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双代号网络图绘制中的虚箭线判定方法详解及应用指南

4万

主题

2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0823
发表于 2024-12-24 00: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网络图、重点任务和工期计算中的标注方法、绘制和补充双码图的组件法、达叔的四题以及管理老师王猛的课程都做了详细的讲解。本文讨论双编码网络图。图中虚箭头线的判断方法进行了说明,其应用在流程构建或者复杂的工作流程中更加明显。

    另外,关于双码和挣值的讲解,管理课程已经开启直播课程,欢迎大家关注!

    双码网络图中虚线箭头线的确定

    ——存在、方向和数量

    在绘制双码网络图时,常常需要引入虚线箭头线(代表虚功)。但箭头虚线的准确判断和正确绘制较为复杂。对此,本文在总结虚线箭头线应用的基础上,对因绘图关系要求需要引入虚线箭头线和因图纸关系需要引入虚线箭头线的存在、方向和数量提供判断标准。符合逻辑关系要求。 。

    1. 虚线箭头线应用总结

    虚线箭头线在双码网络图中的应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网络逻辑关系要求和绘图关系要求。

    2、绘制关系所需的虚线箭头线

    1 图纸关系要求

    绘制关系要求是指在绘制双代号网络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一对代号最多只能代表一个作业。也就是说,在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中,不能出现多个同号任务的现象。多个作业可以共享一个起始节点(将该节点称为分支节点)或一个完成节点(将该节点称为汇聚节点),但多个作业不能共享同一对起始节点和结束节点。

    2 绘制关系所需虚线箭头线的判断

    与逻辑关系所需的虚线箭头线相比,绘制关系所需的虚线箭头线的判断(存在、方向和数量)相对简单。可以概括如下:

    绘图关系要求的虚线箭头线判断标准——

    存在判定:当n(n≥2)个任务同时启动并完成时,存在箭头虚线,即需要引入箭头虚线。

    方向判断:虚线箭头线与介绍之前的工作方向一致,即从新增节点到共同完成节点。

    数量判断:当有n(,n≥2)个任务同时开始并同时完成时,需要引入(n-1)条箭头虚线。

    3、逻辑关系所需的虚线箭头线

    1 逻辑关系要求

    逻辑关系要求是指用虚线箭头线来体现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由于逻辑关系而引入虚线箭头线的情况比较复杂,包括任务之间的逻辑连接关系和逻辑断开关系,以及一个项目内的任务和多个项目任务之间的逻辑连接。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因此,逻辑关系的要求引入的虚线箭头线的确定是虚线箭头线应用中的一个难点。

    2 工作场所逻辑关系分析

    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流程关系和组织关系。工序关系是指按照确定的施工方法,由于工序的技术要求而严格限制执行各项任务的顺序。组织关系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管理者根据施工场地的空间限制、施工时间、施工设备等资源等客观条件,通过组织决策确定的逻辑关系。

    从技术角度看,一项工作的启动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相应的施工队伍;二是要有相应的施工队伍。其次,要有相应的施工板块。在实际施工中,除了满足流程关系的要求外,还要求进行工作以满足组织关系的要求。例如,在流程施工组织中,为了满足施工过程“连续性”原则的要求,能否投入专业团队进行施工,不仅需要满足流程关系中的两个必要条件,而且还需要满足组织关系中的流动。步距要求。

    3 虚线箭头线逻辑关系要求的确定

    在双码网络图的绘制中,虽然由于逻辑关系要求而绘制虚线箭头线的情况比较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逻辑关系所需的虚线箭头线判断标准——

    存在性判断:当两个任务的后续任务既相同又不同时,存在箭头虚线,即需要引入箭头虚线。

    方向判断:虚箭头线应从不同后继作品的完成节点指向同一后继作品的开始节点。

    数量确定:当两个任务中只有一个有不同的后继任务时,只有一根虚线箭头线;当两个任务有不同的后继任务时,有两条虚线箭头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虚箭头线的数量时,如果两个任务中只有一个有不同的后续任务,则无论有多少个不同的后续任务,只需要引入一根虚箭头线即可;当两个任务有不同的后继任务时,无论有多少个不同的后继任务,只需要引入两条虚线箭头线即可清晰表达对应的逻辑关系。

    四点箭头线应用示例

    下面以分段操作为例介绍虚箭头线的应用。

    分段作业就是将工程对象从空间角度划分为施工断面数m,从工艺角度划分为施工工序数n,然后从时间角度确定水流节拍t(对于分段分流作业) ,仍需确定流程步骤),然后按照施工工段的组织顺序和施工过程的工艺顺序组织施工。根据专业队伍施工是否连续,分段作业可分为普通分段作业(不要求每个专业队伍对每个施工断面进行连续施工)和分段流水作业(要求每个专业队伍进行连续施工)每个施工部分 - 分别讨论)。

    典型分段作业施工组织如表1所示。

    表1所示施工组织表明,整个工程分为4个施工段(m=4),每个施工段有4个施工工序A、B、C、D(n=4)。

    在绘制普通分段操作的双码网络图之前,可以先进行虚线箭头确定。

    根据逻辑关系所需的虚箭头线判断标准,将表1所示的“m×n”构造组织用双码网络图表示时的虚箭头线判断如表2所示。

   


    根据“表2”中虚箭头线的判断结果,可以快速、准确地绘制出普通分段操作的双码网络图。参见图 2。

    图2 常用分段操作双码网络图

    可以证明,普通分段运算的双码网络图中虚线箭头线的数量为:

    QDA=3(m—1)×(n—1)-m×n+l (1)

    式中:QDA为(Dummy)虚线箭头的数量; m为施工断面数; n为施工工序数(工序数、施工队数)。

    例如:对于图2所示的“m×n=4×4”的普通分段施工组织,利用式(1)计算出的虚箭头线条数为:QDA=3,(4-1)×(4 -1)-4×4+l=12,与“表1”中虚箭头线的测定结果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式(1)只能用于计算逻辑关系要求引入的虚箭头线的数量,式(1)成立的条件是m和n均大于或等于2并且不同时等于2。例如,当m和n同时等于2时,由式(1)得到的虚线箭头数量QDA'为0,但在绘图时,有“l虚线箭头线应用概要”的“绘图关系”要求”将引入虚线箭头线。如图3所示。

    图3“2×2”施工组织网络图

    图4“2×3”施工组织网络图

    QDA=3(m-1)×(n-1)-m×n+l

    =3*(2-1)×(3-1)-2×3+l=1

    1条虚线如上

    图5“3×2”施工组织网络图

    QDA=3(m-1)×(n-1)-m×n+l

    =3*(3-1)×(2-1)-3×2+l=1

    1条虚线如上

    图6“3×3”施工组织网络图

    QDA=3(m-1)×(n-1)-m×n+l

    =3*(3-1)×(3-1)-3×3+l=4

    4条虚线如上

    图7“4×2”施工组织网络图

    QDA=3(m-1)×(n-1)-m×n+l

    =3*(4-1)×(2-1)-4×2+l=2

    2条虚线如上

    图8 “4×3”施工组织网络图

    QDA=3(m-1)×(n-1)-m×n+l

    =3*(4-1)×(3-1)-4×3+l=7

    7条虚线如上

    图9“3×4”施工组织网络图

    QDA=3(m-1)×(n-1)-m×n+l

    =3*(3-1)×(4-1)-3×4+l=7

    7条虚线如上

    图10“4×4”施工组织网络图

    QDA=3(m-1)×(n-1)-m×n+l

    =3*(4-1)×(4-1)-4×4+l=12

    12条虚线如上

    五、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绘制双码网络图时,首先确定虚线箭头线,将使网络图的绘制快速、准确;通过分段运算构造组织(“m×n构造组织”)的虚箭头线的确定以及虚箭头线数量的确定和计算可以看出,无论双码网络的图的复杂程度如何,可以根据“标准”来确定虚线箭头线的存在、方向和数量。掌握了这些规则后,双码网络图的绘制就迎刃而解了,查看图形也非常方便。

    原理引自《重庆建筑大学学报》张玉强、彭再平

    6、以2018年为例

    根据逻辑关系判断:

    存在性判断:当两个任务的后续任务既相同又不同时,存在箭头虚线,即需要引入箭头虚线。

    方向判断:虚箭头线应从不同后继作品的完成节点指向同一后继作品的开始节点。

    例如:1.A和D,A的直接后继者是B1和E,D的直接后继者是E,并且有虚线箭头线。虚线箭头线应从 A(具有不同后继作业的作业)的完成节点指向 E(相同后继作业)的开始节点。

    2、C1和E,C1的直接后继是C2和F1,E的直接后继是F1,有虚箭头线。虚线箭头线应从C1(具有不同后继作业的作业)的完成节点指向F1(相同后继作业)的开始节点。

    3.B、C、F为分段操作。参见图6“3×3”施工组织网络图。 QDA=3(m-1)×(n-1)-m×n+l = 3*(3 —1)×(3-1) -3×3+l=4。

    因此,虚线箭头的数量为1+1+4=6。

    7、以20年为例

    -A和B,A的直接后继者是C和F,B的直接后继者是C,有虚线箭头线。虚箭头线应从 A(具有不同后继作业的作业)的完成节点指向 C(相同后继作业)的开始节点。

    -C和F,C的直接后继是D,G,I,F的直接后继是G,有虚箭头线。虚线箭头线应从C(具有不同后继者的作业)的完成节点指向G(相同后继者)的开始节点。

    虚线箭头的数量为1+1=2。

    -A和B,A的直接后继者是C和F,B的直接后继者是C,有虚箭头线。虚箭头线应从 A(具有不同后继作业的作业)的完成节点指向 C(相同后继作业)的开始节点。

    -D和F,D的直接后继是E和G,F的直接后继是G,有虚箭头线。虚箭头线应从 D(具有不同后继作业的作业)的完成节点指向 G(相同后继作业)的起始节点。

    -D和J,D的直接后继是E和G,J的直接后继是E,有虚箭头线。虚线箭头线应从 D(具有不同后继作业的作业)的完成节点指向 E(相同后继作业)的开始节点。

    虚线箭头的数量为1+1+1=3。

    理解虚拟任务的意义,用这种方法画网络图,验证虚拟任务的数量,用大树独创的组件法完成网络图。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华旗第一建设通讯QQ群:;华旗第一建筑机电QQ群:;华旗二建机电QQ群:;华旗中通QQ群:。欢迎,加油!

    点亮并观看,防止迷路

    !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7-21 06:57 , Processed in 0.093947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