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文艺发展:互联网技术催生文艺创新与变革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093
发表于 2025-4-3 01: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对网络文艺的发展极为重视。2014 年 10 月,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表明,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促使文艺形态发生改变,催生了众多新的文艺类型,同时也给文艺观念以及文艺实践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因为文字实现了数码化,书籍呈现出图像化,阅读走向了网络化等发展态势,文艺乃至社会文化正面临着重大的变革。2018 年 8 月,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抓好网络文艺的创作生产。要加强正面引导的力度。同时要推出更多健康且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2012 年 12 月,总书记在文联十一大、作协十大开幕式的重要讲话里指出:各种艺术门类能够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可以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促使文艺形式得以创新,还拓宽了文艺空间。同时,要恰当运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手段,以此激发创意灵感,让文化内涵更加丰富,能够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出更具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网络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网络文艺在国家文艺政策的规范与引导下,在科学技术的迭代与驱动下。它继续对自身的创作规律进行探索,对产业模式进行探索,对传播路径进行探索。总体生态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作品质量稳步提升,用户的黏性显著增强,市场规模屡次创造出新的高度,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它日益成为新时代文艺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人工智能(AI)等高新技术成为新引擎,能够提升网络视听文艺创作品质和效率。2024 年 3 月,在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期间,发言嘉宾介绍了 AI 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此图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所提供。

    从题材方面来看,现实题材、科幻题材、历史文化题材的创作掀起了热潮,并且在不断深入探索。一方面,网络文艺迎来了现实题材创作的兴盛时期,越来越多的网络文艺作品凭借独特的文化观察视角、艺术创作手法以及互联网媒介思维来关照现实,以立体化的方式呈现当代丰富的社会生活,并且越来越多地承担起时代记录者的重要职责。《陶三圆的春夏秋冬》将焦点对准河南嵩山脚下桃源村的巨大变化,讲述了三代村民连续接力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我们的赛场》以贵州“村超”、“村 BA”赛事为核心,展现了平凡人物的生活故事,通过小的切入点反映出乡村振兴的大背景,让真实的故事引领观众去探寻网络热度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一方面,网络文艺中存在着弘扬科学精神的作品;另一方面,也有面向科技前沿的作品;同时,还有交织强国叙事的作品;并且,不断涌现出探索人类未来的科幻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星际文明、未来世界、进化超能、超级科技等细分题材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为新时代的中国文艺贡献出了新的美学形式、类型和风格。比如,《我们生活在南京》以一种活泼、轻松且生活化的情感基调,描绘了两名年轻人一同面对末日天灾时的求生历程。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将人性的温暖传递了出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下,网络文艺呈现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趋势,且这一趋势会越发明显。近年来,中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种网络文艺形态得以广泛传播,这体现出了更为强烈的文化自信。例如,《中国奇谭》以青春态和年轻化的审美视角,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母题进行了深层解读,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动画赓续历史并且勇于创新的文学性、思想性以及艺术表现力。

    从主体方面来看,年轻一代正成为网络文艺的创作主体以及消费主体,他们是推动网络文艺发展的积极力量。当代网络用户,尤其是“Z 世代”(1995—2009 年出生)等青年人的精神状态,在网络文艺内容特征中有所体现。创作主体变得更加年轻且多元化,这使得网络文艺的各种形态变得更加丰富。以网络文学为例,“90 后”青年网络作家已成为中坚力量,“00 后”快速补充成为新增主力。从网络电影方面来看,越来越多年轻导演把网络电影当作职业生涯的重要起点。《特级英雄黄继光》的导演是“90 后”,这部作品熔铸了伟大的爱国情怀与豪迈的英雄气概,通过全新的艺术表达,让它绽放出了新的时代光彩。年轻导演们输出了新的创作理念,给网络电影行业带来了审美和技巧方面的年轻化升级。在网络综艺节目中,综 N 代在市场上保持优势,在制作上保持优势,在观众方面也保持优势。“Z 世代”用户正成为互联网时代音乐用户最主要的增量来源。网络剧观众呈现出年轻化的突出特点,并且这种特点还有增长的态势等。应当明确,年轻一代凭借其独特的“网感”经验,推动了内容形式的创新,成为了网络文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从技术层面来看,新一轮网络文艺智能化创新由新技术及理念启动,交互性和沉浸性等成为网络文艺的突出特点。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力量,同时也是推动文艺创作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的智能技术已然对动漫、游戏的产能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正逐步形成网络文艺区别于传统文艺和其他媒介艺术的突出特征。特别是在近些年,人工智能(AI)以及大数据等这些新技术,在网络文艺行业里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这些新技术不但对网络文艺的创作模式以及产业生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还给受众带来了极为震撼的审美体验。人工智能从“文生文”发展到了“文生频”。它能够自由组合语言、文字、声音、图片等元素。这使得网络文艺作品从单一的文字形态升级为多维、立体、互动的跨媒介形态。通过输入文字,能够生成高清画面。甚至导入小说,就可以直接生成影视内容。2022 年 11 月,国家网信办等三部门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此规定为人工智能内容生成以及虚拟人制作等深度合成服务,清晰地规定了主体责任。当下,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冲击仍在持续增强,必定会引发新一轮“技”与“艺”的融合进程,并且为文艺创新给予了新的可能性。网络文艺创作正在释放出极为巨大的潜能,也迎来了无比广阔的生长空间。

   


    从影响方面来看,网络文艺出海在不断向纵深推进,其影响力遍及全球。近些年来,网文、网剧以及网游已经成为文化出海的新型载体,它们凭借多元的内容形态,向全球展现出极具魅力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中国风”。以网络文学为例,从 2005 年起网络文学开启了外文出版授权。自此,网文出海经历了不同阶段,有以数字版权与实体图书出版为主的 1.0 时代,有建立海外门户来规模化翻译输出网文的 2.0 时代,还有主打原创模式的 3.0 时代。相关调研报告进行了统计,在 2023 年,我国网络文学行业的海外市场营收规模达到了 43.50 亿元,并且同比增长了 7.06%。同时,借助突飞猛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文学创作与翻译的瓶颈有希望被突破。《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23)》表明,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在加快,推出了“AI 翻译+人工审校”以及“AI 一键出海”等多种翻译模式,翻译的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准确率也有所提高,为网络文学深度走向世界提供了助力。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翻译语种涵盖了英语等 20 余种,还涉及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下,众多富有想象力的优秀网络文艺作品,正以如春风化雨般的方式让国际受众产生共情与共鸣,在以文化来感化人、以艺术来沟通心的过程中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的文章《网络文艺:新时代文艺发展的亮丽风景》中包含更多内容。

    (策划:许华卿 许文嫣)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1 03:23 , Processed in 0.083199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