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管理绩效,绩效管理流程图,绩效管理体系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8853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绩效的12种做法

    第一

    既要有计划性的检查,也要有突击性的检查

    为什么检查时现场一切正常,可安全问题却层出不穷?

    安全隐患本身具有一些特点,如偶发性、随机性、因人性而产生、具有隐蔽性、受时间性影响、有季节性等。要让现场的安全工作持续改善与提升,一方面要按照预定的检查计划严格实施,另一方面要穿插突击性的安全检查。如果只有预定的计划性安全检查,时间长了现场人员就会掌握安全检查的规律,从而心存侥幸,想出对付安全检查的方法。所以,为防止现场人员掌握安全检查的规律,就必须将计划性安全检查与突击性安全检查相结合,让现场人员永远无法摸清现场安全检查的规律,这样才能使安全检查总是出其不意,查其不备。唯有如此,才能看到现场真正的安全生产状况。

    第二

    既要关注人员的行为,也要关注人员的状态

    安全隐患包含管理行为缺失。

    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既要关注各人员的作业行为是否符合操作规程和标准的要求,也要关注人员的精神状态是否存在异常,像是否有疲劳状态,是否有昏睡状态,是否有走神状态,是否有精神紧张等情况。如果没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状态,就不可能有持续符合要求的行为。

    第三

    既要关注公司内人员,也要关注非公司人员

    安全管理是对进入工作场所的所有人员。

    要确保公司的安全工作持续有效,需关注进入公司管辖范围内工作场所的所有人员。要按照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监督检查公司内人员的行为与状态。同时,也要按照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监督检查来访人员,如供应商、客户、参观者、承包商、学术交流方、投资方、监管部门等。

    第四

    既要关注作业的人员,也要关注各管理人员

    安全隐患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还包括管理缺失。

    要使公司的安全生产真正有效落实,需监督督促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与状态符合规定要求,同时绝不能忽视管理人员的行为。管理人员的行为包括自身行为以及对下属的指挥行为,因为管理人员的言行与状态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与状态有很大影响力,甚至作业人员的行为与状态是由管理人员的行为与状态决定的,正所谓“有什么样的管理者,就会有什么样的下属”。

    第五

    既要关注新人的培训,也要关注老人的培训

    很多企业在新人上岗前会做好安全培训,然而却常常忽略了对老人的安全培训。他们总觉得老人在公司待的时间长,对公司的各项安全要求都了然于胸,对公司各区域的安全风险也一清二楚,对所在岗位的安全风险更是极为熟悉,所以不会犯错。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正是因为经验丰富,往往会使人存有侥幸心理,思想也容易麻痹。

   


    公司老人的安全培训与教育不能被忽视,需通过不定期的培训与教育来促使所有人时刻保持安全警惕心。其次,公司的发展是动态的,像设备、工艺、物料、管理措施、法律法规以及作业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安全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不能忽视对老人的安全教育培训。

    第六

    既要关注安全重点区,也要关注非重点区域

    很多企业注重安全重点场所的安全生产状况,却忽视非重点区域的安全生产状况。这种认知助长了非重点区域人员的侥幸心理与麻痹思想。因此,在重点关注重点场所安全生产状况的同时,一定要兼顾非重点区域的安全生产状况。投入精力可不同,但绝不能忽视,以免给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留下盲区。

    第七

    既要关注常规性活动,也要关注变更性活动

    变更性活动通常是临时且突发的,这就导致存在诸多安全方面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那些从事变更活动的作业人员,因为他们不常接触变更活动,所以对其有陌生感,也就不清楚变更活动究竟存在哪些风险以及有哪些具体的风险,这样必然会产生“无知无畏”的那种大胆想法。

    所以,要想安全生产管理没有盲区并产生绩效,一方面要管好常规性活动,另一方面一定要用心去关注变更性活动。务必在变更活动实施之前,辨识出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并且要在实施前对所有人员进行预防性提醒,对变更活动涉及的场所进行安全性确认,在实施中对变更活动的所有要素进行监督指导。

    第八

    既要关注班前与班中,也要关注班后的活动

    通常很多企业都很注重班前以及班中的安全生产状况,然而却忽略了班后的安全生产管理。例如:

    —班后现场的整理整顿结果检查确认

    —下班途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预防性提醒

    —下班后住厂人员的活动安全要求提醒

    第九

    既要关注现场的问题,也要关注现场的进步

    很多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只盯着现场存在的问题,却忽略了现场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进步。这样就使得公司内部出现对安全生产管理不配合、不支持的情况,甚至还出现抗拒抵触的现象,自然也就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效果。

    所以,要让安全生产管理成效越来越好,就需要紧盯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安全方面的进步。要对这些进步予以鼓励,给予信心,甚至可以公开化进行奖励,让更多人员看到,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好了、做到了,是能够得到好处的。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国家会给予奖励;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国家会给予奖励;在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国家会给予奖励。

    第十

    既要关注直接的因素,也要追查间接的原因

   


    如何才能有效防止同样或类似的安全问题不再出现?这是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追求的一个目标。要实现此目标,需针对发现的安全问题,一方面针对直接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改善对策,另一方面要分析找到导致安全问题的间接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改善对策。若只是针对直接因素采取对策,必然会“治标不治本”,相同的安全问题会反复出现,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管理的效果,还可能让团队成员对安全生产管理产生错误认知。

    十一

    既要对问题问责追责,也要对进步奖励激励

    开展问责追责机制对于解决安全问题是必要的,但我们也要留意各部门、各场所、各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并且给予奖励激励,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的效果。不然的话,仅仅盯着安全问题,而忽视安全进步,必然会极大地打击各部门的内驱力和信心,还会引发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抵触情绪。因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试想,如果工作做得很好且做到位了,却总是被忽视,那还有谁会一直愿意去做呢?

    出了问题,进行问责追责是很正常的,这无可厚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不会有抱怨牢骚。关键在于,当进步了、做好了、做到了的时候却被忽视,此时抱怨牢骚就会涌现出来,甚至会对安全问题的整改彻底性产生影响。

    十二

    既要上报安全的问题,也要向详细汇报业绩

    公司领导关注安全生产状况,不仅关注已有的安全问题,还更关注公司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后所取得的效果,所获得的业绩,以及所产生的效益。向领导汇报安全工作时,要详细报告问题,注重上报业绩。不然的话,会让领导产生不满,因为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却仍存在诸多问题,领导会疑惑安全部门每天在做什么,各部门每天又做了什么,整天都是安全问题,难道就没有产生一点效益吗?领导内心有这样的想法后,试想公司的安全生产还能好干吗?若再想让老板继续投资,老板还会批准吗?若安全生产管理所需的资源被堵塞了,还怎么谈安全生产管理绩效呢?

    要赢得老板的支持与重视,就得去琢磨老板内心的需求是什么,琢磨老板眼睛想看到的东西是什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真正赢得老板的支持与重视,这样安全生产管理才会越来越有成效。

    11.

    在学习中思考:将学到的变为自己的;

    在思考中学习:将想到的变为真实的;

    在学习后实践:将学到的转化为标准;

    在实践中验证:将标准落地产生效益;

    在验证中复盘:强化认知提升竞争力;

    学习—消化—理解—思考—运用—复盘—强化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5 08:46 , Processed in 0.072472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