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快手点赞最多有什么用,快手赞有啥用,快手点赞会有钱吗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7158
发表于 2025-4-24 14: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所有行业的迭代。

    以律师行业为例:好像在很短的时间内,律师们都开始在网络上活动了,他们撰写推文,开启直播,举办线上讲座……

    当然,也玩儿短视频。

    所有人都知晓,短视频是现今最为火爆的新媒体运作形式。有人甚至觉得,伴随 5G 网络的来临,短视频将会替代文字传播模式。

    实情究竟是怎样的呢?最近,宅在家里的我把快手以及抖音上的律师号都仔细地查看了一遍,心中产生了很多感触。

    先说说大概的情况。

    01

    抖音上的数据情况优于快手

    先说总体:

    在抖音上一共出现了 146 个账号。

    公开数据显示,快手的平均粉丝数为 12.2W,并且平均发布作品数是 123 个;抖音的平均粉丝数是 34.2W,平均发布作品数为 142 个。

    再说地区分布:

    从地区方面来看,快手上的律师在地域分布上更为广泛,涵盖了 28 个省份。其中,来自内蒙古的律师数量最多,达到 32 人次,占比 11.3%;来自山东的律师次之,有 31 人次,占比 11%。从南北地域的角度来看,北方的律师数量相对较多。

    抖音上,在得知地域的账号中,除去 53 个无法获知地域的账号。其余账号分布在全国 20 个省份及地区。其中来自北京的律师人数最多,有 26 人次,占比 17.8%。来自广东的律师人数其次,为 10 人次,占比 6.8%。并且相对集中在南方。

    从总体角度来看,两个平台上均不存在来自西藏的律师,也不存在来自海南的律师,不存在来自新疆的律师,同时不存在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律师。

    再说粉丝数量:

    从粉丝量方面来看,快手上的律师号,其粉丝数主要集中在 1 万到 5 万这个范围,有 107 个,占比 38%;抖音上的律师号,其粉丝数主要集中在 5 万到 10 万这个范围,有 42 个,占比 28.8%。

    快手有两个账号,其粉丝数超过了 200W,其中最高的为 249.2W;抖音有四个账号,它们的粉丝数超过了 200W,其中最高的是 367.9W。

    除此之外,快手上有一些律师号处于被荒废的状态,其粉丝数仅仅是 1;在抖音上,最低的粉丝数是 493。

    再说作品数量:

    在快手上,律师号发布的作品数量在 50 个以下的最多,有 109 个,占比 38.7%;在抖音上,律师号发布的作品数量在 100 到 200 个之间的最多,有 42 个,占比 28.8%。

    此外,快手上有 3 个账号发布的视频数量超过了 1000 个。其中最多的一个账号发布了 1719 个视频。而抖音上的最高作品数是 933 个。

    另外,作品数与粉丝数呈现一定正相关的关系,但并不绝对。

    再说性别比例:

    快手平台上男性律师的数量较多,达到了 165 人次,占比 58.5%;其次是女性律师,有 81 人次,占比 28.7%;最后是机构号,有 34 个,占比 12.1%。

   


    抖音上机构号的数量居多,有 79 个,占比 54.1%;其次是男律师,有 43 人次,占比 29.5%;最后是女律师,有 24 人次,占比 16.4%。在这些当中,机构不仅包括各地的律所,还包括一些法律服务网站以及媒体平台。

    可以说,快手律师号的个体属性更强。

    最后来看看单个账号的数据情况,我选取了一个个人比较喜爱的律师号,这个律师号叫“马 66 律师不姓马”,将其作为参考。

    这个账号在快手上拥有 12.1W 粉丝,并且发布了 26 个作品。她在抖音上有 34.4W 粉丝,同时发布了 25 个作品。两边账号的作品是相同的。我挑选了 24 个完全一致的视频,在对比分析数据之后察觉到:

    快手的平均点赞数为 1.5W,平均留言数为 640 条;抖音的平均点赞数是 6.1W,平均留言数为 1645 条。在快手上,点赞最高且留言数最多的作品是《我是一名律师,用快手记录生活》,其点赞量为 8.9W,留言数为 2976 条。在抖音上,点赞数和留言数最高的作品是《你会为坏人辩护吗?》,其点赞量为 61.2W,留言数为 1.1W。

    抖音上点赞数最低的作品同样是《教你用法律的方法解决问题》,点赞数是 5227;留言数最低的是一个生活类视频,名为《小伙伴们,请关注我的才华》,留言数为 200。

    总体情况而言,抖音看上去更具前景。那么,律师们是否应该大规模进军抖音呢?别急,我们得来看一看两个平台的特点。

    02

    快手更生活化

    快手的定位是“全领域短视频+直播”平台,抖音的定位也是“全领域短视频+直播”平台,然而两者存在很多不同之处。

    目前来说,运营人对抖音和快手有一些共识:

    抖音的同期数据比快手好。然而,快手的商业价值更高。快手的粉丝粘性较为出色,他们与博主之间的信任关系更为强烈,所以更容易促成交易。

    可以说,快手的粉丝属于博主,抖音的粉丝属于抖音。

    快手博主的真实感较强,亲切感也较强。抖音具有酷炫和潮的特点,而快手则更偏向于生活化。

    快手的用户更有耐心看完博主的视频,而抖音容易被切掉;抖音的视频注重节奏,注重刺激。

    法律这个领域不太容易出圈,且有一定门槛,在两个平台上都显得较为“生僻”。我在快手刷了 3 天,才刷出法律类账号;在抖音刷了 5 天,也没有刷到。快手前三天给我推荐的视频包括美食、室内设计、学英语、旅游、手工以及各类生活视频;而抖音前三天给我推荐的视频中,抖机灵的生活视频相对较多。

    整体来看,我更看好快手。

    另外,我有明显感觉:目前两个平台的内容比一年前好了很多。随着更多专业博主入驻,平台会逐渐脱离野蛮生长的状态,无脑内容生存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我曾觉得法律类内容不太适合以短视频形式来展现。然而这一次,我有这样的感受:短视频能够将一个较为厚重的知识点拆解为 N 个小的要点,这种分割对于一般的人而言或许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短视频呢?

    03

    5个关键点助你制作短视频

    先说说我看到的一些不好的情况。

    我检索关键词后,把搜到的律师号都看了看,发现内容一言难尽:

    总的情况表明,律师最喜欢使用的 ID 名称是地区名称加上 XX 律师。

    绝大部分律师一开始就针对法条进行反驳。在几百个视频中,全部都是在对法条进行反驳,并且大家所反驳的法条都较为相似。其内容主要集中在民商事、刑事、民诉、刑诉这些方面,其中民间借贷、婚姻家事、交通肇事类的内容尤其多。

    3.整体来看,律师号的内容比较僵硬,同质化很严重。

   


    绝大部分律师以真人形象出现在镜头中,然而画面缺乏动感;一小部分律师直接对 A4 纸打印的文件进行拍摄,亦或是制作全文字的视频;有的律师运用动画和情景剧;有的律师直接采用早期的法律类网络视频;还有的律师完全展现自我,上传了大量的生活视频。

    5.所有账号都缺少策划的痕迹,选题和制作比较随意。

    我总结了一些运营关键点:

    在任何一个平台运营账号时,都需要知晓平台的传播逻辑以及其倾向。

    快手存在封面效应,当封面内容呈现出主题时,效果会更好。为了获得粉丝的信任,露脸会更好。抖音注重完播率,所以可以更加关注剪辑技巧、节奏感和背景音乐。另外,无论是在快手还是抖音这两边,第一批视频都会对后期的流量分配产生影响,并且非常重要。

    2.要做好系列策划,在拍摄前写好脚本,不要想当然地拍。

    一般而言,成熟的运营人会制作年度营销日历。他们会在日历上标注固定的营销节点和营销时段,像“三八妇女节”这样的节日,以及五六月份的毕业季等。长程、系列的策划能够有效地防止断更情况的发生。

    3.关键不是拍一个短视频,而是拍一个优质的短视频。

    快手和抖音上有较多博主在教大家拍摄和剪辑视频。这类技术方面的问题不是最难解决的。

    或许对于律师而言,最值得进行思考的事情是怎样去打开自己的思维脑洞,将创意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能够在众多的账号当中凸显出来并脱颖而出。

    在视频里加入一句特别的口号,能够有效增强内容的辨识度。例如朱一旦的“哎!有钱的人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选题和讲述时需格外留意对象。法科生有其特点,律师同行也有其特点,普通大众同样有其特点,他们之间会存在诸多不同。

    法言法语并非生活语言,难以被接纳与传播,会使博主与粉丝之间产生距离。

    视频内容的理解门槛低于文字内容。这表明短视频粉丝的理解力或许更弱。所以需要博主将内容处理得更细致、更零碎。

    5.视频中,博主的形象非常重要。

    可以说,你长什么样比你说了什么还重要,这是传播形式决定的。

    当律师将一个平台视为商业拓客平台时,需要提高警惕。要在心里把这个平台当作官网和公众号,而非私人朋友圈。

    鉴于快手和抖音的推荐机制,甚至不建议分生活号和工作号使用。

    6.尝试打通各平台之间的壁垒。

    很多律师会在快手和抖音账号简介中留下个人微信号,就像他们平时做的那样,目的是留存真实的且转化几率高的粉丝。

    是否可以考虑把免费咨询的机会当作福利发放给那些活跃的粉丝呢?

    可以接受一些视频投稿吗?能否与开设法律账号的电视台、网站机构合作以获取更多流量呢?这些都是我在观看律师们制作的短视频时所想到的。

    最后,还想和大家分享几句肺腑之言:

    不要盲目跟随潮流。是否去做短视频,关键在于自身的需求。倘若你的客户是企业老总,那么做短视频所取得的效果或许还比不上参加总裁班。

    短视频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文字形式会消失。到目前为止,人类的传播活动经历了 4 个阶段,分别是口语、文字、印刷以及电子传播。然而,新的传播形式总是会与旧的传播形式一同发展。有些内容,从其本质上来说,更适合通过文字进行传播。

    短视频平台的变现模式主要有三种。其一为直播,然而直播变现存在困难;其二是接广告,但接广告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律师;其三是产品变现,对于律师来说,产品变现就是售卖法律服务。在平台上利用售卖法律服务这种方式,与在平台上成为一个带有律师标签的网红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2005 年,新浪推出了博客;2009 年,新浪推出了新浪微博;2012 年,腾讯推出了微信公众号;2018 年,Vlog 这一概念逐渐在中国被人们知晓。

    这一次,它会持续多久呢?会对律师行业产生怎样的冲击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3 08:14 , Processed in 0.067417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