 年医药电商市场的增速将会相对放缓。

    医药电商四大预判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笔者多年观察医药电商市场,最大的感慨是这个市场一直在发展且小状况不断。然而,总体来讲,我们对医药电商的未来十分看好。

    这个市场将成为一个大市场,规模超过 1000 亿元。

    简单来说,未来市场的复合增长率较难低于 50%。若以 50%的增长率来进行计算,到 2020 年,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将会达到 1095 亿元人民币。实际上,2016 年的增长已经达到了 97.6%。

    京东大药房将迅速成长为行业内的百亿级玩家。

    阿里和京东在药品品类上做出了选择,有的是主动,有的是被动。它们选择了自营,而非仅仅作为第三方来提供撮合交易平台。拥有天然流量优势的这两家线上大药房,很容易将流量进行变现。阿里健康自营药房在“双十一”当天首次亮相就登上了天猫医药馆销售榜,这就是一个证明。

    [预判三]一个或少数几个自营B2C平台有望迈入百亿俱乐部。

    到 2020 年将会达到 75 亿左右的水平这几家 B2C 平台目前的增长率都不足 50%。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公司的爆发式增长往往会突然到来。资金链更为夯实的,团队更为稳健的,运营更为高效的,布局更有逻辑的,行动更为高效的,就更有可能活到 2020 年且活得更好。

    少数垂直的医药电商能够真正实现盈利,并且可以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

   


    这类电商包含专注于某个或某几个慢病领域药品且提供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慢病管理服务的电商,还有专注于特色产品如隐形眼镜、医疗器械等的电商。这些公司都有在细分市场称王的可能,并且能够依赖独特的商业模式来阻挡巨头的进入。

    剖析>>>

    支撑医药电商鼎立前行的“天使”

    因为投资资金存在延后效应,许多医药电商企业在 2016 年融资遇冷之前就已经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比如,自营医药电商第一阵营的七乐康、1 药网等企业,都在 2015 年年末拿到了不错的融资,这些资金能够支撑电商公司在 2016 年的发展,并且可以持续推动业绩增长。以下是医药电商近几年融资情况的不完全统计。

    2016 年的医药电商市场分析,敬请关注近期《医药经济报》的新零售版。

    编辑 慕欣

    上周阅读TOP 5

    回复“TOP”轻松获取上周最热门文章!,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7 15:24 , Processed in 0.081234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