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我是创业家,创业家是职业吗,创业家是什么意思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066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我快速成长系列

    (第一篇)

    本文故事皆为个人职业发展经验之谈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大家好,我是益达。好久没见了。因为一直忙于工作和创业的事,所以暂停了一段时间来更新文章。我对此感到非常惭愧,同时也非常感激,小伙伴们依然不离不弃地关注和支持着我。其次,我们开启一个新的话题,那就是如何像创业者一样快速成长。通过这一个小小的思考,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并且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我将 10 年的职场生涯,从一名小设计师成长为设计总监的经历,以及和朋友一起创业的 3 年经历,总结出 32 条心得。这些心得值得小伙伴们和我一起坚持去做。我把这些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在未来的职场或创业路上能够相互勉励。

    这个时代是全民创业的时代,也是鼓励创业的时代。然而,创业一直被视为一件极其危险、成功率极低的事情,这确实阻挡了一部分年轻人。但同时,也阻挡不了那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去探索成功前辈道路的好奇心。我也一样,从小就期望能够助力家里那小小的生意。所以,我很早便开始谋划自己大干一场的计划。当我读完《史蒂夫·乔布斯传》《任正非传》以及《稻盛和夫自传》之后,意识到如果像他们那样生活和工作,我是绝对做不到的。即便如此,我还是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没有人会在乎你是什么,只有人会在乎你能干什么?

    我与几位小伙伴共同创立了一个设计师学习成长社区。这个社区的人员配置很像《创业时代》的团队组成,也有许多似曾相识的情节。在创业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坎坷和困苦或许只有我们自己清楚。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创始团队在见投资人之前,把 100 页的商业计划书删减成了 3 页。其中有一句话:没有人会在意你本身是什么,而只有人会在意你能够做什么。在现实里,无论是在职场当中,还是在创业过程中,都是这样的情况。

    2014 年我在阿里巴巴工作期间,开始逐步谋划自己的计划。阿里的氛围能促使怀揣梦想的人激发创业的能量。在未来的工作模式中,创业者所展现出的能力和品质将是必备的生存技能。成功必定属于这些人。我没有像他们那样拥有“改变世界”的宏大志向,所以我对成功的定义相对简单一些。我想要取得成功,只需找到喜欢的事情,然后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努力工作,从错误中不断吸取教训,提升能力后就一定能成功。

    看了很多成功者的创业故事,总结我 坚持要做的 32 件事

    第一部分|8 条成长准则

    如何实现快速成长,如同创业者那般?以这一小小的思考开启新一年,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在此,我把 10 年的职场经历以及 3 年多的创业心得,归纳为 32 件值得小伙伴和我一同坚持去做的事。期望能在未来的职场或创业之路上相互勉励。

    #01.先吃一只活青蛙:

    博恩·崔西在《吃掉那只青蛙》:21条时间管理法则

    “早上第一件事是吃一只活青蛙。”这是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说的话。从字面意思来看,这挺奇怪的。一开始我很迷茫。我翻阅了一些资料,还向一些前辈请教其中的深意。后来我明白了:创业时每天要处理众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在这些待办事项里,要先解决那个最有成果或者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我理解的不是最困难的任务,而是最具挑战性,这是心态的差异)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开始自己的状态充满信心和干劲。先去解决难的任务,这样就更容易些。如果把难任务放在最后,精神力和体力其实已被其他琐碎事务消耗完了。无论这任务做完还是没做完,我都会携带一种去“改变世界”的成就感和责任心。这种状态会持续一整天,同时我会相信它一定能被实现。其余的那些容易的事情最后会变得更加轻松。这是时间管理中的一条重要法则,对我影响极大。同时它也是一种做事的方式。

    我的行动:

    早上一开始就去做这一天当中最具挑战性的事情。要接受失败,并且从中吸取教训。

    他与 24 个人一同应聘杭州肯德基,其中 23 个人被录用了,而他没有被录取。

    2013 年,有一档我很喜欢的创业路演节目叫《赢在中国》。一位评委身材瘦弱,他正在谈论创业者对失败经历的看法:创业者要多去看别人失败的经历,因为成功的原因有很多,而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学习了那些失败经验后,不会让你的胆子变小,而是会让你的胆子更壮。这是马云的一段点评。当时有另外一句很燃的话让我受到促动,那句话是:“人一辈子不会因为你做过什么而后悔,很多时候,到年纪大的时候是因为没有做过而后悔。”

   


    你或许会认为我又给你们灌输了些鸡汤,让人感觉很腻。然而在现实中,我们肯定会在某个时刻遭遇困境甚至失败,此时就需要这些话语来激励自己,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为迎接下一次挑战做好准备。只要是无法将你打倒的,都会让你变得更强大!自从有了这一小小的触动,我便开始关注马云及其公司,在 14 年的时候,很幸运地加入了阿里巴巴。

    我的行动:

    从失败中去学习,持续进行尝试,所经历的这些事情就是一笔极为巨大的财富。

    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穿着也一样)

    这里想问你一个问题:史蒂夫·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马云、雷军、周鸿祎,他们之间有何共同点?除了都很成功且是一个时代的佼佼者之外,就是当我看到他们时,都身着他们自己的“制服”。脑海中是否浮现出熟悉的影像?乔布斯在每一次发布会的舞台上,都是穿着黑色高领毛衣(或者黑色衬衫)以及蓝色牛仔裤来为我们介绍苹果产品。你或许会觉得乔布斯的穿着较为简单,而这在互联网人看来属于基本款。

    1998年-2011年,十年如一日,都是同一款

    St.Croix + Levi‘s + New

    他确实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装束。我们所喜欢的,是乔布斯的才华。穿着能够代表一种群体关系,通常在拿出名片或做自我介绍之前,就会给人留下第一印象。当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后,就能够把更多的精力和思考投入到其他重要事情上。明年 2021 年,这是苹果没有乔布斯的第 10 年。你心中的那个苹果,还是“十年如一日”的伟大产品吗?

    我的行动:

    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就像拥有一件黑色衬衫和一条蓝色牛仔裤一样。#04.要一直保持锻炼的习惯:

    《一流成功人士在早餐前都做什么》

    星巴克的董事长米歇尔·加斯(Gass)每天早晨 4:30 起床去跑步,并且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 15 年。她常常是最晚离开办公室的人。“早起”成为了创业者成功的重要法则之一。有一位时间管理专家叫劳拉·范德卡姆。她在著作《一流成功人士在早餐前都做什么》中描述,书中主人公每天早晨做的第一件事是锻炼。

    早起锻炼不一定适合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然而,早起和锻炼是希望迈向成功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时常觉得一天的时间不够用,那么充分利用早晨的时间,或许这就是提高一整天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锻炼既能改善身体状态,又能保持高效的精神力,通常也是直接提升生产力的重要方式。比别人快一步,被别人活得久一点,就是成功。

    我的行动:

    要做到每天早起和进行锻炼,哪怕只是早起半小时并且跳绳 1000 个。这样能够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长谈:让我把话说完》,历经9小时访谈

    这是创业者都难以回避的话题,平衡既是神话,也是美丽的谎言。前段时间回顾了罗振宇的一档访谈节目《长谈:让我把话说完》,在 9 小时的访谈中,备受争议的初代网红罗永浩以及同样在创业的罗振宇,都表示在谈论平衡工作和生活时,对家人有所愧疚,在创业过程中确实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而在工作之余,会尽可能去弥补这种缺失。或许我们会认为:成功是因为投入了大量工作时间,而不是因为投入的时间质量。  我们或许会有这样的错误认知:成功源于投入大量工作时间,而非投入时间的质量。  也许我们错误地觉得:成功是由于投入了大量工作时间,而不是投入时间的质量所导致的。

    大多小伙伴与我共事过,他们会觉得我是加班狂,是只爱做事的人。其实,这或许是我本来就想做的事,或者这件事能让我变得更厉害。有时候,我很难理解那些经常将工作和生活对立起来的人,他们工作时总是带着“不得不为”的意味,把赚钱看作工作的唯一目的。想到创业前辈在公司连续加班几周不回家的状态,不禁感叹“优秀的人比我更努力”。有位前辈对我说:“他能做到的是在工作时让时间更有效率,从而腾出时间陪伴家人。”在一丝伤感和无奈的背后,有着一个隐约可见的强大精神力。

    我的行动:

    全身心投入,不断持续优化,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06.寻找一位创业导师:

   


    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

    谷歌原来叫“搓背”(),不过跟按摩没关系

    创业导师在硅谷是一种极为成熟的机制。像扎克伯格,他还未毕业就开始创业;还有佩奇,同样如此。他们在经营和管理方面都做得十分出色,而这背后都有一到两位导师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少有人去探究这些导师背后的情况,因为我们都热衷于追逐那些奇迹般的故事。在腾讯也有导师机制,该机制同样可以带领新人融入团队,并且有助于新人更好地完成任务以及取得好成绩。

    1998 年时光回转。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那时还是在上学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他们常在斯坦福大学的宿舍里通宵达旦。他们找到了另一位导师,这位导师是戴维·切瑞顿,他是斯坦福大学分布式系统项目组的负责人,同时也是一位公司筹建的老手。切瑞顿建议布林和佩奇去找 Sun 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安迪·贝托尔斯海姆,因为安迪·贝托尔斯海姆对早期投资很感兴趣。他们在对商业计划毫无了解之时,从斯坦福的老师以及思科公司的现任副总裁贝托尔斯海姆那里成功获得了第一笔投资,金额为 10 万美元。其背后的创业故事可通过阅读《搜》这本书来了解。

    如今这个时代,仅靠个人力量创造出一个商业帝国是很困难的。初期因为资金和资源紧张,创业者若走错一步,常常会带着伟大梦想跌入谷底。寻找一位商业导师,能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待事情,在困难时给我们一些建议,还能给我们很多鼓励和支持。无论在何处寻找导师,都能帮助我们快速成长。职场也是如此。

    我的行动:

    设置边界,以此来保持专注。

    在我们的印象中,或许厉害的人会对所有事情都说“是”。他们之所以被我们视为厉害的人,是因为我们认为他们什么事情都能办得到。然而,这其实是一种普遍的误解。实际上,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的表现会受到影响,导致我们无法掌控一切。最终,我们会让每个人都感到失望,尤其是我们自己。

    史蒂夫乔布斯曾说:“专注意味着说‘不’。”在苹果的产品与营销哲学里,这一点十分明确,即专注是为了把决定要做的事做到极致,我们得舍弃所有不重要的机会。不能这里浅尝辄止,那里蜻蜓点水,都不够深入,否则最终会一事无成。把那些当下肯定不会去触及的事情,把它们放置在小黑屋里,集中精力于某一个点,将其穿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能舍弃所有东西。然而,当你觉得自身承担不起时间、金钱和风险时,就应果断地说“不”。有时这很难做到,但要记住,现在说“不”并不意味着永远说“不”。要明确自己的边界,做到专注,专注,再专注。

    我的行动:

    每当被要求做不想做的事情时,要会说“不”;每当被要求做不能做的事情时,也要会说“不”。

    一个把目光看向太空的硅谷钢铁侠

    创业者对“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不会陌生。他曾说过:“我在大学时一直希望参与做能改变世界的事,如今我正参与其中。”其实我们可以通过每天对自己进行改变,也可以通过每天对他人进行改变,而这就是改变世界的起点。

    很多人认为企业家是敢于冒险的群体,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具备向未知发起挑战且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不仅是创新的机制,也是人类意识的特征,因为人类天生就是探索家。如今,马斯克持续研发他的飞船等高科技,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将目光聚焦在菜篮子上,对那几捆白菜也有所惦记。或许这些都可视为对未知市场的一种探索。

    其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行走在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道路上。外面的环境漆黑如墨。他们只能一边不断地摸索前行,一边对前进的方向进行修正。他们默默地承受着不被他人理解的孤独。而当所有的固执都成为过去的经历时,时间才会将对错告知我们。

    我的行动:

    习惯去探索新想法,虽然不容易,但试图抓出它

    我身为一名管理者,总结和设定了像创业家一样提升自己能力和思维的目标,这也算是可以尝试的做事准则。

    我是益达,是一名探险家。今天的话题到此结束。我可能又说了一些实话。实际上,32 条成长法则稍微有点渺小。但我希望能有所改变。我期待遇见更优秀的自己。我期待下次再相见!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5 13:37 , Processed in 0.092233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