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华为Mate40 Pro与EMUI 11系统:多屏协同,手机电脑无缝互联,提升工作效率

4万

主题

2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0677
发表于 2024-12-25 05: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有这样的烦恼:工作量不大,但转眼间下班时间也不早了;你只有两秒钟的时间来做某事,而文件和材料却永远在等待。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能力的问题,而是手机、电脑等设备之间的隔阂,使得文件传输成为一个大问题,导致等待时间远超实际工作时间。不过最近我换了华为Pro,找到了解决办法。

    事实上,与其说是设备更换,不如说是系统升级。这次给大家介绍的很多功能其实都是基于EMUI 11系统全场景体验的升级。所以各位华为老用户或者准备换手机的朋友可以收藏学习一下,以备后续使用。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多屏协同,手机电脑一键联网

    以前,当我们需要在手机和电脑之间传输文档时,只有两种方式:要么通过数据线,找到相应文件夹的内容并复制粘贴;要么通过数据线,找到相应文件夹的内容并复制粘贴;或者通过微信、邮件,又需要一次上传下载操作。现在,EMUI 11的分布式技术打破了设备之间的“高墙”,通过多屏协同直接将手机和电脑融合在一起。

    那么它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呢?首先,我们需要打开手机的NFC功能。不需要其他复杂的操作。只需用手机触碰电脑面板右侧的NFC标志即可接收连接弹窗并完成连接。

   


    此时手机屏幕会等比例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无论是通过手机本身还是直接通过电脑屏幕都可以完成控制指令。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需要接收或发送文件,我们可以直接拖动图标来完成,无需经过各种繁琐的步骤。就个人而言,上班时,拿起手机的初衷可能是为了工作,但总是很难回复微信或查看微博而忘记了正事,这极大地影响了效率;直接从电脑上进行操作,避免了握着手机一两秒的时间,注意力集中度大大提高。

    EMUI 11相比之前版本的神奇之处在于,以前电脑上只能打开一个移动应用界面,现在可以打开三个!而且,三个应用程序分别打开后,彼此独立,互不干扰,就像图中一样,让我可以同时做三件事。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电脑的大屏硬件优势和移动应用的软件便利,同时处理三件不同的事情,比如一边看图片一边总结工作日程,接下来放一段视频使其利用率最大化。时间。

    备忘录扫描+大文件闪传,无限信息传输

    除了与电脑无缝连接外,EMUI 11还支持畅联大文件闪传功能。如果双方同时使用华为系列,手机之间可以轻松互传压缩包、4K视频等大文件。我们可以通过“平滑连接”功能直接发送给对方,不仅速度快,而且支持无压缩视频传输,打破了彼此的空间限制,仿佛面对面。

   


    说到办公室工作,会议纪要是必不可少的。您是否曾经在会议期间想录制一页PPT内容,却没有时间打字?以前,我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是束手无策。但现在,我只需拿起我的华为Pro,打开备忘录中的“图片”-“文档扫描”,然后将内容拍下来即可。你知道如何拍照吗?实际上它们并不相同。

    当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拍一张照片”的PPT。拍完照片后,我点击图片查看,发现原本因角度变形的照片经过手机处理后,变得非常方正,就像屏幕扫描一样。而且,很多时候,直接插图不够正式,仍然需要存档并作为手稿发送。那么这个时候我只需要选中图片中对应的文字,点击“提取文本”就可以看到图片中的内容被准确地以文本形式输出了。如果我需要更改,我可以在手机上编辑。最后,将其保存为图片、文本或文档并直接发送给您的同事。自从用了这个方法,我再也不用担心盯着一张写满文字的PPT了。

    提醒一下,如果您有喜欢使用平板电脑的朋友,也可以使用手机相机拍照。自动将图片添加到平板电脑笔记中也非常方便。

    通过EMUI 11,我手中的几台独立的华为设备可以连接成一个“大设备”,操作更加方便,工作效率直接翻倍。而且,我上面提到的操作不需要复杂的软件下载和适配,也不需要刻意购买专业的硬件设备。搭载EMUI 11的华为Pro可以通过与现有的华为笔记本电脑配对来实现。 。如果您还在等待文件转入转出,不知道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不妨尝试一下,减轻自己的负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7-13 03:07 , Processed in 0.093719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