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探索现代工学前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创新与发展历程

4万

主题

2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0677
发表于 2025-1-1 09: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院前身是著名材料物理学家闵乃本于1993年创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2009年,朱士宁院士担任团队带头人,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工学院的模式,创办了学院。学院的办学宗旨是瞄准现代工程前沿,面向人类和国家在材料、信息、健康、能源等方面的重大需求。通过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开展适应现代工程需要的高水平科技研究。满足应用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需求,培养领军人才。

    学院下设四系一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量子电子与光学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能源科学与工程系、现代工程教学与实验技术中心,分别提供材料物理学、材料化学和光电子学。设有信息工程、新能源、生物医学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目前已建立多个科教平台:江苏省功能材料设计原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智能光传感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江苏省光通信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智能材料与系统集成实验室、南京大学量子材料与微结构研究中心、激光与光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波光子技术研究中心、储能材料与技术中心、环境材料与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等.;此外,学院还是固体微结构物理、人工微结构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参与单位。学院还在南京、南通、苏州等地建立了多个新型研发机构和成果转化平台。

    2015年,学院入选教育部支持的“大学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试点单位。学校赋予人才政策和学科建设自主权,全面开展国际化教育,实行与国际接轨的考核评价体系。目前,由美国HDR公司设计的660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教学科研大楼已投入使用。优雅的环境和国际水平的布局,为现代工程学院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提供了优越的空间。

    【师资团队】

    学院着力打造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授57人,副教授24人。大部分教师具有海外知名大学的科研经历。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含青年人才)3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杰出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万人计划”青年学者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中青年领军人才4人科技部科技创新拔尖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人、教育部“长江”创新团队2人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科学研究】

    学院科研实力日益增强,承担了大量科研项目和省部级企业项目。其中,“973”计划及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7项(含青年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含青年项目1项),重大项目1项。国家科学仪器和设备。专项开发项目1个,每年收到的科研经费保持在1亿元以上。学院多项高水平科研成果发表在Phys.莱特牧师,高级牧师。马特.,纳米快报,J. Am。化学。苏克。和安吉乌.化学。国际。埃德。学术期刊,其中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在正式刊发表科研论文1篇。

    近年来,学院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机构自然科学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奖2项。

    【国际合作】

   


    目前,学院已从海外引进国家高层次人才29名,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瑞士、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其中非华裔外籍人员2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之前与南洋理工大学没有学术关系。师资队伍构成合理,专业分布广泛。相当比例的青年人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学院积极从海外引进短期教师(1-3个月/年)。每年都有斯科特教授、埃默里大学教授、埃默里大学语言教学中心主任等短期外籍专家来学院讲学。 2019年,学院在国际化课程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索,主要体现在新推出的“文工结合”课程以及“学术英语”课程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等。积极参与学校推进的“国际课程群”建设。目前,学院设有7个本科生国际课程和1个研究生国际课程。

    在学校国际合作处的全力支持下,2018年学院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并申请南京大学战略合作计划项目基金支持,拓宽了合作范围两校工程学院之间; 11月,国际处举办的国际视野周期间,学院还与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签署了3+2联合培养协议。 2019年,学校与法国巴黎高中(ESPCI)的合作办学项目取得新进展,两校开始互派学生互派访问。

    学院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合作实践课程“NJU-OSU Joint &”于2017年进入中美大学教务系统(授予正式学分)。该夏令营自2014年起两校轮流举办,迄今已举办六届。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拟参与此次活动,并将其打造成中美英三国轮流主办的活动。

    此外,学院品牌项目“现代工程论坛海外版”TSE每年邀请多名演讲嘉宾,涉及学科广泛,且均为相关学科的世界顶尖学者。 2019年的演讲嘉宾包括法国巴黎高科大学芬克院士、美国莱斯大学内奥米·哈拉斯院士、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

    2019年,学院承办了南京大学-Wiley国际联合会议:超结构功能材料及应用、2019氧化石墨烯国际会议、第八届海峡两岸光学微结构与激光技术、第五届海峡两岸纳米光电子学等. 包括李济源科技研讨会在内的许多会议。

    【人才培养】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大力推进三育五育并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梦想、有服务引领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建设人类文明。在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领域,我们立志以工匠精神报效国家,为民族复兴、世界进步贡献力量。

   


    学院积极落实学校“三三制”本科培养计划,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江苏省教学实验中心。 2013年,“四、三、三”博士培养改革正式启动,全面提高博士培养质量。 2016年正式启动,实现硕士学位与专业硕士学位、学术研究、跨学科、就业创业三类模式协同互动。 )协同培养“二三三”硕士学位培养改革。两次改革实施以来,本学科人才培养工作内涵式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显着提升。

    在注重数学、物理基础教学的同时,还努力培养和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我们与SK海力士(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沃尔夫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达天一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高端企业合作。科技公司与研究院及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人才培养实习基地。 2016年至2019年,现代工程人才技能训练基地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感兴趣的方向,为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开设了系列“创客训练营”主题活动7次,融合学院新工科专业技术,如生物3D打印技术、锂电池产业技术、微纳加工技术等以开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产业教授走进课堂举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讲座,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化教学”渠道和平台。目前已开设12门双语教学课程,并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开展“3+1+1”联合学位项目。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将有机会在五年内获得南京大学本科学位和对方学校硕士学位;与德国弗莱堡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京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32名研究生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其他学校资助、南京大学资助出国留学、攻读学位。机构包括剑桥大学、威尔匹兹堡大学、哥廷根大学、巴黎中央理工大学、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等大学和研究机构。

    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1项。本科生发表SCI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申请专利30余篇。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等在期刊和学科组发表一流期刊论文100余篇。多次在“挑战杯”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光电设计大赛、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材料创新大赛等重大赛事中获奖。多名学生荣获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全国第2名)、百人委员会奖、“王大恒”光学奖、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苏省三好学生等。

    就业大数据

    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接近100%,主要去向为国内升学、出国深造、就业创业。国内升学方向:约50%本科生、15%硕士生、10%博士生选择国内继续深造,且全部考入双一流院校;留学方向:约20%的本科生、5%的硕士生、5%的博士生选择出国留学,其中近90%被QS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学录取。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就业创业方向:约30%的本科生、80%的硕士生、85%的博士生选择直接就业。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就业地区数据来看,江苏、上海、广东、浙江等是主要就业省市。就业单位包括华为、中兴、中国电信等高新技术企业,以及腾讯、苏宁易购、网易、小米等互联网龙头企业。

    校对:李海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7-10 14:52 , Processed in 0.088215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