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新浪博客赚钱的人,新浪博客挣钱,新浪博客赚钱人多吗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859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很久以前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我计划花费一段不算短的时间,进行一次全国各地的旅行。之后倘若还有时间和精力,就再进行一次全球性的旅行。不出意外的话,这个计划大概会在 3 年后开始正式执行。

    我一直保持每天工作较长时间,目的是在 3 年时间内完成工作上的目标规划,达成自动化赚钱的过程。

    旅游本身是很有趣的。能见识各国各地不同的风光,能体验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会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经历。如果在旅游的同时还能赚钱,那会非常好。

    边旅游、边赚钱,这个想法可行吗?

    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的旅游赚钱之路,将会从我们的旅游博客开始。

    首先,如果你的旅游博客是这样的:

    建一个博客网站,每天分享景点相关内容、自己旅游的心得感悟以及自己拍摄的照片。如果仅仅做这些事情,那么可以确定的是,很难通过这个博客实现盈利,并且这个博客本身的盈利能力价值几乎为零。

    如果你想通过旅行博客来赚钱,那你就得思考诸多方面,要做好细致的方案规划,之后再去付诸行动。

    思考一:旅游市场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从上图的关键词数据来看,我们能够得出一个很明显的结论:在百度中搜索各个城市旅游攻略的人群数量是很多的。

    所以,在旅游行业之中,最具价值的应当是真正值得信赖并且专业的旅游攻略。

    我给上面的一段话做了一个重点标记,这里将成为重点突出价值的所在之处。

    我们在各个旅游网站搜索出来的大多数所谓旅游攻略,基本上都是正常的内容,包括城市旅游景点介绍,以及一些个人用户分享的照片。

    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去分享出具有一定价值的旅游攻略。

    而这个攻略的核心在于:旅行的线路、时间、景点的安排。

    这个景点不一定是旅游景点,它或许是一个城市比较有名的免费公园,也可能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博物馆,还可能是名人故居等。

    常州的旅游景点包含:恐龙园、嬉戏谷、淹城乐园、淹城动物园、西太湖揽月湾等。恐龙园、嬉戏谷、淹城乐园这三个地方本质相近,皆为主题游乐园,虽主题不同,但本质上都只是游乐园。任选其一去游玩即可。若你来常州旅游花 3 天时间把这 3 个地方都玩一遍,会发现 3 天中有 2 天时间是被浪费掉的。

    在这种情况下,若有人给你制定一个较为靠谱的常州旅游攻略。第一天可去恐龙园游乐场。第二天白天去看看常州的西太湖揽月湾,下午前往瞿秋白纪念馆,晚上到青果巷,看看常州的历史老街。青果巷旁边便是常州最繁华的南大街,能体验到常州的繁华之处。第三天可以去到红梅公园,在常州博物馆转一转,还可以吃些本地的特色小吃。

    这种旅行线路,通常只有真正走过并且了解的人才能制定出来,键盘侠是无法做到的。很明显,这种旅行路线具有较高的价值。

    在网上,大多数人只是单纯的分享:游记。

    如果你想通过旅游来盈利赚钱,那么你必须做到专业,要为用户切实地提供有价值的旅行线路,还要为用户提供线路的剖析讲解。

    这样一来,我们的旅游博客的内容定位就有了。

   


    思考二:个人旅游博主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百度搜索城市旅游攻略的人很多。仔细看搜索结果页会发现,基本上都被大型旅游站点垄断了,比如携程网、马蜂窝、同程旅游、驴妈妈等。

    在这种情况之下,个人独立旅游博客,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这种独立博客存在的价值有两个:

    1是能够从搜索引擎获得流量。

    大型旅游站垄断了很多关键词搜索结果页。这些网站的内容基本上由用户创造。其内容比较杂且不专业。

    你的网站定位是精准的旅游攻略制定与分享的博客,属于细分领域的专业内容。因此,其竞争能力较强,有很多关键词排名不会差。

    个人创建的这样的博客,要做成一个大型网站是有难度的。然而,只要你持续不断地输出内容,做到每日的独立访客(ip)达到几万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一个个人博客如果每天的 IP 量能达到几万,那么一年赚取百万收入的问题不会很大。

    2是为了让我们找到我们,发现我们的专业,突出我们的影响力。

    我们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内容,以此增加粉丝的粘性。然而,单纯只有一个公众号与多一个个人博客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博客本身能够展示的内容较为丰富,依靠博客能够拓展的盈利渠道也不少。

    同时博客也是我们的个人影响力的背书。

    不过,不要忘记,即便做了个人旅游博客,公众号也需要去做。同时,在其他第三方的旅游平台中发布我们网站上的内容也是必须要做的。

    倪叶明用另外一个行业比较典型的案例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老蒋部落这个网站,到现在已经运营了将近 12 年。这个博客的关键词排名数量不多,仅有 100 多个,流量也较为平常。但实际上,这个博客的权重很高,影响力也不小,对老蒋而言是一张非常好的个人名片。

    我假设你和老蒋都在运维行业干了 10 年。如果你们一同去一家公司应聘,你仅靠嘴说。而老蒋可能会直接拿出他的网站,告诉面试的人在过去 10 年里,他在运维行业解决了几千个问题,并且把这几千个问题的解决方案都发布到了他的博客里,对方可以一一查阅。

    你觉得面试人会觉得哪个更加可靠?

    现在在互联网上,有很多人在说要打造个人 IP 以及个人的影响力。那么,个人 IP 和影响力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难道就是靠包装之后在朋友圈里面狂刷屏?靠嘴吹吗?

    个人博客的价值不只是局限于通过搜索引擎获取流量。它其实还是一个能展示你能力和经验的平台。

    为什么要自己建独立博客而不是用第三方的,如新浪博客?

    第三方博客无法进行运营,不能随意放置广告和书写内容,这意味着无法完全掌控它,其可控性很低,也不具备成长和盈利的价值。

   


    思考三:个人旅游博客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我们的贵州民宿在今年 9 月开业。到现在已过去 2 个多月。目前运作良好。

    在制定这个民宿的网络营销方案时,我们考虑了一个问题,即怎样扩大这个民宿的影响力。

    入驻各个旅游平台是必要的。平台内有自有流量,包括进行平台的排名优化,还有通过付费让平台进行推荐。

    “专业的个人旅游博主”的推荐较为重要。因为他们可能拥有较多的粉丝关注,并且他们所撰写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公信力。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博客所写的内容,进而对我的民宿品牌进行包装。

    如何才能让这些专业的博客为你去写软文?

    答案:付费。

    我们从商家的需求中很容易找到第一个盈利点,那就是接付费软文。这是一个相对重要的盈利点。全国各地有太多需要推销的旅游景点、民宿、特产等事物了。

    第二个盈利点:网站广告。

    我不多说这个了。几乎不论什么类型的网站,只要有流量,都能够凭借接广告来实现盈利。

    第三个盈利点:公众号广告和流量主。

    网站的流量最终是要导入到公众号留存的。因此,在公众号方面,原本就能够借助自带的流量主以及微小宝等平台的 CPC 广告,还有广告主投放的单条广告来实现盈利。

    第四个盈利点:旅游产品推销。

    旅游产品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有旅行团的优惠套餐;还有网站自身提供的旅游 VIP 定制服务;另外还有地方的旅游特产等。

    包括特价机票,包括特价住宿,还包括如何用信用卡的积分来玩转旅游攻略等。

    这里面囊括的东西非常的多。

    我记得之前 dd 搞出了一个 3798 常旅客的网站以及公众号,这个网站和公众号是用来教导你如何玩转信用卡积分的。通过它可以用信用卡积分兑换航空里程、实现升舱以及酒店房型升级等。其本质就是让用户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享受到高等的服务,而所付出的或许仅仅只是一张机票的 vip 年费而已。

    其实,当时我对这个细分市场是比较看好的。然而,不知道为何最终它关闭了,我也没有去询问原因。或许是因为 dd 平时做的项目都比较大,所以不太看得上这个小市场。

    我们可以通过各大平台开始尝试推出高端定制旅游路线,并且会发现很多平台正在拓展“定制”这块的市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这样的想法:常规的旅游不过是从自己已经待腻的城市去到别人待腻的城市罢了。

    因为一般行程较短,所以只能前往一些城市较为知名的景点。接着看下来会发现,这些景点跟自己所在城市的景点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区别。

    如何让旅游变得更有趣和更有价值呢?我认为,个人旅游博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位,同时也是一个很明显的差异化定位。

    个人的旅游博客,沿着这个路线前行,就能够在旅游市场中抢占到一块份额。 个人旅游博客顺着此路线继续走,必然可以在旅游市场里获取到一块蛋糕。 个人的旅游博客循着这个路线走下去,肯定可以在旅游市场中占据一块蛋糕。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2 14:25 , Processed in 0.085572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