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机器人发展史:从1910年卡雷尔·恰佩克的科幻小说到1913年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

4万

主题

2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0677
发表于 2025-1-1 23: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机器人的发展史 机器人的发展史

    191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根据(捷克语,本意“劳动、苦役”)和(波兰语,本意“工人”)一词创造了“机器人”一词。

    西屋电气公司制造的家用机器人在 1911 年纽约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它由电缆控制,可以行走,可以说77个单词,甚至可以抽烟,但距离做真正的家务还很远。但它让人们对家庭机器人的愿景更加具体。

    1912年,美国科幻大师阿西莫夫提出“机器人三定律”。虽然这只是科幻小说中的创作,但后来成为学术界默认的研发原则。

    1913年,诺伯特·维纳发表了《控制论——动物和机器的控制与通讯的科学》,阐述了机器中的通讯和控制功能与人类神经和感觉功能之间的共同规律,并率先提出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控制论。自动化工厂。

    1914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可编程机器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机器人)并注册了专利。这种机械手可以根据不同的程序执行不同的任务,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在 1915 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马文·明斯基提出了他对智能机器的愿景:智能机器“能够创建周围环境的抽象模型,如果遇到问题,可以从抽象模型中找到解决方案”。 。这个定义影响着未来30年智能机器人的研究方向。

   


    1959年,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约瑟夫·恩格伯格联手制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随后,全球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公司成立。由于英格伯格对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推广,他也被称为“工业机器人之父”。

    1962年,美国AMF公司生产了“万能搬运”(意为万能搬运),与该公司生产的机器人一样成为真正的商用工业机器人,并出口到世界各国,掀起了世界各地机器人和机器人研究的热潮。世界。

    1962-1963 传感器的应用提高了机器人的可操作性。人们曾尝试在机器人上安装各种传感器,包括1961年恩斯特使用的触觉传感器、1962年托莫维奇和博尼在世界上最早的“灵巧手”中使用的压力传感器以及麦卡锡1963年开始添加视觉传感1964 年,他帮助麻省理工学院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视觉传感器的机器人系统,可以识别和定位构建块。

    1965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制出Beast机器人。 Beast已经可以通过声纳系统、光电管等设备根据环境修正自身位置。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地相继建立了机器人实验室。美国已经开始研究第二代配备传感器的“有知觉”机器人,正在向人工智能迈进。

    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宣布他们研制成功的机器人。它有一个视觉传感器,可以根据人类指令检测和抓取积木,但控制它的计算机却有一个房间那么大。它堪称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机器人,拉开了第三代机器人发展的序幕。

    1969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实验室研制出第一台两条腿行走的机器人。加藤一郎长期致力于人形机器人的研究,被誉为“人形机器人之父”。日本专家一直擅长开发人形机器人和娱乐机器人。后来,他们更进一步,诞生了本田的ASIMO和索尼的QRIO。

    1973年,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与小型计算机协同工作,美国公司的机器人T3诞生了。

    1978年,美国公司推出通用工业机器人PUMA,标志着工业机器人技术已全面成熟。 PUMA仍然坚守在工厂的第一线。

   


    1984年,英格伯格推出了另一款机器人,可以给医院的病人送餐、药品和邮件。同年,他还预言:“我会让机器人帮我扫地、做饭、出去洗车、检查安全。”

    1990年,我国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论机器人》一文中预言,到21世纪中叶,纳米机器人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方式。

    1998年,丹麦乐高公司推出了机器人(Mind-)套件,让机器人制造变得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它比较简单,可以随意组装,机器人开始进入个人世界。

    1999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狗形机器人AIBO,立即销售一空。自此,娱乐机器人成为机器人进入普通家庭的途径之一。

    2002年,美国一家公司推出了一款吸尘器机器人,它可以避开障碍物,自动设计行驶路线,并在电量不足时自动行驶到充电底座。它是目前全球销量最大、商业化程度最高的家用机器人。公司北京地区授权代理商:北京微网智宏科技有限公司

    微软于2006年6月推出,机器人模块化、平台统一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比尔·盖茨预言,家庭机器人将很快席卷全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7-10 14:40 , Processed in 0.070100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