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三十年检察信息化工作中的难忘瞬间:纪念检察信息化建设发展30周年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7070
发表于 2025-1-16 10: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值此检察信息化发展30周年之际,为全面展示检察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按照高级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检察信息化史料征文征文活动的提醒》要求,检察信息化建设发展30年》、河西《检察信息化三十年的几个难忘时刻》检察院检务保卫部王书岭同志撰写的《检察信息化工作》发表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信息化30年》(专刊)上。

    文章以一名技术干部的个人视角,讲述了河西检察院信息化建设30年来的难忘时刻和艰辛历程,再现了检察院信息化从办公自动化、办案流程标准化到办案流程标准化的跨越式发展。与检察工作全方位深度融合。整个过程。

    检察信息化工作三十年几个难忘时刻——纪念检察信息化建设发展30周年

    王淑玲 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检察院稽查保卫科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第43个年头,也是检察信息化工作第33个年头。回顾检察信息化工作30年和发生的巨大变化,每一位检察技术人员都感慨万千。成千上万的人,我有幸成为其中之一。我在30多年的工作记忆中捕捉到一些难忘的瞬间,记录初心与使命、荣耀与梦想……

    一

    “高端”四向打字机

    回顾自己的青春成长史,我已经在河西区人民检察院工作了30年。这30年,是检察机关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的30年。 1988年7月,我被推荐到河西区人民检察院办公室担任打字员,起初是试用期,1988年12月被招收为正式职员。1988年,基层检察院还没有独立的技术部门。 。技术工作在办公室完成,工作仅限于摄影和摄像。我的工作台上有一台打字机,主要由蜡纸滚筒、长70格、宽30格的打字反键盘、打字手柄、换行手柄、键盘推拉手柄等组成。大约0.5厘米的长方体。铭牌上可能有 2,100 多种类型。要求打字员熟练记住每个单词的位置并加快打字速度。当时,河西区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资料、通报、会议等材料,大部分都是由这台打字机和我的手打印、油印的。该办公室还有一款当时被认为“高端”的科技产品——四向打字机。之所以说它“高端”,是因为它价格昂贵。当时的价格在1万元左右。办公室里就有这样一个设备。也是名副其实的“万元户”。二是知名度高。大家都知道办公室买了高科技设备,都争相一睹它的“美”。如果他们写的文件是用这台打字机打印出来的,他们会额外保留一份作为纪念品。三是科技含量高。本机是一款集键盘输入、液晶屏输出、针式打印于一体的打字打印机。在以打字机为主​​的办公设备时代,它是一种非常高端的科技设备。

    二

    “如果你使用面板的话!” ——天津市检察院首期计算机应用培训

    1996年10月,为了更好地适应办公自动化工作要求,天津市检察院举办了首届计算机应用培训。这在办公设备尚未普及的计算机时代具有前瞻性和划时代性。每个区县学院只有一个名额,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报考培训。培训开始当天,来自全市20多所区县高校的学员来自办公室、行政部门、政工部门等各个部门。里面有批准逮捕、公诉等业务部门,我也被医院领导派去参加培训。培训内容是讲解DOS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这两种操作系统,一个是英文命令界面,另一个是中文友好界面,在操作上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反差影响。刚开始工作的年轻警员大多喜欢全英文的DOS系统,因为命令执行速度相当快,而老警员同志则更喜欢中文界面的操作系统,因为直观易懂。但无论哪一个学习内容,大家都认真听讲,反复练习。有的同志想练习一下“控制面板”中的设置操作,一时忘记了从哪里进入“控制面板”,大喊“我的面板在哪里?”另一个人收到了消息,“我这里有你的面板。顺便说一句!” “哈哈哈……”众人哈哈大笑。培训班结束后,市医院向各医院发放了一台康柏80368个人电脑,卧式机箱上配有大显示器。不过,当时的巡检系统是非常先进的电脑,所以大家都像过年一样收到了电脑。此后,这台电脑就成了各医院的珍宝,有的医院甚至为其建造了一个小型机房。

    三

    基层法院首个对外网站——河西区人民检察院门户网站建立

    1998年是天津市检察系统基层检察院技术工作的春天。今年10月,天津市基层检察院成立技术科,技术工作不再隶属于办公室、行政部门。我也被调到技术部工作。一到技术科,我就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要求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我院门户网站,宣传检察工作,接受群众网上举报和咨询。这是非常困难的。首先,时间紧迫,任务紧急。其次,我不是计算机专业的,业余时间喜欢学习。短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的压力不言而喻。但我知道,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希望,无论如何我都必须完成任务。从迷茫不知道网站建设从哪里入手,到冲到图书馆查资料,再到无耻地反复咨询专业人士,我逐渐理清了自己的工作思路,从网站建设的总体规划到应该注意的问题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从域名注册、虚拟主机租赁、邮箱租赁、网站软硬件选型、网页制作到网页上传调试都做了详细的调研报告,并汇报给学院领导。经学院党组会议批准后,立即开工建设。仅半年时间,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检察院网站就建成了。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这是天津市基层检察院创办的首个门户网站。完成这项工作后,我受到了医院领导的表扬,也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

    四

    “我在梦里背单词呢!” - 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SE考试

    为了更好地掌握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技术队伍的科技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天津市检察院科技办公室于2002年5月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了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培训( )。培训内容为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SE(2000)5门课程:2000网络和操作系统基础知识(2151A)、实施2000和(2152A)、实施网络基础设施(2153A)、2000目录服务基础设施设计和管理(2126A)、SQL 2000数据库管理(2072A)。然后参加  认证系统工程师 MCSE 考试。培训采用全封闭式教学,历时40天。医院领导派我和同事参加了培训。这实在是一次极限的挑战自我的任务。我们要克服40多天的隔离学习和40多天看不到我的小孩子的心理困难。我们还要克服不懂计算机相关英语的问题。困难。但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提高网络技术水平的机会。无论困难有多大,我们都必须克服。训练期间,我完全沉浸其中,在环境中练习,做真题练习,利用家里剩下的时间来背英语单词。我吃饭的时候背,午休的时候背,甚至上厕所的时候也拿着书背。一天早上,宿舍一位同事说:“你半夜说梦话,我一开始很震惊,但仔细一听,原来是分享点!” “哈哈哈……”我们一起笑起来。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和潜心反复练习,我终于顺利完成了学习并通过了认证考试。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和更大的信心。

    五

    非典期间办公系统(OA)应用培训

    2003年5月,全国还处于非典的阴影之下,但天津市检察院办公系统已经开发完成并准备上线。但在这个“非常时期”,医院需要率先应用办公系统。我院领导决定在全市牵头培训使用办公系统,调试、修改、使用培训的工作再次落到了我的肩上。组织全院相关部门对办公系统文件流转、文件传输、信息发布、邮件留言、季度考核、办公用品领用等提出个性化应用要求,更好地适应我院实际工作情况,并完成修改。五月天气回暖,但全国各地的非典疫情依然十分严重。办公应用系统已完成修改和调试。要对全院民警进行结业培训,做好大会议室的卫生、消毒、通风工作。经过对民警进行体温测量等大量工作,全院100余名民警的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六

    最高荣誉——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

    2004年是我进入技术部以来最忙碌的一年。网上使用“检务动态管理系统”软件辅助办案的需求,提供了更加切合实际的办案情况,更好地实现办案过程全程监管,促进业务办公系统诚信、安全。检察业务网站运行及各类计算机科技活动通过应用竞赛等工作,河西区人民检察院信息化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我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院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这是我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对我多年努力的最好褒奖。

    七

    “五大系统”支撑技侦楼信息设备

    经过30多年的恢复重建,我院终于于2009年5月搬进了信息化、网络化为一体的新办公地点——河西区人民检察院技术侦查大楼。专线网络系统、音视频会议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办案工作区监控系统、大屏幕演示等5大系统的正常运行,凝聚着我和同事们的辛劳和坚持。技术部工作多年。

    八

    “十五个应用软件及应用模块”——软件开发应用大丰收

    “五大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我院信息化工作铺就了坚实的发展道路,检察工作软件的自主研发进一步推动了我院信息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从2005年到2011年的短短6年时间里,我带领技术部的同志坚持“以需求为主导,以实效为导向”的原则,独立开发了15个工作用软件和应用模块,进行了软件开发研究,并形成了40多个软件的研究报告,详细阐述了开发背景、软件特点、程序设计、应用效果。我院《天津市司法警察管理系统》在天津市人民检察院2008-2009年度“全市优秀应用软件项目评审评估”中获得一致好评,并在全市各区县推广使用。 《河西区检察院电子笔录管理系统》荣获“推广价值奖”,我院也荣获先进个人奖。2010年,作为天津市法委执法绩效档案工作试点单位,我院自主2010年4月开发了《河西区人民检察院执法业绩档案管理系统》《津辽政法执法业绩档案交流座谈会》今年是河西区人民检察院软件发展的丰收年,也是我院信息化应用开花结果的一年。

    九

    手动、自动、智能、智能

    从1998年到2018年,天津市检察系统三十年的信息化建设历程,经历了一条从手动、自动到智能化、智能化的道路。河西区检察院信息化工作也驶入智慧检察快车道,积极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是时代潮流。我提出以“智能语音”技术提高办案效率作为我院智慧巡诊工作的切入点,加快我院智慧巡诊工作的进程。制定“智能语音”应用重点部署推广计划和重点部署推广计划,以“点”引领“领域”,将业务部门列为“智能语音”推广点,积累经验,然后辐射到各部门医院。注重以“用”促“建”,将“智能语音”输入法、约谈系统、信息(问诊)系统应用作为三大基础应用在全院推广,扩大部署范围,增加频率使用,不断完善功能,达到点突破、全领域普及、促建设应用的推广应用效果。下一步,我将继续探索人工智能在司法办案中的应用,探索拓展“两大融合”和“智能”辅助办案,继续探索“智能语音”与检察结合的发展潜力业务方面,探索采用“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和“语音认证系统”两大代表的集成应用。

    回顾三十年,检察信息化建设历经风雨,三十年风风雨雨,三十年砥砺前行,三十年蓬勃发展。顽强拼搏、不断进取,记录了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轨迹,也成就了河西区人民检察院信息化建设铸就的辉煌。

    2022年|第106期

    文字记录:王淑玲 检察保卫部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3 17:31 , Processed in 0.078532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