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园区与企业责任重大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7052
发表于 2025-1-13 23: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已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的美丽公益品牌。已连续三年作为6月5日环境日的主题活动之一。它日益深入人心,促进了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事业健康发展。今年6月5日环境日,生态环境部牵头组织发布了《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演员”系列活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未来三年作出新安排。结合多年在园区和企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科研、教育和实践,我想用“责任、融合、开放、期待”四个关键词与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经验。

    第一个关键词是“责任”

    《方案》将园区和企业列为“六类主体”(即园区、企业、社区、学校、家庭、个人),体现了园区和企业的责任,凸显了园区和企业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建设美丽中国是行业的责任。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公园数量众多,覆盖面积广,经济规模大。 80%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园区。 2543个国家级、省级园区工业产值平均占全国50%,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数的31%。公园布局范围从特大城市到区、县、镇。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园区管委会和企业家的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使命光荣、义不容辞。

    另一方面,美丽中国建设是园区和企业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园区产业集聚发展也带来了污染生产集中、资源消耗强度高、碳排放减排难度大、污染治理成本高、风险来源多等问题。园区和企业是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污染减排和碳减排协同的关键。抓了园区、抓了企业,就抓到了“大鼻子”。只有园区和企业做好了本职工作,《方案》才能落到实处。有保证。

    第二个关键词是“融合”

    《方案》提出了园区减污减碳宣传教育活动,理念先进、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总结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在规划、组织、执行等方面作出了进一步安排。避免宣传教育出现“一阵风”,活动的实施不能脱离园区工作实际。园区减排减碳宣传教育必须纳入园区日常管理。

    一是将生态产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环保等融入园区生产实践和日常管理,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的综合作用。学术界、研究界,使活动能够落实、落实、有效。

    二是将污染减排宣传教育融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污染减排减碳试点、“无废”等一系列示范试点创建工作中。 “园区建设,从而促进多方优势互补。

    三是“美丽中国,我是演员”品牌扎根于园区展厅、电子屏、公告牌、广播、网站、新媒体等各类宣传平台,实现品牌与平台联动。

    四是融入园区现有专项活动,提升园区自有品牌效应,如园区招商活动、园区总工论坛、园区民间河长、园区民间“闻臭人”、厂驻环境观察员、联络员、等,建立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园区典型案例园区。

    第三个关键词是“开放”

    《方案》中的“企业生态环保开放活动”,重在开放,难在开放。要用开放促进沟通,用开放促进进步。

    首先是思想的开放。企业在履行环境和社会责任时往往并不主动,要么是因为生产涉及保密,要么是因为历史问题。本着“一件事不如少一件事”的心态,他们有很多顾虑。要通过宣传教育、积极引导、文化育人,激发企业家内生动力,让他们放开胸怀、海纳百川。

    二是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有助于降低沟通成本,增进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一方面,企业要敢于亮剑、亮脸,积极展示自身形象;另一方面,企业对居民投诉不应肤浅、无动于衷,而应积极回应,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名额开放。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除了进一步深化环保设施开放外,《方案》还提出推动设立企业开放日、建设环境教育体验场馆、开设环保科普课、开展公益活动等,都需要空间展示,企业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活动场地和便利条件。国内很多园区开展工业旅游,让人们参观园区、参观企业。这是非常好的做法,值得推广。

    第四个关键词是“期待”

    一是希望科技在促进生产生活良性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科技创造更多绿色产品,通过教育创造更多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绿色需求,促进绿色发展。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这些方法相互启发、共存、共同繁荣。

    二是希望提高赛事技术的知名度,提高宣传教育质量。要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生产力,开展“AI+”行动,建设更多零碳低碳园区和工厂,打造更多“零”“无臭园区”“异味” “自由企业”实现园区园区化改造。

    三是希望活动常态化。活动在典型示范推广的基础上,常驻园区、企业、社区、学校、家庭、个人,并延伸至各行各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形成生动活泼的宣传氛围。全民全社会广泛参与。情况。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3 16:58 , Processed in 0.070240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