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网络暴力或是背后推手

2万

主题

2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7000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16日晚,乔任梁于上海家中因抑郁症自杀身亡。

    在这一天之前,提及乔任梁,我会想起《我们相爱吧》当中那个抱着吉他、唱着摇滚,嘴角露出坏坏一笑且露出虎牙的无忧无虑的少年。我也会想起《加油好男儿》里,他在舞台上所散发的耀眼光芒。

    那时,无人意识到。那笑容背后有着深重的无奈。那笑容背后有着噬骨的孤独。那笑容背后有着幽暗的深渊。

    抑郁症的病因很复杂,但网络暴力,无疑将他推向了万丈深渊。

    天津爆炸之际,他在微博上以“飞蛾扑火”来抒发对消防员的痛惜之情,随即引发了大量的恶评。那些言语之恶毒,着实令人胆战心惊,然而却无人关注他的一百万捐款。他曾在微博上用癌症病人来描述自己某段时间的生活状况,言辞稍显不妥,接着网友们又开始行动了,他们似乎已然习惯了进行谩骂。

    在真人秀《我们相爱吧》里,乔任梁和徐璐组成了 CP。节目当中,他们十分恩爱,亲密无间。节目结束之后,他表示自己与徐璐仅仅是工作关系。随后,他遭到了一堆网友的责骂,被骂“虚情假意”“又作又装”。

    我认为如果他在节目中一直保持冷漠的状态,那么就会被指责不敬业。他用尽全力去让节目展现出最优良的效果,然而却被骂是虚情假意的。人们常常喜欢站在道德的最高位置上来审视别人,批判他们所看不惯的所有事物,却忘却了要将自己也纳入被审视的范围之中。

    以道德约束自身,为圣贤。以道德约束天下,为贼寇。

    悼念乔任梁的人里,有不少是当年对他大肆谩骂的人。那时他们跟着众人一起说出恶毒的话语,如今又跟着众人怀着沉重的心情进行悼念。

    人们的善良,总是来得晚那么一点。

    然而此时,网络暴力并未停止。大众的利剑转向了乔任梁的好友,其中包括陈乔恩和赵丽颖。原因是她们没有在第一时间发布微博进行悼念。

    这让我想起了陈凯歌的电影《搜索》。影片中,叶蓝秋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后,心灰意冷。她上了一辆公交车,沉浸在惊愕与恐惧之中,拒绝给车上的老大爷让座,从而引起了众议。这一过程被电视台实习记者杨佳琪用手机拍了下来。佳琪把公车上的新闻迅速交给了陈若兮。因为陈若兮是新闻主编,她凭借着敏锐的嗅觉,将此新闻进行了恶意放大。这样的行为引发了一场人肉搜索。大众一起讨伐叶蓝秋的道德沦丧。最后,沉浸在绝望中的叶蓝秋选择了自杀身亡。

    大众仅看到了叶蓝秋未给老人让座这一行为,却未曾知晓她内心对患癌症的恐惧。大众仅仅看到了陈乔恩没有发微博进行悼念,却全然不知她每日都在以泪洗面。

    我们知晓的极为有限。然而,我们却将自己所知晓的那微小部分,当作了全部的真相。接着,我们又把这微小的部分当作利剑,指向那些或许正徘徊在黑暗之中的灵魂。

    当媒体爆料陈乔恩以泪洗面时,大众的风向发生了转变,大家纷纷开始安慰陈乔恩。大众的言论有着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极具盲目性和传染性。最为可怕的是,无人敢与大众作对。与权贵作对会被视为高尚,然而与大众作对就如同与世界作对,你会遭受重创,即便大众的观点可能本身就是错误的。

    这些网络暴力的参与者,平日里或许是勤奋工作的员工,或许是安静的学生,或许是贤惠的妻子……他们就在我们的身旁,甚至有可能就是我们自身。

    是什么让这些人变成了网络上的恶魔呢?其一,网络环境具有匿名性,这使得网民无需为偏激言论承担责任。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释放不满,所以就将网络当作一个发泄的途径,并且在发泄之后也不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最重要的是,当前国人的素质总体上比较低,现代性的意识较为薄弱。正因如此,他们在思考问题时不够深入,很容易被煽动,缺乏理性精神,也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

    这种非理性在大众化平台较为普遍,这彰显了网络环境自由开放所具有的两面性。我们无法将其彻底根除,只能努力让大众的讨论更趋近于理性。首先,大 V 作为传播的关键节点,应当对公共讨论进行理性且有效的引导。现在的微博大 V 影响力很大,然而他们在公共讨论中的参与度却很小,也没有给公共事务带来很多积极影响。所以我认为这些拥有网络话语权的人应该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在舆论失控之际及时做出理性的表态,把公共舆论引向积极理性的方向。

    其次,很多时候媒体未能承担好社会责任。媒体在很多时候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缺乏一些理性的分析与评论。我认为媒介的功能应当回归本源,应当让人们了解更多的真实情况和客观信息,为公共舆论进行理性引导。

    公共平台应当推动实行实名制,要强化举报和惩处的机制,同时弱化因匿名而产生的安全感,以此来规范交流的环境。最为重要的是,个人需要理解他人并且宽容他人,强化自身的责任感,始终坚持独立思考。在对热门事件进行讨论时,个人应该换位思考当事人所处的境遇,不能将自己完全置身事外。我们现今的群体具有非理性的特点,这与勒庞的《乌合之众》中所描述的类似。而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索罗维基的《群体的智慧》。前者的群体是盲目的、趋同的;后者的群体则具有多样性、独立性、分散性,并且具备聚合能力,能够达到理性判断和准确认知。

    当公众人物出现言辞、行为不当的情况时,我期望看到的是理性的质疑,而非恶意的谩骂;是有根据的揭露,而非无谓的诋毁;是对真相的进一步探寻,而非让片面蒙蔽双眼。

    星光洒落的时候,每一个善良的灵魂都值得被宽谅。

    文/白谢兵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5 17:55 , Processed in 0.080902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