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教育评价,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依据是,评价教育活动质量的依据是

4万

主题

2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0677
发表于 2025-4-21 12: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领导人于全国教育大会上表明,需扭转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定克服仅以分数、升学、文凭、论文、帽子为标准的顽固弊病,从根源上处理好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此判断精准地抓住了我国教育评价的关键要点。唯分数与唯升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评价而言,唯文凭、唯论文以及唯帽子主要是针对教师的评价而言。

    唯分数和唯升学现象最早出现在基础教育领域。这种现象一直存在于基础教育领域。近年来,这种现象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开始显现出来了。某些大学把考研率当作办学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指标,这就是一个例证。在基础教育领域,新高考和新中考改革已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展现出对以往那种过于注重分数的教育质量观的纠正作用。然而,由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时的参考价值和适用范围较为有限,所以它在全面评价毕业生素质方面的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目前仅在部分优质学校或办学声誉与质量较高的学校招生时被用作参考。这种现状只是改变了报考优质学校考生的唯以分数论成才的观念,然而却强化了那些不参与此类学校综合评价招生或者仅以裸分报考参与录取的学生的唯分数观念和行为。

    除了上述制度方面的因素之外,“妈妈的焦虑”成为唯分数和唯升学现象的主要推动力量。实际上,优质学校每年的招生计划并没有显著增多,然而与以往相比,现在却有更多的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优质学校。一方面,家长的教育期望提高了;另一方面,家长的教育观和成才观中理性的成分在减少。可见,“焦虑的妈妈”的教育观助长了唯分数现象,其教育行为也助长了唯升学现象。

   


    自试点以来,录取机制以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分数为依据,同时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参考。如今,这种录取机制正受到越来越多院校的青睐。随着试点工作的逐步推进,在录取时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院校和区域在逐年增加。这充分说明这种录取机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期望。

    从当前试点工作情况来看,已运行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是围绕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设计以及采集信息的。就这四个方面的外延以及涉及范围而言,其具有很大的“容量”和“体积”,并且体现了全面发展的人所要求的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每一个方面而言,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或信息呢?在不同的省域,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并且采取了不同的做法。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刚被提出的时候,许多家长和校长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实际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是在之前纸质档案袋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内容而形成的电子版。所以,它原本应具备的写实和客观的属性仍然是存在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不能直接或自动转化为学业水平的分数或等级。其价值和功用主要在于,能为上一级院校的面试或面谈提供问题线索,还能提供有关考生的背景信息。

    省级信息平台作为一种省级的信息平台,基于公平性的价值诉求,信息的通用性和共性特征自然就成为首要需要达到的标准。省级信息平台只能去采集那些具有共同性的写实信息。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实现了公平,又兼顾了高效。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能够采集和记录到学生除了共性特征之外的那些丰富的个性化学习经历或者行为表现。为此,学校需要自行搭建适合本校学生特点和需求的信息系统。从两者的区别来看,省级信息平台的基本特征是写实,而学校信息平台既能够有写实信息,也能够记录教师对于学生各方面表现以及学习状态的价值判断。

   


    此外,不唯分数并非忽视分数在学习中的评价作用。关键在于要去追求那些未来具有价值且能促进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分数。为此,很有必要深化考试内容的改革并改变试题。要尽可能减少那些仅靠记忆就能得分、只能不断扩充学生大脑“内存”的题目,同时增加能够体现学生大脑“处理器”性能的题目。只有做到这样,才有可能引发课程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策略与方法的真实变革。学生拥有了高性能“处理器”般的大脑后,就学会了如何学习。在那之后,如今让我们困扰的究竟选择哪些科目以及个别科目(比如物理)选考人数较少的问题,就不再是重要问题了。

    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的副院长,同时也是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的兼职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30日第2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7-10 05:01 , Processed in 0.079138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