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数控新技术,数控技术新开赛项,数控技术新双高专业群建设方案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495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极目新闻记者 张渊

    通讯员 孙永霞

    2023 年盛夏时节,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车床发出隆隆的声响,即便到了暑假,这声响也没有中断。就如同过去的三十年那样,禹诚正在带领着学生,并且同时在为几项大赛而进行紧张的备战工作。

    禹诚在学院实验室里

    1993 年,禹诚学习的是锻压专业。毕业后,他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接着,他放弃了沿海城市所提供的优厚待遇。他认为,我们国家的工业发展相较于发达国家是落后的。所以,他一定要去做些什么。于是,他主动投身于职业教育,因为他觉得这是最快能够实现“为国家做些什么”的办法。

    认真调试设备

    打造数控“梦之队”

    2000 年时,数控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禹诚敏锐地察觉到这个行业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他认为,要教导学生,首先自己必须要懂得相关知识。在那个时候,数控是一门全新的技术,没有人会,也没有人能够教授。面对这个陌生且新鲜的领域,禹诚内心的求知探索欲迅速涌现出来,他毫不犹豫地闯入了数控界。禹诚用“挖空心思,削尖脑袋”这八个字来形容自己当时的状态。

    为学生讲解数控技术

    2005 年暑假,禹诚和学生们白天在车间里忙碌,晚上住在宿舍里。他们一次次地制作样件,进行检查,然后重新做。2006 年 3 月,在湖北省数控技能大赛中,禹诚所带领的团队一下子就获得了团体第一名,还拿到了四个单项金牌和三个单项前三名,成为当年比赛中最大的“黑马”。之后,她带领学校的数控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克服重重困难,连续多年获得金牌和银牌。

    禹诚(右二)和她的教学科研团队

    调到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之后,禹诚从中职转变到高职。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保持着“拼命”的状态,并且陆续培养出了一大批技术能手,这些技术能手被誉为数控界的“梦之队”。

    禹诚老师指导学生备战国赛

    资助学生继续学业

    2021 年 3 月,禹诚着手带领学生向全国高职“模具数字化设计及制造工艺”大赛发起冲刺。最终,他成功指导 2 名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这一成绩开创了湖北模具专业在历史上的最佳成绩。

   


    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产品创新设计与开发》的申报阶段,曹佳燕和田蔓这两位青年教师,是在禹诚的带领下,不分白天和黑夜地对课程进行研讨。他们三人一起在学校招待所住了半个月,大家都觉得曹佳燕和田蔓就像铁人一样。

    禹诚上课中

    好成绩的取得与禹诚的坚持紧密相关。2020 年,工业机器人专业 2020 级的学生李金铭获得了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的资格。从备赛开始,李金铭的身心就遭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在比赛过程中,他甚至不慎将手划伤。然而,凭借着高强度训练所形成的肌肉记忆,李金铭最终取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耐心指导学生

    不过,这并未给他带来太多的喜悦。当时,他的父亲病重,家里还有正在读书的弟弟妹妹。他面临着一个抉择,是继续求学呢,还是就业来减轻家庭的负担呢?李金铭对此十分纠结。禹诚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后,自己掏出钱来资助他继续学业。李金铭对自己的大学时光格外珍惜,通过不断参加比赛,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最终被评为“湖北省技术能手”。

    李金铭(左三)与指导老师合影

    禹诚表示:做老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非一味地要求学生该怎么做。有些学生仅仅是欠缺那么一点儿决心而已。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为禹诚老师颁奖

    荣誉只是老师的“定语”

    如今的禹诚,拥有着众多耀眼的头衔。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还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最美教师等等。然而,她却表示:“荣誉仅仅是教师身份所附带的修饰语,学生的认可才是成为好老师的关键,这些荣誉是至高无上的。”

    反复琢磨工艺

    青年教师李杰曾是禹诚的学生。在 20 多年的时间里,在禹诚的指导下,李杰获得了全国优秀裁判的荣誉;在禹诚的影响下,李杰获得了全国轻工技术能手的荣誉。

    李杰的学生时代,恰逢禹诚推动学校与大型汽车模具厂展开合作。那个夏日,车间里蚊虫满天飞舞,李杰老师对此记忆犹新。在很多个日夜里,他们操控着学校那台唯一的“宝贝”数控设备,加工生产大型曲面零件,同时在李杰心中种下了一颗“传承”的种子。

    “做老师就是要帮学生解决问题”

   


    2005 年,李杰顺利地找到了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在同班同学看来,他的岗位和收入在班级里是非常突出的。然而,那位既懂得制图、材料、制造工艺、数控,又通晓力学、加工的全能标杆禹老师,始终是他心中的学习目标。到了第二年,他辞去了工作,回到了学校,再次成为了禹老师的徒弟兼同事。从那之后,一直持续了 17 年。他曾经在禹诚老师的指导下获得了无数奖项,现在又指导自己的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展现出耀眼的光芒。如今的李杰终于明白了禹诚老师话语里的真谛:他觉得教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职业。当与团队成员一起探讨出解决难题的方法时,他会感到特别满足;当看到学生向他汇报成功的喜讯时,他也会感觉特别满足。

    李杰

    做产品没有“差不多”

    禹诚从事职业教育已有 30 年,他的学生数量众多。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要将每个产品都做到极致。禹诚表示:“做产品,只有合格与不合格这两种情况;不存在差不多、大概可以的情况,必须要达到 100%的精确度!”

    用爱谱写育人曲

    2020 级毕业生张杨,实现了从中职到高职的升学。他对模具设计和数控加工专业极为痴迷。大一年级时,他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一等奖。他每天能够对着电脑或机床长达十多个小时。禹诚感慨道:“像这样的小伙,我既心疼又敬佩。这种工匠精神,我觉得我们国家很需要。”

    禹诚在学院指导学生操作机床

    在备赛的冲刺阶段,由于时间很紧迫,并且当时是夏天。男生们在洗衣服时因为手脚不灵活而感到不方便,所以禹老师就把自家的洗衣机搬过来,让张扬和他的同学们可以使用。在疫情形势严峻的时候,学校的食堂停止营业,外卖也无法送达,禹老师不顾风险,自己出资为大家购买食物和紧缺的药物,还把自家的电饭煲也送了过来……在禹老师身上,一直都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我希望把所有学生都培养得像张杨一样。”禹诚说。

    张杨在专注练习技能

    他们年纪尚轻,对生活怀着满腔的热情,然而内心也较为脆弱。“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落后,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去引导。这些孩子实际上都很聪慧,只是之前未曾找到兴趣点罢了。老师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逐步地去鼓励、教导以及培养,让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爱好,如此一来,他们就会越发有干劲。”禹诚时常对学生们讲:“具备良好的品质和综合素养,无论去到何处,都能够成为有用之才!”

    发展职业教育永不停歇

    教育要成为强国,职业教育该做什么?教育要成为强国,教师该做什么?禹诚通过她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培养出“大国工匠”的“良匠之师”的卓越行为。

    职业教育对于发展民族制造业而言是重要的环节。禹诚表示:我们需要有一批能够踏踏实实地从事技术工作的大国工匠,以推动“中国制造”朝着“中国智造”的方向前进。每一个人才都能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作用,如同零件般各得其所,共同支撑起发展的巨轮,让其充满激情地运转。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1 10:02 , Processed in 0.058494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