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中国智能机器人企业榜单发布:25家代表企业揭秘,营收10亿近半,10家已上市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884
发表于 2025-1-20 0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技术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11月26日,搜狐科技“中国创新企业100强”正式发布智能机器人企业榜单。根据运营状况、技术水平、融资进度等公开核心指标,结合行业专家评审,评选出国内智能机器人领域的25家代表性企业。机器人三大领域分别有哪些公司上榜?国内自治程度如何?哪些服务场景最受关注?本文将一一分解。

    近半数企业营收10亿,其中10家已上市。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一样,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逐渐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重要切入点。随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等技术进步和智能化转型的加速,机器人也正在加速渗透到生产生活中。

    根据中国电子学会的分类,机器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指应用于制造领域的机器人,如焊接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是指应用于非制造业、为人类服务的各种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是指应用于特定专业领域的机器人。 ,如救援机器人、无人机等。

    我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据中国电子学会测算,今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接近336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145亿美元、服务机器人125亿美元、特种机器人66亿美元。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839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446亿元。元,占比53%;服务机器人303亿元,占比36%;特种机器人91亿元,占比11%。

    2021年全球及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从前述数据可以得知,今年国内机器人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40%,其中工业机器人约占48%,服务机器人约占38%,特种机器人约占22%。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工业机器人占比高于全球份额10个百分点,服务机器人与全球持平,特种机器人规模还较小。

    上榜的25家企业中,工业机器人9家,服务机器人13家,特种机器人3家。其中,已上市企业10家。市值排名前三(截至11月25日)为科沃斯、四通科技和微创机器人,估值分别为946亿元、592亿元、57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60亿元) 。元)。

    10家上市公司最新市值(亿元,截至11月25日)

    10家上市公司中,营收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8家。从营收来看,科沃斯、四通科技、新思达三家公司的营收分别为7.2、4.5、40亿元;其中,科沃斯河头石科技是国内扫地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供应商,纽斯达则是上榜工业机器人领域营收最高的公司。

    从盈利能力来看,石头科技去年净利润最高,接近14亿元,其次是科沃斯和通士达,分别超6亿元和5亿元;新松机器人、Eft等受疫情影响,成本增加。影响是损失。在医疗机器人领域,天智行和微创机器人仍处于市场导入阶段。加之研发投入较高,目前尚未实现盈利。

    10家上市公司披露去年业绩(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

    另外,根据公开信息,目前年营收超过10亿元的企业包括无人机巨头大疆创新、服务机器人优必选、大马科技等,其中大疆创新是榜单上营收最高的企业。公司2017年营收达到176亿元,公司董事会还预测明年营收将达到1700亿元。大疆创新占据全球无人机市场70%以上的份额,在全球民用无人机公司中排名第一。

    无人机也被称为空中机器人。除了用于航拍、摄影等,在农业、测绘、警务等方面也有广阔的使用空间。大疆以消费级无人机起家,并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在国内农业植保无人机领域也拥有多款产品。从农业无机机库存来看,大疆去年市场份额达到60%,超越竞争对手极飞科技。

    工业机器人国内产量占比近30%,5家企业撑起半壁江山。

    无论从全球还是国内来看,工业机器人都是机器人领域最大的细分市场。 2013年以来,中国连续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从国内来看,工业机器人市场以国际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德国库卡、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为代表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由具有完善产业体系的国外企业主导,爱普生、雅马哈、川崎等国外品牌在国内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控制着中高端市场。

    国内企业不断从中低端市场突破。据行业组织MIR锐工业统计,在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以台数计)持续增长,从2016年的23.5%增长到去年的29.2%,而外资品牌则下降了在此期间接近百分之六。个百分点,但去年仍占70%以上。

    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米尔锐工业

    过去几年,由于政策推动和企业加速扩产,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销量总体保持增长。尽管2018年前后因补贴减少以及国际环境影响,销量放缓甚至下降,但随着制造业回暖、加速升级,近两年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

    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销量分别约为24万台和17万台,同比增长约20%。其中,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约为5万台,市场渗透率为29%,较2011年增长25个百分点。米尔锐工业预计,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预计将达到18.4万台,2025年有望突破25万台。

    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及增速(万台,%)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

    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的全球份额也在逐年增加。去年全球份额增长至近43%,较2015年增长超过10个百分点。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松机器人、拓斯达、埃斯顿、纽斯达等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上榜的推动、Eft,分别属于汽车、3C电子、新兴产业。能源、食品、医疗、物流等行业正在加速渗透。

    数据显示,顶斯达、埃斯顿、新松机器人、埃夫特去年机器人本体销量分别达到10234台、6000台、3123台、2155台,共计21500台,占国内整体销量的13%。占国内市场的43%。如果再加上今年上半年加入全球工业机器人俱乐部2万台的纽斯达,这五家企业大概率会占据国内市场50%以上,国产化也表现出高度集中度。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运动控制、定位导航等技术的发展和行业需求,工业机器人领域也涌现了专注于垂直领域的创新公司,如极智嘉、海柔创新等。两家公司均专注于物流仓储领域移动机器人的研发。其中,极智嘉已在全球部署了超过2万台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服务全球30个国家的300多家客户,涵盖汽车、制造、电子等领域。商业、零售、鞋服、制药等行业,AMR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

    15家企业融资超430亿元,清洁配送市场争夺激烈

    本期榜单中,10家为上市企业,其余15家尚未上市的企业多为初创企业(服务机器人9家、工业机器人4家、特种机器人2家)。其中,优必选、极智嘉正在科创板辅导,极飞科技已获科创板受理,而大疆创新、达迈科技则多次传出上市计划。

    这些企业都受到资本的追捧。大部分融资流程均在C轮之后,融资总规模近432亿元。其中最热门的是优必选、机智嘉和大疆创新,融资金额分别达到94亿元和74亿元。元和达到72亿元;其次是达驰科技(39亿元)、极飞科技、高仙机器人(均突破22亿元),清朗智能、海柔创新、梅卡曼德等6家公司均突破10亿元。

    非上市公司融资规模及估值(亿元) 资料来源:IT橘子、天眼查、公开信息

    从估值来看,大疆是榜单上估值最高的公司,公开估值超1500亿元。优必选和极智嘉估值分别达到650亿元和320亿元。数米科技和极飞科技已经突破百亿,其他公司也达到了独角兽或准独角兽的水平。

    服务机器人上榜企业数量最多,这也体现了该领域的爆发趋势。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长率达36%,高于全球增速。今年预计将达到303亿元,2023年有望突破600亿元。

    这与资本的催化是分不开的。据企查查统计,去年机器人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242起,总金额近268亿元。今年以来,机器人仍然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赛道。 15家非上市公司中有11家今年的融资总额至少达到90亿元。其中,高贤机器人今年已完成两轮超过18亿元的融资。梅卡曼德、海柔创新、达提玛科技、擎朗智能、普渡科技等公司年内融资也超过10亿元;腾讯、美团、软银、高瓴、红杉、婺源、云锋基金等机构纷纷行动,甚至同时押注多家公司。

    今年获得融资的11家上榜机器人企业(亿元) 来源:天眼查

    同时,这也与应用场景的拓展密不可分。随着智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服务机器人的适应性逐渐扩大,产品类型更加丰富,自主化程度不断提高。从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早期成熟的产品,逐步演化为情感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引导机器人等机器人等方向延伸;尤其是疫情以来,无人服务的需求激发了很多新兴场景,比如无人配送、无人清洁消毒、无人导购等,在家居服务、公共服务、医疗等细分领域诞生了很多产品。服务。独角兽。

    从上榜企业来看,机器人清洁和配送服务是竞争激烈的两个领域。在清洁领域,科沃斯和石头科技是国内扫地机器人的两家龙头企业。去年销量分别达到317万辆和238万辆。线上渠道占比超过50%,其中科沃斯在线下渠道更受欢迎。 80%是独家的。

    得到字节跳动、红杉、高瓴等支持的云鲸智能主攻清洁拖地机器人,去年占据扫地机器人市场11%的份额。高贤机器人研发的清洁机器人主要覆盖商场、写字楼、酒店、医院、公园、市政道路等场景。去年销量近200台,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1000+客户,占据国内商业清洁领域最大份额。超过80%。

    分销领域有大楚科技、擎朗智能、云迹科技、优迪科技、普渡科技等公司。餐饮、酒店是最常见的场景。大驰科技专注云端机器人研发,已是全球最大的云端智能机器人运营商,2019年上半年营收超10亿元;擎朗智能的配送机器人足迹遍布全国500多个城市,并先后进入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多个海外市场,累计产品出货量已超过2万台。

    13家上榜企业服务机器人业务及商业化信息来源:企业官网、公开信息

    友迪科技的机器人已遍布600多个城市,与8000多家酒店合作,服务了数亿人。室内出货量已突破10000台,室外出货量预计将突破1000台。普渡科技在腾讯、美团、红杉等的支持下,也发展迅速。机器人累计销量已突破10000台,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城市,与上万家商户合作。

    作为服务机器人领域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优必选聚焦人形机器人概念,推出人形机器人。同比布局教育、陪伴机器人等消费市场,以及防疫、巡检、物流等商用市场。数据显示,优必选的销售额从2014年的200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20亿元。该公司CEO周健曾表示,预计2019年销售额将达到6-80亿元。

    此外,微创机器人、天智航作为医疗服务机器人的代表榜上有名。其中,微创机器人产品涵盖内窥镜手术、骨科、血管手术等外科专科。部分产品已获批,即将商业化;天之行专注于骨科手术机器人。已在近80家医疗机构投入使用,累计临床病例数超过1万例。未来,入院速度需要加快。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机器人将深度融合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技术,推动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还需要深入了解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来实现。实现协助人民、服务人民的价值。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3 13:16 , Processed in 0.095540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