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快手资源优势,快手的资源数据是什么意思,快手优势在哪里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3410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快手交出了一份全面狂飙的成绩单。

    2024 年,快手获得的营收为 1269 亿元,此营收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 11.8%。快手的归母净利润是 153.3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39.76%。全年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 72.5%,达到 177 亿元。并且快手已经连续 7 个季度保持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 2025 年 2 月这个时间节点上,快手的可灵 AI 已经为 600 多万个用户提供了服务。并且,它累计的收入已经超过了 1 亿元。同时,AI 的商业化变现呈现出了加速的态势。

    互联网行业转向 AI 叙事时,快手抓住了文生视频这一“小而美”的赛道。快手率先达成了商业化目标,并且其盈利能力在持续提升。在当下的市场周期中,这份成绩单是比较好的。

    资本市场的情绪并不高涨。快手在 2024 年业绩发布前后,股价连续多日下跌。快手的整体估值与小米、拼多多等公司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为什么快手一直被资本市场所低估,越赚钱,却反而越焦虑?

    传统业务的“虚假繁荣”

    并且,季度利润的增速也在持续放缓。

    而后下滑到了四季度的 7.8%。

    从业务方面来看,在线营销服务的营收为 206 亿,并且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3.3%;直播的营收是 98.5 亿,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 2%,这种下滑情况已经连续持续了 4 个季度;其他收入为 49 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4%。

    2024 年的直播业务方面,快手的直播收入为 371 亿,且同比下降了 5.1%。然而,尽管总收入呈现下滑态势,但快手签约主播的数量仍在持续增长,去年的签约主播数量同比增长超过 60%。

    这反映出直播行业面临着困境。想入行的主播数量越来越多,然而“榜一”大哥却越来越少。“老铁”的打赏意愿在不断下降,并且近年来行业处于强监管之下,所以直播业务走向“黄昏”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接着来看快手寄予厚望的电商业务。近年用户量大盘增长较为困难,在此背景下,快手电商遭遇着被对手瓜分流量以及转型困难的状况。

    快手的电商业务增速逐渐放缓。

    快手一方面被限制在了“老铁”这个基本盘中。凭借着“老铁们”的支持,快手曾经在下沉市场中能够毫无阻碍地前进。然而,当快手尝试向年轻用户的圈层进行突破时,才察觉到“老铁基因”既成为了它的防护屏障,同时也变成了一种束缚。

    抖音凭借自身优势不断挤压快手的市场份额,视频号也凭借其优势在不断挤压快手的市场份额。国海证券研报显示,在 2023 年,视频号的日活用户达到 4.5 亿,月活用户达到 9 亿。去年四季度,快手的日活稳定在 4 亿左右,由此可见,快手已经掉队到“行业老三”的位置了。

    去年,快手的 GMV 增速达到 17.3%,这个增速已经远远高于日活用户的增长,日活用户的增长为 4.8%。这表明快手的电商业务更侧重于依靠现有用户的复购或者客单价的提升,而不是依赖用户基数的健康扩张。进一步验证了“老铁文化”所具有的局限性。

    快手另一方面尝试进行向泛货架电商的转型,期望能够进一步使商品供给得以丰富,以满足用户“人找货”的需求,进而提升电商业务的上限。

    目前,快手泛货架电商的 GMV 在总电商 GMV 中所占的比例为 30%。与之相较,抖音的泛货架 GMV 占比已接近 40%,并且有希望将这一比例提升到 50%。由此可见,快手的转型节奏明显落后于其对手。

   


    最后,来看快手当下主要的收入来源,即线上营销服务(广告业务)。它的收入增速放缓到了 13%左右。在此之前,它已经连续 6 个季度实现了 20%以上的同比增速。

    快手的广告业务收入包含外循环和内循环这两部分。内循环广告会直接为电商业务提供服务。外循环广告主要是面向快手平台之外的品牌商。在这当中,外循环广告收入的增长速度从 25%降低到了 15%。

    由此可见,除了行业大环境的影响外,竞争对手的压力还从多方面挤压了快手的收入。考虑到快手的电商货币化率长期低于同行(佣金+广告收入/GMV),快手可能是进一步降低了佣金率以让利于商家。即便如此,电商 GMV 还是没有迎来爆发。

    资本市场对快手不太感兴趣,这似乎是可以理解的。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繁荣”,然而其成长性已经比不上以前了。

    多点开花寻找“新故事”

    快手深知这一点,它也在持续进行新故事的探索,在本地生活领域出击,在短剧领域出击,在金融领域出击,在 AI 领域出击,然而却陷入了“样样通,样样松”的尴尬境地。

    快手为了进一步挖掘用户价值,在 2021 年就开始与美团携手布局本地生活。快手主打一些跟美团相比有差异的品类。然而,相较于抖音的激进打法,快手一直都比较低调。

    去年,快手加大了对本地生活业务的投入。快手本地生活事业部的产品负责人郭柏悦透露,在 2024 年,快手将投入十亿级的平台补贴,并且降低了达人团长等的入门门槛。

    去年全年期间,快手的本地生活业务一直保持着较为快速的增长态势。在二季度,其 GMV 环比呈现出约 200%的涨幅。到了四季度,GMV 同比实现了翻倍。并且全年的收入同比增长了 2.6 倍。

    快手没有公布本地生活业务的具体收入规模。然而,抖音已经在朝着 6000 亿的 GMV 前进。对比之下,快手的本地生活业务还处在拉新阶段。虽然它能够带来一定的增量,但似乎难以成为新的增长重点。

    快手的金融业务也处于同样尴尬的处境。去年,快手运用“钞能力”,在小贷、保险经纪、支付这三大板块相继布局,如同本地生活业务一样,走的也是“人有我有”的变现途径。

    目前来看,快手的金融业务落后于同行。抖音已落地车险、健康险等产品矩阵,而快手的金融业务仍处于“流量导流”阶段。这样不仅在口碑上更容易翻车,而且主攻“老铁市场”的金融产品也可能面临更大的违约风险。

    快手在本地生活和金融业务方面只是进行了初步尝试;而对于短剧和 AI 业务,它显然是给予了重点关注。

    2024 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了 504 亿元。这个规模首次超过了当年国内 425.02 亿元的电影票房。如今,不仅“抖快”这两个短视频平台,“爱优腾芒”也都在盯着短剧赛道。

    快手是短视频平台之一,且较早布局了微短剧。2024 年三季报显示,快手已积累了超过 3 亿的短剧用户。快手的短剧单日综合收入峰值突破了 4000 万元。

    快手在短剧赛道的布局成绩较为良好。去年四季度,商业化短剧的营销消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 300%。付费短剧的营销投放不仅带动了外循环广告收入的增长,还为引流和拉新贡献了重要力量。

    但短剧能否成为快手的新增长极呢?目前看来,情况似乎是“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近日,快手突然将大批低质量短剧进行了下架处理。这已经不是快手第一次对短剧生态进行整治了,然而,相关问题依然反复出现。

    如今短剧赛道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要制造出优质作品,不仅需要流量扶持,还需要有资金优势。然而对于快手而言,它到底有什么样的内容护城河能够用来制胜呢?

    AI仍是“胜负手”

   


    传统业务存在转型困难的情况,新业务也难以形成气候,然而 AI 仍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新叙事”。灵 AI 成为了快手财报中的唯一亮点,尽管其累计营收还不到总盘的千分之一,但其想象空间却非常巨大。

    一方面,可灵 AI 能够比竞品更迅速地找到商业化路径。快手的 CEO 程一笑曾表示:“可灵 AI 的商业化单月流水已经超过了千万人民币,并且我们有信心在明年让其收入规模实现快速的增长。”

    快手为可灵 AI 制定了“小而美”战略,这带来了益处。一方面,在其他大厂都在大力发展通用大模型的时候,快手迅速明确了“文生视频”这一细分赛道,因为它与自身业务最为贴近。

    快手明确了一种策略,即先推出产品,然后再进行优化。并且,快手给予了可灵项目最大程度的资源协调,努力争取在同行竞品之前率先拿下市场。

    二则,可灵 AI 不仅速度快,而且价格足够便宜。拿生成一条 5 秒的视频来说,其价格大约是 8.4 元人民币,然而可灵只需约 0.7 元人民币。

    数据显示,在同期的 AI 视频产品里,可灵的流量增长速度很快,它已经把更早发布的同类竞品以及 Pika 都超越了,并且其月访问用户的总数还在不断地增长。

    广发证券预计,按照目前可灵单条视频的平均收费标准来测算。如果有 10%的视频采用 AI 生产,那么快手潜在的年化收入为 12 亿元;如果有 20%的视频采用 AI 生产,快手潜在的年化收入为 24 亿元;如果有 30%的视频采用 AI 生产,快手潜在的年化收入为 36 亿元。

    快手近半年以来的估值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可灵 AI 给予的。可灵 AI 给快手带来了“情绪价值”。然而,AI 能否带领快手真正摆脱“低估值”的困境,让资本市场重新对其抱有信心,这还需要快手进行进一步的整合。

    首先是“降本”,也就是借助 AI 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例如在内容推荐领域,能够利用 AI 减少人工进行标注和审核的工作任务量,并且借助 AI 算法提升内容推荐的精准度以及效率等。通过这种方式,以更低的成本,更有效地留住用户并促进用户的活跃度。

    其次是“赋能”。如今,快手的电商业务以及广告业务都碰到了增长瓶颈,留住商家这一点也愈发重要。快手能够借助 AI 大模型技术,对营销服务推荐模型的预估能力进行优化,从而促使营销素材投放的转化效率得以提升。

    程一笑提及,同构 AI 大模型有望将客户的短视频营销素材制作成本降低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甚至更多。去年四季度,在快手平台上,AIGC 营销素材的每日平均消耗超过 3000 万元。

    快手把 AIGC 能力赋予短剧等新业务。目前,国内首部 AIGC 短剧《山海奇镜之披荆斩浪》已上线。并且,有望进一步改变短剧的创作路径。

    首先在于“引流”,“降本增效”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要找到持续的新增长引擎,快手需要把 AI 贯穿到短视频、电商和广告这三大业务中,并且从“电商平台”转换为“AI+内容生态”。

    AIGC 大模型能够进一步降低创作的门槛,从而激活 UGC 生态。优化算法可以提升流量的分发效率,同时也能提升用户的留存率和付费率。AI 模特、虚拟主播等 AI 工具可以帮助商家提高效率并优化交易链路,进而提升电商和广告这两大核心业务的收入。

    当“创作-分发-转化”形成正向循环时,快手生态的各个环节都有机会提升效率并增加收入,而且还能进一步回馈快手的 GMV 与广告收入,促使其增长。

    快手构建一个内容、技术与商业共生的生态系统,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稳固其核心业务,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占领未来的 AI 流量入口,同时还能进一步拓宽市值的想象空间。

    当下的快手,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却难以支撑其估值。之后,快手若要维护好自己的面子,就必须迅速提升内在的实力。快手的 AI 故事才刚刚开始,这也给快手带来了随时有可能扭转局面的希望。

    本文源自伯虎财经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0 15:57 , Processed in 0.117992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