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我是创业家,创业家是什么人格类型,创业家是职业吗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8964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 年是我成立公司后的第二年。我真切地体会到,在这一年,我才开始真正地进行创业。

    过去的一年并非平静。可以说它兵荒马乱,也可以说它鸡飞狗跳。在市场和客户快速变化的过程中,我四处奔波,陷入了琐碎事宜的漩涡之中。不过幸好,在 2024 年的最后 3 个月,我在漩涡里稳住了身形,找到了自己这艘小船应当驶向的港湾。

    稳住我这艘小船的铁锚,是 2024 年深刻体悟到的 3 条思考。这些思考或许过去在书中见过,有些甚至是心知肚明的常识。然而,只有真正经历了,才能知晓其中的深刻内涵。

    每一句战略上轻飘飘的词,执行上都是无数细碎的细节

    我很擅长结构化。在纷繁混乱之中,我能找到秩序。因此,我运用这一能力,为自己的公司以及一些客户,梳理清晰了第二曲线、业务模型、组织架构和协作 SOP,使迷雾中的公司变得有序,让团队间的协作变得高效。

    我可以负责任地讲,从结构中抽象出来的战略方向仅仅是万里长征的开端。至于能否抵达终点,完全取决于执行情况。

    为什么同样是这个业务,同样的业务模式,有的公司能够将其做成,而有的公司却做不成呢?其实原因就在于在战略落地的过程中,存在着太多的细节方面的问题。

    这些细节,作为舵手的老板可能压根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我的理念是,好战略仅仅是一个起点。要想实现战略构思,关键在于拼执行落地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与“军师不上战场”的专业咨询公司存在差异,我们特意开辟了自营的产品当作试验田,我们自己从初始状态(0)到最终成果(1)完整地做一遍,以此来获取最为真实的感受。只有亲身参与去做了,才能够知晓,一个战略方向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会遭遇什么样的困难与陷阱。

    最近,为了深切感受小红书商业化生态的特点,我以投手的身份,在小红书电商乘风平台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投放。这件事从战略角度来看,只需轻飘飘地说一句话:

    人:……(略)

    货:……(略)

    根据产品特点以及目标人群,将主攻方向放在小红书上。通过自建内容来确立品牌的调性,借助 KOL 和 KOC 进行铺量,以此积累品牌的声量。把转化效率较好的内容通过【付费投放】进一步扩大,随后利用货架电商平台和小红书站内店铺来承接交易。

    一句话特别简单,也肯定不会错,每家都是这样做的,大致相同。付费投放这件事,甚至只占一个小短句。但实际上,真要去做的话,有很多小的细节问题,我随便列举几个:

    投放的营销预算怎么定?

    投放预算与GMV之间的转化关系,应该从哪些地方做参考?

    夜间经常出单,是否要安排投手两班倒进行盯盘?如何排班?

    投手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以及目标该如何设定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投手能够拥有动力,进而进行更加主动的计划迭代。

   


    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要关停计划或者调整计划?

    ROI 始终未能打正,然而确实存在交易规模的提升。在这种情形下,是否要继续投入呢?又怎样才能让心态保持稳定而不崩溃呢?

    每一个问题都较为细节,都需要进行完善。稍微对其进行延展,甚至还会衍生出诸如团队氛围、公司文化等在内的内核问题。因此,在战略结构方面,常常是宏图伟业;而在具体执行上,往往是一地鸡毛。这样一来,老板无法拿到结果,员工也有苦难言。

    不少老板认为,只要安排一个人,问题就能得到解决。然而实际上,安排一个人与解决问题本身并无直接关联,且差距还很大。如果始终坚持认为安排一个人就可以解决问题,那真的是被商学院中“老板只要找人找钱”的理论给误导了(此为调侃,并无恶意)。

    我过去没有特别深刻的感受。曾经的我认为,只要把业务的飞轮搭建好,给每个飞轮都上上发条,那么飞轮就会转动起来。然而,这一年,无论是我们的业务还是客户的业务,都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所以行胜于言,行至足下,方见真章,把事儿具体了,才能深刻。

    要经营,而非“钻营”

    这个思考主要是关于我自己的,并非针对所有人。有一些大神级别的人物,他们确实能够发现很多可以快进快出的好机会。

    这几年或许是由于大环境不太理想的原因,许多人都热衷于说“赚快钱”。在 2024 年,有不少潜在客户前来沟通如何“快速搞它一波”。然而说实话,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回复。我自身确实不是一个“赚快钱”的人,创业已经 2 年了,公司也没有发财,这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能够赚快钱的人。

    主要是两点:

    客观而言,我信奉逻辑。一件事情得至少有可推导的成功条件。先看能提供何种价值,接着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根基做实,达成目标后,自然就能赚到钱。正所谓:赚钱并非目的,而是实现业务目标后的奖励。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突然走过来和我讲,他知晓一位大哥,这位大哥是某某某二代。他还说在某个特定的赛道存在一些灰色的办法,并且笃定肯定能够赚到钱,倘若投入 50 万,半年时间就能变成 500 万。

    我做这件事心里不踏实呀。我宁愿少赚些钱,也不愿意担惊受怕,遭受这份罪。

    第二,从主观方面来讲,我没有极大的野心,也没有一颗很强壮的心脏。无论是开办公司还是制作产品,我的动力来源实际上都是这件事能够满足我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是我希望让我的人生履历更加丰富一些。对于能赚到多少钱,我的预期确实不高。我喜欢赚钱,也渴望赚到钱,这并没有什么可羞愧的。但是要赚到几百万、几千万,那就只能看运气了。

    回到中心思想,我在 2024 年的感悟是,事情需要去“经营”。不仅是一家公司,项目和人也都需要经营。“经营”这个词很不错,它非常务实。

    一方面,经营并非那么虚幻。它是脚踏实地的,通过一个又一个小点逐步积累起来的。在经营过程中,会仔细考虑具体该如何去做。这种脚踏实地的经营方式,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真正的作用。

    从经营视角来看,既不会过于执行,格局也不会太小。经营意味着要想清楚一个方向,拥有相对完整的规划和目标,具备归纳性,能够看到一个执行动作背后的拆解,这一点非常关键。企业的成功并非仅仅依靠一两个动作,而是在一套经营理念下所做的许多动作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经营”理念能够将执行动作折射到企业的整体框架之中。

    日拱一卒真的能赢,前提是方向要对

    既然战略和落地之间存在着鸿沟,并且不能进行钻营的行为,那么什么是经营呢?又该如何去进行经营呢?

   


    多年前,知名博主 V 先生送给了我一本签名书。在这本签名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句话:“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我当时对这句话似懂非懂,之后一直在思考,却一直没有真正参悟其中的深意。

    我有很多事情,明知道方向是正确的,但总是无法坚持下去。例如写文章,我的公众号于 2016 年注册。在这过程中,实际上写出了不少让读者喜爱和支持的文章。然而,只因不够坚持,一年中只是零零散散地更新几条,所以没有什么影响力。再比如上半身康复训练,我的颈椎和腰椎状况不太好,特意购买了 B 站范李猿老师的上半身康复课。但结果是,一年之内跟练的次数不超过 10 次。

    但2024年也有几个事情,让我感受到一些水滴石穿的正反馈。

    我们拥有一个小众品牌,其产品质量不错,消费者的反馈也挺好。然而,在小红书平台上,该品牌一直不温不火。从 2024 年 7 月份起,我每天会抽出 20 分钟的时间,为这个产品撰写一篇笔记。撰写完成后,我就会将其发布出去。我不会因为笔记是否有阅读量而感到焦虑,就这样持续写了 2 个月。之后,这个产品能够稳定地出单了。

    我的英语语感向来不是很好。在上学期间,缺乏英语环境。自 2024 年起,我学习了多邻国达 340 多天。这让我每天都有一些机会置身于英语环境中。经过三百多天的学习,我的语感有了明显的进步。

    这些小事情,让我在 2024 年切实地感受到了每天努力一小步之后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就如同如果半途而废,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无法折断;但如果坚持不懈,那么即使是金石也能够雕刻成功。

    在公司的愿景上,我也明确了在明年,2个日拱一卒的小目标:

    第一,帮助 100 位创业新人把生意做好。第二,为 3 位资深创业家担任贴身幕僚。

    我一直在强调,我们亲自从 0 开始做到 1 。只有真正亲身实践,踩过坑,才能够知晓一个业务该如何构建,一套工作流该如何梳理,以及怎样才能切实符合业务的当下状况。

    100 位创业新人或者准创业人,这算不上是一个大目标。之前在大公司时,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企业和商家。而现在,辐射范围变得有限了。能够帮助到 100 个人,就已经是很大的功德了。

    3 位资深创业家是基于我们的承接能力进行评估的。这些创业家拥有成熟的业务,他们需要我们更深入地研究问题,并提出解法的建议。很多时候,创业家并非解决不了问题,而是需要在认知层面上能与之势均力敌的幕僚,以便在讨论中激发灵感,在混沌中梳理出秩序。

    第二,做出好的产品,始终为产品的价值而努力。

    软件是个产品,商品是个产品,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也是个产品。把这些产品都打磨好,用户才能获得真正好的体验,客户也才能获得真正好的体验。

    我一直是个产品经理,我为产品经理那种不断迭代的人生理念而感到骄傲。为了获得最真实的感受,为了积累直接的经验,我们制作了许多线上的、线下的、实体的以及虚拟的小产品,这些小产品成为了我们最佳的试炼场所,其中部分产品已经形成了小闭环。

    做出产品来,能够服务到用户,就是值得我们一直努力的理由。

    微信 7.0 发布之际,许久未曾露面的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进行了演讲,演讲时长为 4 个小时,其演讲的主题被称作“万物之中,希望之美”。

    2024 这一年过得并不顺遂,但我却看见了诸多满怀希望的创业者。我看见了那些在职场中积极探寻第二副业的人。我还看见了依旧在为自己所爱的人而奋力拼搏的大众。我认为,正是这种全力投入生活的精神,才使得我们的眼中能够看到更多的机遇。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这是我想写于 2024 年的赠语。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生命力。都能从容不迫,不紧不慢地,扎实地迈入新的一年。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5 11:13 , Processed in 0.084376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