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膜结构技术参数,膜的参数有哪些,膜结构参数是什么意思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056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膜结构技术规程 :2015

    本规程对膜结构的设计、制作、安装、验收及维护是适用的。

    拉索是具有一定预张力的受拉构件,它可以是钢丝束、钢绞线、钢丝绳等钢索,也可以是非金属缆绳等。

    膜结构需依据防火要求来选用不同的膜材,并且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同时,膜结构的防火措施也能够通过专门的研究来确定。

    膜材与建筑物内部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膜面在最不利工况下变形值的两倍,同时不宜小于 1.0m;膜材与建筑物外部物体之间的距离也不宜小于膜面在最不利工况下变形值的两倍,且不宜小于 1.0m。

    膜结构设计时,要在能满足膜面应力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下,让结构体系保持稳定。同时,还得考虑在使用阶段,局部膜片出现破坏或者局部索不再工作的情况,以及对不同部位的膜单元进行二次张拉或者更换,这些操作对整体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3.3.9  膜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合理的预张力施加方式。

    膜材的防火性能需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的相关规定来进行测试,之后确定其等级。

    膜结构中端部连接构造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索结构技术规程》的规定选用。

    膜结构的连接件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膜结构的压板,其板厚最好不要小于 6mm。固定螺栓的间距,最好不要大于 200mm。加劲板的间距,最好不要大于 600mm。

    膜结构的连接件不能比所连接的膜材、拉索或钢构件先遭到破坏,并且不能产生会对结构受力性能造成影响的变形。

    6.1.10  对金属连接件应采取可靠的防腐蚀措施。

    支承构件与膜材相连接的地方不能有毛刺,不能有尖角,也不能有尖点。

    膜材之间主要受力的缝应当使用热合进行连接,而其他的连接缝则可以用粘结或者缝合来连接。

    膜材之间的连接可选择搭接或对接这两种方式。当采用搭接连接时,要让上部膜材覆盖在下部膜材之上。热合连接的搭接缝宽度需根据膜材的类别、厚度以及连接强度的要求来确定,对于 G 类膜材,其搭接缝宽度不宜小于 50mm;对于 P 类膜材,不宜小于 25mm;对于 E 类膜材,不宜小于 10mm。

    同一膜结构工程最好使用同一企业、同一批号的膜材。每一批膜材都要有产品质量保证书和检测报告,并且要进行进货抽检。膜材的表面不能有针孔,不能有明显的褶皱和明显的污渍,不应该出现断丝、裂缝和破损的情况,色泽也不能有明显的差异。

    热合加工制作之前,需依据膜材的特点,对连接方式以及搭接或对接宽度等展开试验。G 类、P 类膜材热合处的拉伸强度需不低于母材强度的 80%,E 类膜材热合处的拉伸强度需不低于 30MPa,只有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以正式开始热合加工。在热合进行过程中,应当严格依照试验参数开展作业,同时要做好热合加工记录。

    膜单元的包装方式需依据膜材的特性以及具体工程的特点来确定。包装袋要结实,要平滑,要清洁。其包装袋的内表面应无色或者不褪色,与膜成品之间不能有异物,并且要严密封口。在包装袋的醒目位置应当有标识,这个标识要标明膜单元的编号、包装方式以及展开方向。

    膜结构的钢构件进行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膜结构的拉索进行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  相关的前期工程经验收合格;

    2  钢构件、拉索及其配件验收合格;

    3  现场具备安装条件;

    4  完成施工组织设计并通过监理审批。

    索系支承式膜结构的拉索安装时,需要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验算,同时也要进行施工监测。

    对于索系支承式膜结构而言,在张拉拉索之前,需要确定是以索力控制为原则,还是以结构位移控制为原则。对于大型且复杂的膜结构,应当进行索力和结构位移的双重控制。张拉力的偏差最好不要大于设计值的 10%,而结构位移的偏差则应按照设计要求来确定。

    安装单位应当依据设计单位所提供的膜单元总装图来进行安装,同时也要按照分装图进行安装。

    在现场打开包装之前,应当先查看膜单元的包装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损坏。打开包装之后,膜单元成品需要经过安装单位的验收并且合格。

    当风力达到四级的时候,不宜进行膜单元安装;当气温低于 4℃的时候,也不宜进行膜单元安装。并且,当风力达到五级及以上时,严禁进行膜单元安装。

    8.2.8  现场热合的防水膜应无漏水、渗水现象。

    8.3.2  施力位置、位移量、施力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加预张力需要使用专用的施力机具。对于每一施力位置所使用的施力机具,它的施力标定值最好不要小于设计施力值的 2 倍。

    膜结构作为子分部工程,需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以及本规程的规定,分别对制作分项工程和安装分项工程进行工程验收。每个分项工程根据具体情况,能够划分为一个或者若干个检验批。对于与膜结构相关的钢结构分项工程的验收,应当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来执行。膜结构相关的索结构分项工程,需要按照现行的国家行业标准《索结构技术规程》来执行。

    膜结构子分部工程进行验收时,需要具备以下这些文件和记录,并且这些文件和记录经过检查要符合本规程第 4 章到第 8 章所规定的质量要求:

    膜结构工程(包含钢结构和索结构)的施工图;膜结构工程(包含钢结构和索结构)的竣工图;膜结构工程(包含钢结构和索结构)的设计变更文件。

    2  技术交底记录、施工组织设计;

    3  膜材的产品质量保证书和检测报告;

    4  膜单元和其他部件制作过程的质量检验记录;

    5  膜单元安装和施加预张力过程的质量检验记录;

    6  维护保养手册;

    7  其他有关文件和记录。

    膜结构的观感质量应符合规定。

    膜结构的支承结构应符合本规程第 6 章中的相应规定;膜结构的各项连接构造也应符合本规程第 6 章中的相应规定。

    膜面排水和防水需要全部进行检查。膜面排水的坡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天沟以及檐口等这些做法也应符合设计要求。膜面表面不能有积水凹坑,可通过自然淋水试验或者人工淋水试验来进行排水检查。

    膜面外观需要全面展开检查。膜面不能有较为明显的污渍存在,也不能有串色的情况发生。同时,膜面不能有破损之处,不能有划伤的痕迹,并且不能有明显的褶皱现象。

    4  膜面的张力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空气支承膜结构在验收之前需要进行充气系统测试。充气设备出口的静压力要能够满足最大工作内压设计值的需求。同时,压力控制系统以及紧急备用系统都应该按照设计的运行要求来进行测试。

    条文说明:

    整体张拉式膜结构主要由索和膜构成。索和膜共同承担承重的作用。它们通过支承点和锚固点形成整体受力。

    骨架支承式膜结构中,钢构件(如拱、刚架)或者其他刚性结构承担承重的作用,而膜材仅仅起到围护的作用。

    索系支承式膜结构主要由索、杆以及膜组成,这三者一起承担承重的作用。在一般所说的张拉整体结构和索穹顶结构里,如果使用了膜材,那么它们也属于索系支承式膜结构。

    钢丝绳下料前需要进行预张拉,这样能消除非弹性变形。热挤聚乙烯高强钢丝束和钢铰线,在出厂时通常已经进行过预张拉。在膜结构设计的时候,图纸中所标注的拉索长度一般是预张力之后的尺寸,所以在索制作时应当加以注意。

    膜结构属于整体空间结构体系。支承位置的准确性会对结构体系中的内力分布产生直接影响。为了让工程施工能够与设计假定保持一致,就必须严格地控制支承结构以及预埋件的尺寸偏差。

    膜安装之前,需要对与膜相接触的连接板上的孔数进行校验,同时也要对孔间距进行校验。

    其四,掌握施力机具的人员能够轻松操作。

   


    确定施力点位移量时,要注意便于索膜安装,同时要适当留有余量,这样可以消除整个结构体系中存在的误差。

    目前对于施力点的检测力值尚无法普遍开展,仅能针对具有代表性的施力点进行力值抽检。这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可用于检查工程施工结果与设计假定的吻合程度。

    膜结构工程中,预张力的施加是一个关键环节。在施工现场,应将预张力的施加过程以及数值记录包含在质量管理检查记录里。

    二、膜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T/-2020

    充气膜结构是以充气的方式向膜面施加预张力的膜结构,它分为气承式、气枕式和气肋式。

    膜结构的施工单位需具备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并且要有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膜结构工程施工项目应当拥有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

    膜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多个分项工程,包括膜支撑构件制作、膜支撑构件安装、拉索制作、拉索安装、膜单元及膜连接钢构件制作、模单元及膜连接钢构件安装、充气设备安装等。在这些分项工程中,膜支撑构件需按照相应的国家规范进行验收。

    G 类、P 类膜材的极限抗拉强度与抗撕裂强度需进行抽样复验,E 类膜材的第一屈服强度、第二屈服强度以及极限抗拉强度也应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要满足设计要求。检查数量规定每批抽检不少于 3 个部位。检验方式为检查检验报告。

    膜材进场时需要进行开箱检查。开箱资料包含厂家提供的膜材的相关信息,如类别、厚度、重量、幅宽、力学性能参数以及燃烧性能等。对于 G 类膜材,还应包含丝径参数。

    检验方法为检查施工记录以及使用测力仪进行检查。

    拉索安装完成后,可调端螺纹咬合的丝扣数量需满足设计要求,外露的丝扣数量也应满足设计要求。检查时需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是使用钢尺进行检测。

    充气膜结构工程验收时,除要执行本规程第 8.0.6 条的规定外,还需提供以下文件:其一,充气设备的说明书;其二,充气设备的合格证明文件;其三,结构在常规情况下的操作手册;其四,结构在紧急情况下的操作手册;其五,结构在常规情况下的维修手册;其六,结构在紧急情况下的维修手册。

    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020

    锚具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锚具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规定抽取试件并进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尺寸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检查的数量方面,对质量证明文件进行全数检查;而抽样数量则依据进场批次以及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来确定。在检验方法上,要检查质量证明文件以及抽样检验报告。

    拉索应按本标准附录 A 的规定进行抽样复验,其复验结果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且满足设计要求;拉杆也应按此规定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同样要符合规定和满足要求;锚具同样需按规定抽样复验,复验结果需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检查数量为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是见证取样送样,然后检查复验报告。

    检验方法是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产品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膜结构用膜材展开面积较大时,需对膜材的断裂强度、撕裂强度进行抽样检验。复验结果要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且要满足设计要求。检查数量为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是见证取样送样,然后检查复验报告。

    采用铸钢件制作的锚具,在进场前需用超声波探伤来检验其内部缺陷。其内部缺陷的分级以及探伤方法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铸钢件  超声检测  第1部分:一般用途铸钢件》GB/T7233.1和《铸钢件  超声检测  第2部分:高承压铸钢件》GB/T7233.2的规定。并且检测结果要满足设计要求。进场之后需要检查产品的合格证,同时也要检查铸钢件的探伤报告。在检查数量方面,要进行全数检查。而在检查方法上,则是检查超声波探伤记录。

    进场前需对成品拉索进行张拉检验,张拉载荷要取拉索标称破断力的 55%与设计拉力值两者中的较大值,并且张拉持续时间不能少于 1 小时。检验完毕后,拉索应保持完好无损。进场后要检查产品合格证以及拉索的出场张拉记录。检查的数量是全部都要检查。检查的方法是检查张拉检验记录。

    施工单位对于首次采用的膜片热合连接形式、热合设备、热合层数以及热合膜材等方面,应当进行热合工艺评定。之后,依据评定报告来制定热合工艺和实施方案。检查数量为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是检查热合工艺评定。

    索杆预应力施加方案需满足设计要求,其中包括预应力施加顺序、分阶段张拉次数、各阶段张拉力和位移值等;承重索杆要进行内力和位移双控制,各阶段张拉力值或位移变形值的允许偏差为±10%。检查数量为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是检查施工方案,现场通过使用钢尺、经纬仪、全站仪、测力仪或压力油表进行检验。

    内力和位移测量调整完毕后,索杆端锚具需进行连接固定并采取保护措施,且这些措施应满足设计要求;索杆的锚固长度、锚固螺纹旋合丝扣以及螺母外侧露出的丝扣等方面也应满足设计要求。若设计没有要求,那么就应符合表 11.7.2 的规定。

    注:d为索杆直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现场观察,用钢尺、卡尺检验。

    检查方法:用钢尺、水准仪、经纬仪或全站仪等进行检验。

    膜结构安装需按照经审核的膜单元总装图以及分装图来进行安装。在检查数量方面,要进行全数检查。而检查方法是检查膜结构安装方案,并且使用钢尺进行检验。

    膜结构预张力施加需以施力点位移和外形尺寸达到设计要求作为控制标准,并且位移和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为±10%。在检查数量方面,要进行全数检查。而检查方法则是使用钢尺进行检验。

    钢结构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需要按子分部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倘若主体结构全部都是钢结构,那就应当按分部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大型钢结构工程能够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子分部工程来进行竣工验收。

    钢结构分部工程在进行竣工验收时,需要提供以下这些文件和记录:

    1  钢结构工程竣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

    2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3  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见证检测项目检查记录;

    4  有关观感质量检验项目检查记录;

    5  分部工程所含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  分项工程所含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7  强制性条文检验项目检查记录及证明文件;

    8  隐蔽工程检验项目检查验收记录;

    原材料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成品也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有中文产品标志;还有性能检测报告。

    10  不合格项的处理记录及验收记录;

    11  重大质量、技术问题实施方案及验收记录;

    12  其他有关文件和记录。

    A.0.1  钢材质量合格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全数检查钢材的相关文件和报告等。检查其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确保其存在。检查中文标志,确认其存在。检查检验报告,保证其存在。同时,检查钢材的品种,查看是否符合规定。检查钢材的规格,确认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材的性能,保证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6. 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的重要建筑,其主体结构使用钢材;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的一般建筑,若其结构跨度大于 60m 或高度大于 100m,或者承受动力荷载需要验算疲劳,其主体结构使用钢材;板厚不小于 40mm 且设计有 Z 向性能要求的厚板;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高强度的钢材;进口钢材、混批钢材以及质量证明文件不齐全的钢材;设计文件或合同文件要求复验的钢材。

    钢材的复验项目需要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如果设计文件没有要求,那么就可以按照表 A.0.4 来执行。

    A.0.5  铸钢件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铸钢件的检验需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划分检验批:同一类型的构件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同一炉浇注的铸钢件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同一热处理方法处理的铸钢件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厂家在按批浇铸时,要连体铸出试样坯。这些试样坯需经同炉热处理后,加工成两组试件。其中一组用来进行出厂检验,另一组则要随铸钢产品一起进场,进行见证复验。

    铸钢件是按批来进行检验的。每一批会取 1 个化学成分试件。每一批会取 1 个拉伸试件。每一批在设计要求时会取 3 个冲击韧性试件。

    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按本标准表A.0.4执行。

    A.0.6  拉索、拉杆、锚具复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于同一炉批号的原材料,按照同一轧制工艺以及热处理来制作的同一规格的拉杆或者拉索被视为一批;

    2  组装数量以不超过50套件的锚具和索杆为1个检验批。

   


    每个检验批抽3个试件按其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拉伸检验。

    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按本标准表A.0.4执行。

    表 F 包含了钢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安全方面的检验项目以及见证检测项目。

    表G  钢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观感质量检查项目

    四、钢结构通用规范(住建部公开版) -2021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随箱带有扭矩系数的检验报告,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随箱带有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并且都应附有出厂质量保证书。高强度螺栓连接副要按批配套进场,且在同批内配套使用。

    高强度螺栓连接处的钢板表面处理方法需符合设计文件要求,除锈等级也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摩擦面处理后,要分别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并且试验和复验的结果要达到设计文件中关于抗滑移系数的指标要求。

    首次采用的钢材等各种参数的组合条件,包括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接头形式、焊接位置、焊后热处理制度、焊接工艺参数、预热和后热措施等。这些条件应在钢结构构件制作及安装施工之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评定完成后,要制定焊接操作规程。在焊接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焊接操作规程的规定。

    全部焊缝需要进行外观检查。对于要求全焊透的一级焊缝和二级焊缝,应当进行内部缺陷无损检测。其中,一级焊缝的探伤比例必须为 100%,二级焊缝的探伤比例不应低于 20%。

    五、索结构技术规程 -2012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建筑索结构,这些索结构以索为主要受力构件,包含悬索结构、斜拉结构、张弦结构以及索穹顶等。它适用于这些索结构的设计、制作、安装及验收。

    双层索系最好使用轻型屋面。承重索和稳定索可以采用不一样的组合方式,并且两索之间应该分别通过受压撑杆或者拉索来相互联系。

    索穹顶的屋面最好使用膜材。如果屋盖平面是圆形或者类似椭圆形,那么索穹顶的网格适合采用梯形、联方形或者其他合适的形式。索穹顶的上弦可以设置脊索和谷索,下弦应当设置若干层的环索,上下弦之间通过斜索和撑杆进行连接。

    根据受力的要求,索结构在选择索的时候,应该选用那种仅仅能够承受拉力的柔性索,或者是能够承受拉力以及部分弯矩的劲性索。

    4.1.1  拉索应由索体与锚具组成。

    室外长拉索需要考虑风振的影响,同时也需要考虑雨振的影响,并且应该设置适当的阻尼减振装置。

    对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更换拉索的这种情况,在计算方面需要作专门处理,并且在节点构造上也需要作专门处理。

    对于墙面或屋面开洞的非封闭式索结构,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考虑内压与结构外部风荷载的叠加效应。

    对于抗震设防烈度达到 7 度以及 7 度以上的地区,索结构需要进行多遇地震作用所产生的效应分析。

    索结构主要受拉节点的焊缝质量等级是一级。其他的焊缝质量等级不应比二级低。

    索结构节点的构造设计需考虑以下方面:一是施加预应力的方式;二是结构安装偏差;三是进行二次张拉的可能性。

    双向拉索的连接宜采用 U 形夹具,拉索与柔性边索的连接宜采用螺栓夹板,径向索与环索的连接宜采用铸钢夹具。索体在夹具中不应出现滑移现象,夹具与索体之间的摩擦力要大于夹具两侧索体的索力之差,并且应采取相应措施来保证索体防护层不会被挤压而损坏。

    横向加劲索系的拉索与作为横向加劲构件的桁架下弦进行连接时,可使用 U 形夹具。在构造方面,要能够满足桁架下弦与索之间可以产生转角位移,同时又不会产生相对线位移的要求。

    可张拉的拉索锚具与支座相连接时,需要保证张拉区具备足够的施工空间,这样才便于进行张拉施工操作。

    拉索的锚锭系统需依据具体状况选用阻力墙这种类型。

    施工前需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地去执行。

    施工前需对索体进行验收,要查看其出厂报告等相关资料;还要对锚具进行验收,检查其产品质量保证书等;同时也要对零配件进行验收,核实其检测报告等内容。并且要对索体、锚具及零配件的品种、规格、色泽、数量等方面进行验收。

    拉索在进行安装作业时,要避免雨水进到索体里面以及锚具的内部。

    索夹安装时,要满足在各个施工阶段对索夹拼装螺栓拧紧力矩的要求。

    安装顺序最好是先安装承重索,接着安装稳定索,并且要依据设计的初始几何形态曲面以及预应力值来进行调整。

    7.3.9  各种屋面构件宜对称安装。

    拉索张拉需遵循同步加载进行的原则。

    拉索张拉前需确定是以索力控制为主还是以结构位移控制为主的原则。对于结构重要部位,最好同时进行索力和位移的双控制。同时,还应规定索力和位移的允许偏差。

    索力、位移调整完毕后,需对钢绞线拉索的夹片锚具采取防松措施,以确保夹片在低应力状态下不会松动。同时,要检查钢丝拉索端的连接螺纹,看其咬合丝扣数量以及螺母外露丝扣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应在螺纹上加装防松装置。

    索体进行普通防腐时,高强钢丝或钢绞线需进行镀锌、镀铝锌、涂防锈漆、做环氧喷涂处理或者对索体包裹护套;索体采取多层防护时,高强钢丝和钢绞线应先经防腐蚀处理,然后在索体外包裹护套;两端锚具应使用表面镀层进行防腐蚀或者喷涂防腐涂料。

    当拉索的塑料护套有耐老化的需求时,需采用双层塑料护套。内层要添加抗老化剂以及抗紫外线成分,外层则应符合建筑色彩的要求。

    索体防火可采用钢管内布索以及钢管外涂敷防火涂料来进行保护。若拉索外露的塑料护套有防火方面的要求,那么就应当在塑料护套中添加阻燃材料,或者在外涂能满足防火要求的特殊涂料。

    索结构作为子分部工程,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本规程的规定,需要分别对制作分项工程、安装分项工程和索张拉分项工程进行验收。

    7.7.2  验收应具备下列资料:

    结构设计图相关内容,包括竣工图、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文件以及使用的软件名称。

    2  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记录;

    3  产品质量保证书、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制作工艺设计;

    施工检验记录有相关内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也存在;加工、安装自检记录同样具备;千斤顶进行了标定并记录;拉索进行了张拉以及结构发生了变位,还有张拉行程的记录。

    5  锚具无损探伤报告。

    六、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  :2006 建标库

    膜结构中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可以采用柱底顶升法;可以采用柱顶顶升法;可以采用飞柱顶升法;可以采用张紧斜拉索法;可以采用张紧谷索法等。

    建设单位应组织相关工作,并且有有关单位参与。在结构安装完毕之后,要对索体及其连接部分,还有预应力钢结构的其他部分,进行统一的验收。

    7.4.3  验收应具备下列文件和资料:

    设计文件;安装图;竣工图;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文件;使用的软件名称。

    2  制作和张拉工艺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记录。

    材料出厂时的质量证明文件以及进场时的检验报告包含以下内容:有原材料的检验,还有索材的检验,以及锚具和连接件的检验等。

    施工有检验记录,隐蔽工程有验收记录,加工安装有自检记录,张拉行程和索体张力有记录,施工现场有质量检查记录,不合格项目有处理记录,还有其他相关文件。

    竣工前需对主要承重拉索进行索力量测,其偏差值要控制在±10%以内。若超标且难以调整,就必须与设计单位进行协商处理。同时,拉索的表面质量以及索与锚具的连接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1 20:47 , Processed in 0.078693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