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新浪国内足球,新浪国内足球,新浪国内足球手机新浪网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7936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声明我自己的态度,我从来都支持归化外援。

    我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个:其一,从 1 号位到 4 号位都具备归化的可能性,尤其是核心后卫这个位置,它能够带动场上的其他四个位置,实现归化一人而带动全队提升的效果;其二,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归化的现象,而中国在高水平篮球领域的人才相对较少,倘若不归化,就难以战胜对手,并且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同情和敬佩;其三,中国篮球长期脱离像奥运会这样的高水平环境,将会陷入一种进一步衰退的恶性循环之中。

    自己的立场和理由表明之后,就能够坦诚地谈论现实情况:中国体育对归化是完全接受的,然而中国篮球却并非如此,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接受。

    我在文章落笔之前,为了证明这个现实,先让大家做了两个投票。调查结论要在文章发表之后才能看到,因此在这时候,我并不知道具体的百分比是多少。

    在 2014 年左右,我曾在新浪微博发起一个投票,内容是:“若中国男篮归化一名外援,你从内心是认同还是不认同?”认同的人数接近 53%,不认同的人数超过 35%,无所谓的人数接近 12%。当时,“认同”的比例超出了我的预期,得承认更多年轻人在使用微博,这对抬高该比例起到了一定作用。如今时间过去了 8 年。在国际方面,情况有了变化。在国内方面,情况也有了变化。在篮球圈,情况同样有了变化。舆论环境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你可以去看看如今的投票结果是怎样的。

    过去 8 年发生了诸多事情。其中,北京冬奥会举办得非常成功。同时,中国足球队归化了不少外援。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接纳了归化这种方式。

    资料显示,北京冬奥会上归化而来的中国选手在冰球项目上最多:

    男子冰球队有 25 人,其中归化球员有 15 名。女队有 23 人,归化球员是 13 名。这表明两队总计 48 名运动员,而归化的人数达到了 28 名。这批归化球员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绝大部分都拥有华人血统,在 28 人中只有 6 人没有华人血统。

    谷爱凌成为了归化选手的标志性人物。她在夺得金牌之后回到了美国。她的中性表述在网络上引发了一些讨论。然而,谷爱凌的成绩和表现证明,体育总局的归化举措在冬奥会上是成功的。

    之所以冰雪项目的归化没有引起大规模抵触,有两大原因:

   


    第一,中国身为冬奥会的东道主。然而,冰雪项目在我国普及的时间较晚,这导致我们缺乏数量足够多的优秀选手。中国人向来有好客且好面子的特点,既然作为主人,胸怀就应当更加开阔些;作为东道主,自然希望获得更多的奖牌。正因如此,在冬奥会期间,网络舆论对于归化选手持相当宽容的态度,总体上是以一种开怀接纳的姿态来对待他们。

    第二,冰雪项目在中国的历史情况与普及的程度,和足球、篮球相比完全不一样,受众的数量有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冰雪项目的归化,对于受众心理产生的冲击程度相对较低,而金牌所带来的荣誉感会进一步减少心理上的落差。

    足球的普及程度以及受关注程度与冰雪相比,显然在全国是第一。然而,即便如此,它却也没有引起太多的抵触。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足球成绩太差,它就如同一个被家人抛弃的孩子,人人都能够骂上两句,任由其随意发展。在职业赛场上,有十多个归化球员。其中进入国家队的有 6 个,在 12 强赛中出场的有 4 个。这些归化球员里,艾克森、洛国富、费南多以及阿兰是纯粹的巴西球员,而李可和蒋光太则来自英国。

    中国队冲击世界杯失利后,从舆论对这些归化球员的态度可以看出,当初对他们的态度是爱谁谁,这只是一种无奈的接受。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归化了这么多外国人,却依然踢不进世界杯,实在是没治了。

    足球使用归化球员后仍未冲进世界杯,这为反对中国篮球归化提供了一条理由。然而,中国男篮排斥归化的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此。篮球具有独特性,不能与其他项目相等同。

    男篮的成绩并非糟糕到让人见人骂的地步,即便最近几年一直在走下坡路。男篮如同足球一样,都是自家的孩子,它们的学习成绩都不太好,但与足球相比,没那么差。由于成绩不佳,所以会提及归化之事,又因为没那么差,所以有人反对归化。而中国女篮就没人讨论归化,甚至都不曾提及。

    其次,民族自尊心在社交媒体上的显现越来越明显。更多年轻人展现出自信与自我认同。篮球虽是一个运动项目,并非火箭航母,但因在年轻人中极为普及,就像他们身体的一部分一样。即便成绩不佳,他们也拒绝外来力量的拯救。

    第三,基于上述两个原因,并且不止这两个原因,管理者对于男篮归化问题持相当谨慎的态度。我曾看过一段文字,不清楚其准确性如何。

    2011 年时,尚未就任篮协主席的姚明在解说中表明了态度。他指出:“归化球员与本土球员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责任的承担方面。这种行为会对我国本土球员的发展造成伤害,是一件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第四,球迷并非完全排斥归化。如果优秀的球员是纯华裔,即便只有部分中国血统,那么接受度也会大幅提高。然而,在国际上,除了林书豪之外,这样的优秀球员极为稀少。并且林书豪的年龄已经较大了。甚至可以明确地说,林书豪是个独特的例子。

    禁止双重国籍这一规定,在法律层面增加了归化的难度。然而,从中国足球的事例可以看出,禁止双重国籍并不是根本的阻碍因素。中国篮球难以接受归化,是在其水平还没有差到那种程度时,就对非本民族的人员难以做到完全接纳。

   


    2014 年我发表过一篇文章。那时刚开始做微信公众号不久,中国篮球当时只是经历了兵败马尼拉,还未尝到本土世界杯滑铁卢的苦涩滋味。那时的国际舆论环境和现在不同,国内舆论环境也和现在不同,尚且能够从容地讨论归化这样的话题。在文中我专门对“归化”这个词的背景进行了解释。

    “归化”是移民法中的一个名词,它意味着允许外国人获得国籍。从其字面意思去理解,可以察觉到“归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自然而然地”。其本意是“融入”,也就是从内心深处愿意归属于这片土地,这样才会接受你加入该国国籍。不知是哪位早年的大律师翻译了“归化”这个词,这个词带有极为强烈的中华天朝的自我优越感,仿佛是“归顺”“化而为一”。我们拥有许多老地名,这些老地名都带有特定的味道。例如迪化,它有着要平定边疆的意味;又如绥化,它带有要文明蛮夷的含义。

    中华文明曾有过大唐盛世,那时万邦来朝,甚至外国人都能在朝中做官。然而,其历史以及地理位置决定了对外国人和外来文化的基本态度。

    相比之下,环地中海文明情况完全不同。那里不同的族群和宗教反复发生冲撞,战争使得国家版图经历了无数次的变化。正因如此,他们接纳外族的情况就显得很平常,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到了现代,版图相对固定了下来,然而在一支国家级的篮球队里突然出现一个甚至多个黑人球员,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版图参见)

    在当下正热烈进行的篮球欧洲杯中,几乎每个队都有黑人球员。其中,有的是归化的美国球员,有的则原本就出生在那个国家。一个国家的黑人球员数量,取决于该国的移民政策和经济水平,与他们对待归化的态度关联不大。例如,法国、德国、西班牙的黑人球员就比较多。

    俄罗斯当年是正统的,曾归化过美国黑人后卫霍尔登,从而帮助俄罗斯队获得了欧洲冠军。波兰属于相对正统的欧洲国家,他们的队中有一个美国归化球员 A.J.斯洛特,在欧洲杯的前 3 场比赛里,斯洛特平均能得到 17 分,是波兰队得分最高的球员。他的三分命中率达到了 48%,平均每场能投进 4 个三分球。凭借着这样高的三分命中率,他帮助波兰队赢得了与捷克队以及以色列队的比赛。如果在今晚的比赛中能够击败荷兰队,那么波兰队就可以昂首挺胸地进入 16 强淘汰赛。

    中国男篮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发生在世界杯上,他们输给了波兰。在那场比赛的第四节最后 1 分半钟,斯洛特投进了一个超远反击三分,将比分追到只差 2 分。加时赛中,波兰队反超的 2 分是由斯洛特的传球助攻得来的。

    那场球斯洛特得了22分,但从来没有人谈论他的归化身份。

    无论在中国,还是波兰。

    阅读下列文章 · 点击图片打开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4 12:27 , Processed in 0.070139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