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2023第八届党媒网站发展论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7774
发表于 2025-1-2 23: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2023年10月27日第12页)

    2023年(第八届)党媒网站发展论坛现场。

    2023年(第八届)党媒网站发展论坛上,与会嘉宾认真听取了发言。

    以上图片均由人民网研究院提供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

    《经济日报》编委孙世芳:中国正在发生什么,发展中的中国会给世界带来什么,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话题。向世界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正确导向,遵循传播规律,创新传播方式,强化技术支撑,提高媒介素养,在受众、内容、渠道上下功夫,提高国际传播工作能力和水平。

    新华网党委委员、总编辑助理肖扬:新华网作为新华社主办的综合性新闻信息门户网站,主播时代大势,综合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渠道、新手段构建中国特色、中外融合的网络。话语系统,唱响精彩合唱,规划游戏新曲目,着力解决国际传播中“说不清道不明、说不下去”的问题,让更多的海外观众能够听到、听懂、理解中国的声音。

    中国日报副总编辑吴彦鹏:中国日报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推动话语创新、叙事创新,用国际化表达方式讲好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故事;加强科技赋能,打造科技与创意融合的优质传播产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感染力和感染力;搭建拓展平台和渠道,团结全球多元主体力量,奏响合唱,推动中华文化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深圳市龙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易玉坤:龙岗坚持连接世界,积极与媒体、重点企业、高校等发声,推动国际化多元化通信实体;坚持培育优质内容、打造个性化IP,在现实中融合虚拟、传统与现代,推动内容立体化国际化传播;注重场景营造,通过本土联系和体验式传播,推动国际传播的生活化视角,讲述中国式的现代化故事。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蒋飞:我们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当前,传播场景、传播环境、传播语境构成了新时代国际话语体系构建的三大循环建构维度,有助于形成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三大特征:竭尽全力才能进步,不进则退。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人民网海外传播部副主任吴成良:人民网不断强化国际传播能力,不仅不断完善自身传播平台,还积极拓展与海外媒体的合作传播;不仅开展线上交流,还组织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促进中外交流;初步建立“多语言、多平台、全媒体、全球化”的综合传播体系。

    环球网执行主编史丁: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要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叙事的金字塔型对外宣传矩阵。中央媒体要通过中央与地方合作,转移复制人才、经验、渠道等优势资源。全球网在国内五个城市建立了本土文化全球传播基地,联动地方政府、媒体和高校,整合资源、培养人才,实现国际传播内容的本地化采编,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王廷耀:云南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服务我国在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我国国际传播试验田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定位为讲述中国云南多彩故事的新高地,构建立体对外传播体系,推出轻量级传播产品,开展多元化文化交流活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对外传播中心主任赵阳:2021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成立了对外传播中心,搭建平台、生产内容、组织活动,聚集近2000万海外用户。目前,中心正在规划升级改造,打造广东对外交流的主要平台、世界了解广东的口岸、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建强区县一体化媒体中心推动媒体融合深入发展

    人民日报社研究部副主任 满野平:区县综合媒体中心是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环节。要努力把它们打造成主流舆论阵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拓展运营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推动传媒融合深入发展。

    广州日报大洋网总经理孔庆武:建设强势区县综合媒体中心,要科学定位,探索完善发展模式,培育人才队伍,推动平台转型升级,创新内容供给,坚持以全媒体为主导,移动为先,整合本地资源。 。未来,区县综合媒体中心将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基层的主要宣传阵地。广州日报大洋网将从人才、技术等方面为区县综合媒体中心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

    福建省尤溪县综合媒体中心主任 张敏:尤溪县综合媒体中心打造了“四创新四融合”模式,即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内容精益求精、行业创效。以优质内容生产为基础,依托数字赋能技术,打造尤溪县数字乡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深入探索发展新路径。

    浙江省安吉县综合传媒中心党委副书记、主编施亚军:安吉县综合传媒中心经过两轮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同工同酬,干部可以晋升,也可以降级。确立“三海”发展战略:遨游“文化之海”,生产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拥抱“蓝海”,形成全县数字化开发建设、安全运维、数字化管理一体化格局;走进“人海”,把媒体受众变成服务对象,媒体融合发展成果惠及普罗大众。

    深圳市龙岗区融合传媒集团董事长罗方石:作为国企示范县级融合传媒,龙岗区融合传媒集团在做好新闻主业的同时,高度重视新闻传播的创新。拥有自己的“造血”功能方法,提出“大运营”,以“大推广”的思路,整合利用38个综合媒体矩阵,开拓教育、影视等新业务领域和场景。电视。集团经营业务实现“破圈”,2022年营收达1.6亿元。2023年上半年,集团独立营收同比增长43%。

   


    江苏省邳州综合媒体中心主任赵源:近年来,邳州综合媒体中心坚持打造扎根基层、深植当地、服务群众的“银杏综合媒体”品牌努力做好社会治理的好帮手、群众的好帮手。作为帮手,他成为挖掘市场潜力、实现媒体融合同频共振、互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专家,也为融合媒体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江西省分宜县综合媒体中心主编黄传庚:分宜县综合媒体中心建立了“事业引领行业、产业支撑事业”的新格局,聚焦主业,精简内部组织实施“按绩效定薪”,建立领导者制度,开展项目化内容生产;一方面把握行业发展,确定三个全资子公司职责,参与电子政务、智慧城市、文化旅游等建设,增强“造血”功能,推动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应用推动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台技术局算法技术负责人黄卓伟: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台将启动“总台算法”建设,统筹思想、艺术、商业等方面通过算法进行内容传播,打造主流媒体自主可控的算法。 。 “总部算法”将价值导向、内容质量和用户偏好有机地融入到算法模型中,用算法引导内容与用户产生联系,让用户获得优质的个性化内容服务。迄今为止,已为2亿用户提供服务。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钟兰:经过10年深度整合,四川日报已从一家报纸转型为拥有四川日报、四川新闻、四川在线、四川在线等7家成员企业的媒体集群。还有四川云。用户规模超过1.2亿,生产方式从以人为中心转变为人机智能协作,建立了“全时、综合、全域”的智能媒体发展新格局。四川新闻将以“智能+智慧+智库”的智慧媒体为引领,以视频转型为战略方向,持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通信脑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张健:浙江以“一网”作为媒体融合的总体规划,构建了基于“天目蓝云”的县级融合媒体内容统一管理系统。通过内容综合制作分发服务、视频直播管理运营平台以及媒体资源智能分析、检索和创作能力,有效满足县域综合媒体的内容制作、运营和分发需求。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秘书长周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给网络视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内容生产全过程将高度智能化,视听海量内容可由人工智能生成;信息传播将更加个性化、互动性强,内容风控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有助于实现良好的网络生态。总之,在虚拟现实、大语言模型、数字虚拟人等技术的赋能下,媒体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编辑陆蓉:近年来,每日经济新闻不断聚集优势资源,形成媒体+科技+智能研学“四轮驱动”的智慧媒体发展新格局行业。 2023年,每日经济新闻将重点打造新媒体资源库平台,大力拓展城市、行业、科技、数据、普媒体等丰富优质媒体资源,为全面建设智慧城市奠定基础。视频生态系统。也将是未来智能媒体真正有价值的数字资产。

    华为云技术有限公司媒体服务产品部副总裁卢振宇: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将持续增强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极大丰富了内容供给,而人工智能直播和互动已经成熟,可以直接生成视频,未来还可以生成三维虚拟空间;云+边+端一体化算力协同,实现更高清、沉浸式的交互体验;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服务商需要在安全隐私保护和内容审核方面进行投入,为网络视听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

    版式设计:张芳满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4 09:02 , Processed in 0.093362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