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在社区有哪些创业项目,社区创业项目2018,社区创业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36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周末,奇绩创坛临时通知 5 位非创业营的创业者来参加 Group Hour。这些创业者是科技圈的年轻 CEO。他们并不知道,他们仰慕的陆奇博士真的会花费 2 个多小时,与他们面对面、手把手地教导。教导的内容包括怎样用一句话讲清楚公司的核心价值,怎样制定 3 个月的增长计划,怎样改变世界等。

    奇绩创坛与其他创业加速器有所不同,其他创业加速器重视嘉宾讲座和培训课程,而奇绩创坛把 Hour 作为创业营的最主要形式。陆奇认为,早期创业就如同读博,仅靠上课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导的内容重点围绕两件事,一是活着,二是快速迭代。

    初创公司早期无法靠自身收入存活,“活着”的关键在于融资。“快速迭代”的用意是找到产品市场匹配(fit),由于技术驱动的早期创业“非确定性”极高,唯有快速迭代才能提升成功概率。

    去年秋季,YC 中国从众多的 1700 多份申请里挑选出 22 家公司,让它们进入第一期创业营。同年 11 月,YC 中国宣布开始独立运营,由奇绩创坛接替后续工作。今年 5 月,YC 中国的第二期创业营启动了,然而入选项目的数量还没有向外界公布。不过陆奇告诉 36 氪,第二期的申请数量比第一期增加了 20%还多,申请团队的质量整体上和上一届是差不多的,但在某些子领域,质量还要更好一些。

    申请项目的“数量”对陆奇很重要,因为第一期创业营用 YC 中国的品牌招生,而第二期用奇绩创坛的名义;申请项目的“质量”对陆奇也很重要,同样因为第一期创业营用 YC 中国的品牌招生,第二期用奇绩创坛的名义。

    奇绩创坛脱离 YC 品牌后,如同它加速辅导的每一个初创公司那样,需用获客能力、客户满意度去衡量自身的价值,验证自身的产品是否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奇绩创坛的内部组织架构很精悍,它与要投资的初创公司极为相像。这里总共只有 6 名正式员工,还有数名兼职人员。每一位正式员工在技术方面有专长,每一位正式员工在产品方面有专长,每一位正式员工在销售方面有专长,每一位正式员工在运营方面有专长,每一位正式员工在财务方面有专长,每一位正式员工在法律方面有专长。

     Hour做什么?

    5. 给瓜果生鲜的上下游产业提供国产化的分选设备以及数字化服务。

    这次 Hour 被分为 4 个环节。其中,前 2 个环节是让创业者分别用一分钟时间和一句话,向投资人介绍自己的公司是做什么的以及提供什么价值,同时让创业者互相进行点评。第 3 个环节是让创业者在 2 分钟内清晰地讲出公司 3 个月后要达成的目标,核心在于找到产品市场匹配(PMF),需要说明“我找到了一个好市场(需求是真的)”“我开始在满足这个市场”“我在高速增长”。第 4 个环节是进行活动总结。每个环节结束后,奇绩创坛 CEO 陆奇会对创业者的回答进行点评。每个环节结束后,奇绩创坛 COO 栾运明会对创业者的回答进行点评。每个环节结束后,奇绩创业营合伙人曹勖文会对创业者的回答进行点评。

    陆奇针对第一家音频制作公司的发言给出建议,要明确这家企业究竟是社区公司,还是内容工具公司,亦或是新媒体公司。同时要确定其服务对象是出版商还是用户。因为不同的公司定位,投资逻辑和价值存在差异。

    其次,在音频制作这一层面,需要突出公司所具有的差异性,要对如何打破大公司的垄断进行阐释。倘若不是真正的 AI 企业,就不要提及 AI,因为这并非加分项。

    衡量 PMF 时,B 端客户数和 C 端订阅数可作为底层指标,同时需增加客户满意度和复购率。若客户不满意,那就意味着尚未找到 PMF。另外,真正的 PMF 能够赚到钱,所以要对 B 端的销售模式是否跑通进行描述,还要说明如何获客以及收益模式是什么,同时要阐述 C 端如何获客、怎样转化和订阅、单价是多少以及是否都能跑通。同时,在技术方面要有量化目标和非量化目标。这样能证明团队有能力掌控产品的命运,并且能够支撑产品的开发。从而可以打消投资人的顾虑。

    陆奇针对第二家跨语言交友社区公司的发言表示,投资人会考量风口。他们会思考为何现在是投资该公司的时间点,因此,应以风口作为主要切入点来阐述自己公司的业务。例如,这个项目所对应的风口是,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主流经济体,会有越来越多母语非中文的人参与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人会成为这个跨语言社区的目标用户。

    其次,早期的社区产品需聚焦增长模式、获客渠道、活跃度以及留存等方面,没必要过早考虑变现方式,因为到了后期,自然会有广告等变现的机会。一般来说,社区产品从诞生起就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早期的留存情况,基本上就预示着未来的留存状况,且很难改变。所以一定要重视留存,其中包括次日留存和次月留存。只有具备良好的留存,才能表明找到了产品与市场的匹配点。

    同时,AI 领域的创业者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些技术对第三方有着严重的依赖。例如实时的自然语言翻译,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谷歌和微软等大公司能够进行这项工作。依赖第三方本身并不是问题,但是需要尽可能地维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或者将第三方的技术长期获得授权使用,以此来确保业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会受到根本性的损害。要保证有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供应商,不能只绑定一家。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以后公司业务扩大了,出现供应商停止供应货物的情况。

    此外,AI 目前存在一些情况,它的脆弱性较为明显,鲁棒性也不够充足。因此,需要对用户的预期进行合理的管理。如果一开始就给用户设定很高的预期,然而实际体验却不佳,那么很有可能会对用户的留存产生影响。

    陆奇针对第三家施工图搜索引擎和 SaaS 公司的发言指出,对于 SaaS 而言,最为关键的通常并非是产品方面的问题,而是销售方面的问题。需要思考究竟是采用 up 销售模式还是 top down 销售模式?到底由谁来承担费用?又该如何触达这类人群?

    其次,创始人描述了公司长期的发展愿景。然而,目前的产品仅提供了一部分功能。这会使投资人产生很大的失望落差。因此,需要将宏大愿景与产品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

    描述公司时,可运用类比技巧,例如以谷歌为类比对象,称其为“建筑师的谷歌”。同时,一定要具体地阐述公司的价值,像说明公司产品能够为用户节省多少时长的工作量,以及能为用户省下多少钱等。

    如果从事的是建筑等小众细分领域的创业,那么最好在一句话的描述中把想象空间体现出来。因为投资者或许不了解这个领域,也许会认为细分市场规模较小。

    陆奇针对第四家口腔数字化解决方案公司的发言进行了说明。这家公司的产品形式为设备加软件,之后会提供服务,确实有阶段性目标。然而,如果将这些内容混在一起总结为“解决方案”,听起来就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更多地思考公司的实际业务,将阶段性价值梳理清楚。

    同时,需要考虑这家公司与其他公司相比的竞争优势以及差异性具体是什么。这家公司的牙科诊疗设备属于“国产替代进口”类型。从价值层面来讲,这是中国规模最为庞大的一个发展机遇。倘若有具体的业务数据,也应当尽可能地添加进来。

    此外,衡量PMF有几个维度。第三,必须要有明确的销售模式,建议添加一个增长指标,这个指标可以是收入的增长或者设备使用的增长。

    陆奇针对第五家瓜果生鲜分选公司的发言指出,其创始人称去年有若干万的营收以及若干万的利润,这样的数据易于让人铭记,属于亮点,其他团队能够借鉴这种方式。

    这家公司能够给产业的上游和下游都带来价值,不过需要把阶段性的价值阐述清楚。公司的第一个指标是到年底能够让一条国产设备的苹果分选产线落地。第二个指标包括果品分选效率提升的幅度、设备价格降低的幅度、分选准确度提高的幅度以及人员成本降低的幅度。第三个指标是下游开始进行采购,如果下游前 10 名的公司中有 3 个开始采购你们的产品,那么就站稳脚跟了。可能面临的挑战是,投资人会对公司对第三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所担忧,因此要确保能够获得第三方技术的长期授权。

    在此次交流里,奇绩创坛的 COO 栾运明分享了自身的建议。他说,在描述公司时,要提前去预判投资人可能会产生顾虑的问题,然后用证据去打消对方的这些顾虑,要是做不到的话,投资人就会觉得创始团队对自己的项目考虑得不够周全。另外,对公司的描述必须要具体化,不能仅仅只谈论概念。你所从事的是 SaaS,还有果品检测设备以及医疗设备,直接说出来就好,无需担心投资人会觉得这些东西不够厉害。

    Hour 接近尾声时,陆奇向 5 位创业者着重指出:需始终以行动为导向,始终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始终保持高速的迭代。

    我们希望每一个创业团队都要有稳定的心跳节奏。我们建议每两周进行一次迭代。两周的时间足够为你设定目标,让你去执行并检验。对于任何一个重要的问题,永远不要拖延超过一个礼拜才开始去解决。再大的战略问题,永远都可以将其拆解为子问题。

    参加这次 Hour 的 5 位创业者之前彼此并不熟悉。在这两个多小时的交流过程中,陆奇多次鼓励大家课后可以互相添加微信,并且给予反馈,还可以对接资源。在他的观念里,创业是一件极为孤独的事情,而奇绩创坛能够构建一个活跃的创业者社区,能够长期陪伴每一位创业者。

    奇绩创坛的官网上存在一篇发布于 2017 年的文章叫《YC 的创办原则》。此文中提到,YC 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理念,那就是“批量制造公司”。并且还提到,YC 的价值等于我们所帮助的创业企业的数量乘以我们为其提供的帮助的质量。

    奇绩创坛无疑是秉持着这个理念而来的。今后每期创业营若能投资并加速辅导约 400 个项目(就像如今的美国 YC 那样),那么奇绩创坛一年就要投资将近千个项目。对一家基金而言,这已经是相当大的规模了。而迅速累积起来的创业营校友能够借助奇绩创坛这一纽带,成为彼此的客户、合作伙伴、同事以及朋友。这种资源对接产生的化学反应,也将在未来反哺奇绩创坛本身。

    去年 11 月,奇绩创坛开始独立运营。当时,陆奇表示,他们要将 YC 美国过去 15 年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模式进行“全面本地化”,还要做“中国早期创业生态里面的新物种”。

    半年之后,“奇绩创坛要做什么”逐渐在大众面前清晰起来。半年之后,“奇绩创坛要提供什么价值”逐渐在大众面前清晰起来。

    YC 中国的首届毕业生中有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是移动端电子账单管理工具公司。他的创始人曾向“36 氪出海”表示,他们最先选择了 YC 中国而非 YC。这是因为他们看中了 YC 中国特有的“本地”基因,比如熟悉 51 信用卡和支付宝运作的中国投资者能更易理解其商业模式;陆奇对海内外市场都很了解,且出身技术,这与以技术驱动并切入巴西市场的该公司十分契合;相较于 YC 美国投资 15 万美元就要占股 7%,YC 中国投资 20 万美元占股 5%的条款更为“慷慨”。

    陆奇在 36 氪的独家专访里,针对奇绩创坛的“本地化”策略以及疫情对今年投资的影响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以下为专访的主要内容:

    陆奇(图源:奇绩创坛)

    36 氪:在刚才的那个小时里,你多次向创业者着重提及“风口”。你平日里查看项目时,对风口以及新概念的热衷程度究竟有多大呢?又或者你有着更重要的衡量标准吗?

    陆奇称这是个好问题。奇绩创坛在从筛选项目到最终决策的过程中,本质上是以人作为主导,是以创始团队作为主导。因为其核心理念在于,真正能够察觉到未来非常好的创业机会的,始终是最为优秀的创业者,而非投资者。

    举个简单的例子,马云在种子期找你融资,你是否会投呢?谷歌找你融资时,你会说“已经有五个搜索引擎了,一分钱也不赚”,所以你不会投。贝索斯找你融资,你同样不会投,原因是互联网本身没有商业模式,并且他还要卖书,还要建造一个仓库。

    但是,换个思路来看:这个人是否属于一流呢?他对于未来是否有着独特的见解呢?他是否具备很大的能力以及很强的驱动力呢?最终创造世界的是这样的一群人。因此,我们主要进行观察和判断的对象还是人。

    但是,我们会关注赛道和风口。强调风口的原因在于,这本质上是我们将 YC 模式进行本地化的一个环节。在 YC 美国,实际上并不强调 Why Now ,大家上台后直接讲 What、Why、Why Us、How 等。然而在中国的投资生态中,投资者和 FA 都一致认为 Why Now 特别重要,所以我们也将其纳入其中。当然,从我们的判断角度而言,风口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我们主要观察的对象还是创始人团队。

    36 氪询问,从 2019 年秋季营到 2020 年春季营期间,你们是否对投资方向进行了调整?是否对运营模式进行了调整?是否对录取数量进行了调整?并且询问为什么做出这些调整?

    陆奇称:因为疫情的缘故,中国整个投资圈进行了一些系统化的调整。其一,他们会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已经投资的企业上,以助力这些企业更好地应对当下的挑战;其二,在短期内,可能会避免对一些受疫情直接影响的赛道进行投资;其三,在不确定性更大的赛道中,有些投资机构放慢了投资速度,有些提高了投资门槛,并且对估值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等。

    奇绩创坛处于整个创投生态的早期环节。我们依据整个生态以及自身的定位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将运营活动和面试都转移到线上开展。我们必须去适应中国的整体生态,这是我们应尽责任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要保持并放大我们的核心价值。

    36 氪称去年许多国内基金投资的 To B 项目超出了 To C。部分一线机构觉得未来 10 年中国的红利在于企业服务。对于此,询问对其看法。同时询问奇绩创坛看好哪些 To B 项目。

    陆奇表示,原则上是以创始人团队为主,将赛道作为辅助。从赛道的角度去看的话,依据对未来技术驱动创新的判断,To B 是很自然的。

    简单来讲,目前数字化驱动的领域主要有云和移动,以及人工智能的早期阶段。云计算和移动端,其本质作用是能让企业实现更深入的数字化。倘若没有云的计算、部署以及开发,那么面临的阻力会非常大。倘若没有移动端,数字化就只能局限于坐在办公室里,仅靠鼠标和键盘来进行。因此,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自然而然地带动了企业数字化向更底层发展。

    另外,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的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到了一定的时期之后,自然会实现融合。所以,从技术驱动的角度来看,当前的技术进展状况更有利于企业端受益。在 To B 端,会更显著地产生价值和机会。

    36 氪称,你刚才提及的自动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在此次疫情期间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其中涵盖了视频会议、在线教育、在线招聘、机器替人等方面。那么在这些处于风口的新事物中,哪些会成为未来的新常态,哪些又会转瞬即逝呢?

    陆奇称: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能够改变社会的重大因素当属“黑天鹅事件”。此事件具有小概率但高影响的特点。其起到的作用在于能够促使新的习惯在短时间内得以形成。原本需要历经很长时间才可能被接受的概念,在黑天鹅事件的作用下,一下子就被众人所接受了。

    养成习惯对于创业和整体创新而言,始终是一个极为重大的挑战。它可分为两个部分:其一,需改变旧习惯并替换为新习惯,此过程相当艰难,通常不建议创业公司去实施,只有具备大规模资源的大公司方可为之;其二,原本不存在旧习惯,却因疫情而迅速养成了新习惯,这对创业公司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遇。

    疫情是百年未曾遇到的,它会对世界进行定义。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呢?从本质上来说,这取决于当今年轻的一代,尤其是年轻的创业者,他们要决定去做些什么。

    今天我们尚未找到疫苗,目前仍处于疫情期间,存在前方和后方的战场。你刚才提及的内容都属于后方范畴。在打仗的这个时期,医院必须照常运行,学校课程不能中断,零售也得保持正常,否则人们无法正常生活。像远程工作、在线教育、即时配送等这些方面,都属于后方,并且都会获得加快发展的机会。

    前方战场你刚才未提及,它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其一为高通量且即时的测试能力;其二是药物开发能力,包含抗体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其三是疫苗开发能力。如今的大经济体,不可能没有国防,只是当下这个敌人是难以察觉的。我们会密切关注这方面的新机遇,这些机遇都与生命科学相关,创新机会极为丰富。中国拥有极为优秀的创业者群体。我们殷切期望在后续的创业营当中,能有更多的创业者寻得类似这般的机遇,进而创造出能够长久存续的价值。

    36 氪表示:在疫情期间,许多自动驾驶公司都宣称自己的业务得到了刺激并且有所增长。你曾在百度负责过自动驾驶项目,那么你会在奇绩创坛查看自动驾驶领域的项目吗?在如今大公司聚集、头部创业公司纷纷涌现的情况下,自动驾驶还存在哪些创业机会呢?

    陆奇表示:其一,我们必定会进行观察。每一期创业营都有数量众多的自动驾驶相关创业公司前来申请;其二,我们长久以来都对这个赛道极为看好,它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能够创造巨大商业价值的赛道之一;其三,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以不同的商业化形态得以落地。在疫情期间,早期能够落地的主要是在受限和低速的场景。如果在没有受限的情况下实现落地,那它属于“使命关键”的场景。真正实现商业化的落地,既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不是单纯的产品问题,而是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法律以及其他社会基础的改变,还有总体环境的变化,因为它具有“使命关键”的性质。我们坚信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但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此期间,有些事情适合大企业去做,有些事情适合国家进行投资。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考量。对于创业公司而言,你身处创业生态之中,必须要对资本回报结构进行考虑。机会始终是存在的,我们也会一直去观察,这是未来极具价值的一个大赛道。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5 19:34 , Processed in 0.071164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