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学校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143
发表于 2025-2-25 13: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信息化规划实施方案

    为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开展,通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在做事之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优秀的方案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化规划实施方案,希望能帮到大家。

    信息化规划实施方案1

    为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保证教育信息化能快速、健康且协调地发展。依据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还有陕西省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以及石泉县的《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并结合我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地制定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硬件环境

    学校有一间学生计算机房,里面有 15 台计算机,还有 3 套多媒体投影设备。学校有 13 台教师用计算机,包含各部室的。有一台万全服务器,这些都连通了互联网,是通过 10 兆光纤接入的。在局域网内开通了计算机共享。学校的校园管理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曾溪左溪小学尚未接入有线宽带,仅拥有一台模式二接收机。大沟小学已接入有线宽带,且仅有一台模式二接收机。左溪以及大沟尚未建立计算机房,也未建立电子备课室。

    (二)软件环境

    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趋向于中老龄化。他们都已经通过了信息技术能力初级考核,并且能够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基本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教育教学。然而,他们却不能适应新型环境下对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要求。学校有一位专职的信息技术老师同时兼任电教管理员。

    (三)、信息化基础

    目前学校建有校园网站,并且设置了多个栏目。这些栏目已经能够实现新闻信息的发布以及对外宣传的功能。学校的信息管理平台也已基本建成,还搭建了校本资源库。通过这个校本资源库,能够初步实现信息资源以及教学资源的共享功能。

    (四)存在问题

    目前,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教师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且认识上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对信息化的迫切性认识也不够。

    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处于起始阶段,其基本能满足课堂教学、教师上网以及电子公文收阅等这些初步的需求。

    3、学校现有计算机及校园网的利用率不高,效益没有充分发挥。

    电子备课的习惯需要进一步培养,教师在信息搜集方面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在信息加工方面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教师在信息处理方面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师在资源应用方面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硬件设施存在不足,其中教师办公电脑数量不够,并且没有实现班班通。村小仅拥有模式二设备,目前还没有配备计算机房和电子备课室。

    校本资源库的资源存在不足的情况,目前还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要求。所以,还需要对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扩充、优化以及完善。

    二、信息化建设工作目标

    五是建设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高水平信息化师资队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快教育专网的推广与应用,将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进行备课和上课。强化资源与课堂之间的深度融合应用。

    (二)具体目标

    全面对校园宽带网络进行改造升级,达成从 10 兆光纤到 100 兆光纤的转变,同时将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予以扩大。对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改造。在大沟左溪建立起符合标准规范的微机室和电子备课室。三所学校均已实现 100MB 光纤上网。

    整合校园广播以及电视,同时建立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并且整合监控网络。

   


    学校不等不靠,积极多方筹措资金。在 20xx 年到 20xx 年期间持续投入,每年投入一套电子白板。努力争取尽快建成电子白板班班通。到 20xx 年时,生机比达到 8 比 1,师机比达到 1 比 1。购置了从学校管理到教学应用的各类软件系统,例如学校信息管理平台、极域电子教室等,以此提升我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制度机制建设,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归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

    20xx 年启动了教育实名网络空间“人人通”建设,我校所有教师都开通了网络实名制网络空间。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并且通过该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以及网络教学活动。

    加强资源建设方面,要开发校本资源,将网络资源进行整合,拓宽信息资源的渠道,让信息化资源的内容和样式更加丰富。通过开展课堂教学应用研讨活动,聚焦课堂,来开发和应用校本教育教学资源,逐步构建出一套适用于各年级各学科的电子导学案和课件。与此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持续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三、实施计划

    1、20xx年

    进一步健全信息中心的机构建设。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组长是校长,成员有校委会成员以及电教管理员,该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②进一步建设和维护学校校本资源库

    各部门负责人和各教师要做好学校数字档案的整理建档工作。需按照学校数字校园办公平台(包含校本资源库)下的索引目录,不定期上传数字档案。要按照“谁负责谁上传和维护”的原则,做好已上传资源的整理。务必确保精品资源按学年度学期存放。还要规划好并使用好服务器磁盘空间。教师会在恒谦教育资源网内建立学校自己的资源库。

    所辖村小实现了宽带接入达到 100MB 的光纤接入。曾溪小学通过利用两台企业级无线路由器,达成了无线网络全覆盖的效果。

    完成了软件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中的一个部分,即《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培训部分。

    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去筹措资金,然后购置电子白板,并且每年都在投入。学校的目标是争取在 20xx 年的时候,能够全面完成新的“班班通”这项工作。

    要大力推动教育资源与学科进行深度的融合以及应用。持续开展教学资源应用以及学科整合的教学技能大赛,促使应用能够常态化。并且按照不同层次提出应用目标,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程度。推进应用以及研究的普及和深度融合,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要加大对陕西教育资源网(教育专网)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该网站的使用频率。推动优质资源规模化应用,更好地服务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

    ⑦继续开展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活动

    开展信息技术方面的实践活动以及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将校内学生竞赛的组织、考评奖励工作做好。组织学生参与各级中小学生的电脑活动,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县级中小学生的文字录入“金手指”比赛,并且做好相关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2、20xx年

    进一步把校本资源库建设加以完善,将精品教学资源进行充实,逐步把数字化资源建设完成。

    完成集成信息中心的建设,其中包含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另外,学校单独设置了校园监控室。

    学校的缴费教师进行实名注册,注册的是世界大学城云服务支撑平台。通过这样的注册,实现了“三通工程”中的“优质资源班班通”。并且为每一个班级都搭建了一个班级云空间,借助这个空间实现了国外优质资源的智能汇集。

    开展办公软件 word 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培训,同时开展常用工具软件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培训。

    大力开展在网络方面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用,大力开展在网络方面的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应用等,以提高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创新的能力。

    开展网络教研,去探索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深入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效课堂实施的方法和策略。

    四、保障措施

    学校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组长是校长。这个领导小组负责具体推进教育信息化项目,并且进行安排协调工作。

    2、专业保障:

   


    ①项目指导:县电教中心、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

    学科指导的人员包括县教研室教研员、教务处主任、各学科组长、小信息技术教师以及网络管理员。

    ③培训、技术指导:县电教中心、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

    经费保障方面,积极采取财政投入与学校自有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增加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的投资力度。按照规定,学校应当投入年度经费的 10%,用以购置和维护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设备,并且要逐年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4、师资保障。

    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培养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工作的管理人员;形成队伍稳定、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且具有良好敬业精神的信息资源建设及基础设施管理、维护队伍;大力推动信息化教学应用常规化;培养出众多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骨干教师,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切实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建立评估考核制度,将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全面纳入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年度绩效考核之中。依托县电教中心,充分发挥学校网络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与激励措施,制定并出台《曾溪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考核方案》以及《曾溪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考核细则》,以此为教育信息化管理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

    信息化规划实施方案2

    信息时代到来后,信息技术具备了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特性,信息资源成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成为了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而学校信息化建设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必须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我校信息化建设的任务,要开展学校信息化工作,且需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依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意制定了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要建成全校上下贯通、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

    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力度。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与掌握信息技术的程度相关。要让学生都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同时逐步改变观念,树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观念。让信息技术能为学生学习服务,也能为学生发展服务。4. 组织成立“电脑兴趣小组”,确保有辅导老师,有活动安排,以提升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

    努力打造一支信息化的教职工队伍。一所学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于拥有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努力建设这样一支师资队伍。要深入开展调查与研究,去探寻更为有效的培训方式,并且要重点依据“以用促学”的方针,按照分层次、有步骤的原则来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学校管理系统应用的培训。

    加大力度去建设学校的资源库以及其平台。教育资源的数字化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所以,建设一个资源充足、种类齐全且使用方便的校本资源库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学校经过几年的努力,资源库建设有了一定规模,但仍存在问题。一是资源种类与学校教学实际不适应;二是资源内容未校本化且管理无序;三是可利用性小,使用效率低;四是不能真正实现资源库应有的效用。

    三、信息化建设主要工作:

    加强管理,注重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广泛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尤其要着重对校本资源的目录结构进行研究,以此来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库系统。当前应当加大工作的力度,争取在半年的时间内完成原有资源库的结构调整。

    应逐步开展案例库和课例库的建设工作。要着重梳理清楚现有的各类文本资源、课件资源以及音像资源的管理目录。在完成这些基础工作之后,再新增案例库和课例库。目前,我校的校本视频资源存在严重缺乏的情况,应当着力推进此项工作。

    着重于资源库与教师的接口以及平台的建设,遵循实用、易用的原则,确保每一类资源都具备相应的用户界面。同时,着重加大校内资源“点对点传输”方面的研究与建设力度,期望在两年内完成这一工作。

    应进一步加大对资源库使用的培训力度,让每一个人都能够熟练使用资源库,并且每天都使用资源库,以此来切实发挥资源库的效用。

    深入进行调查和研究,精心地进行设计,逐步去建设学生的学习资源库,逐步去建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网上讨论区,逐步去建设学生的网上社区。

    加强学校网络系统的管理与建设工作。校园网包含硬件设施以及所有的用户界面。在强化硬件管理以及资源库建设的过程中,要着力打造用户平台。最终要以学校主页为中心,逐步构建起对外宣传界面、校内资源库系统、在线教学系统、德育系统、行政办公系统等一系列子系统群。近期需重点做好以下准备工作。要逐步开展各个教研组、部门的网页建设工作;要给有兴趣的教师提供适当的培训,大力倡导教师建设个人主页。在两年内努力完成教研组和部门主页的建设,并且在两年内要有三到五个教师主页。逐步推进学校行政办公管理系统的建设,该系统的核心在于实现无纸化办公,争取用一到两年的时间让全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方案》的制定主要是为了落实学校发展远景规划中提出的有关学校信息化目标。每学年都应依据本《方案》提出的目标,制订相应的实施计划。要做到有步骤地推进,按照急缓有序的原则进行。逐步推进各项工作,力争能够早日完成相关任务。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1 22:39 , Processed in 0.101300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