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鸿茅药酒事件:医生质疑与警方跨省追捕引发舆论热议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8721
发表于 2024-12-18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先给你念一则广告:“肾虚腰酸,每天喝两口红茅酒,病就去”。对于鸿茅酒,很多朋友一定很熟悉。是广告中的“常客”,近日成为舆论焦点。广东一位医生在网上发表文章,质疑鸿茅药酒的功效。随后,内蒙古凉城县警方以“损害产品声誉”为由逮捕了该医生。

    医生的言论是否给鸿茅酒造成了严重损害,警方的跨省追逃是否将民事纠纷定为刑事犯罪,这些舆论场上的疑问都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权威调查和确认。只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及时公布进展情况,才能真正回应公众关切。与此同时,鸿茅酒吸毒、违法广告等问题也出现在舆论的关注之下。

    首先必须明确,鸿茅药酒是药品,不是酒精,也不是保健品。具有国家药品批准文号,说明书上明确标明其主要功能、禁忌症等。鸿茅酒作为非处方中成药,既不是无用的“毒药”,也不是包治百病的保健品。问题是普通消费者对此并不熟悉。如果通过广告不断弱化药品属性、强化保健功能,就会模糊药品与保健品的界限,误导消费者,甚至危害公众健康。

   


    人们常说,不要看广告,要看功效。鸿茅药酒位居广告排行榜榜首,甚至被称为医药广告界的“王者”。不仅有巨大的广告投入,还有各种各样的营销方式和植入方式。 “鸿茅酒,一天两口”成了洗脑的口号。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举报其广告违法。不完全统计,违规行为2630起,停售数十次。

    既然是药物,就有严格的剂量要求和特定的适用人群。 《广告法》还明确规定,药品广告不得含有功效、安全性的主张或者保证。利用保健品广告模式推销药品,不仅违反法律规定,也是对公众健康的严重不负责任。这种“夸大药品功效”的虚假宣传和“严重欺骗、误导吸毒者”的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鸿茅药酒的广告满天飞,销量节节攀升。有人评价其“总是道歉,违法行为从未停止”。事实上,有一些“神药”也是“卖得响亮,但效果不佳”。广告轰炸、虚假宣传严重伤害了消费者。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接到的“药品医疗用品”投诉中,近25%涉及虚假宣传。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监管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

    以鸿茅酒违法广告处罚为例,往往是“没收广告费715.8元,罚款715.8元”。三位数的处罚与千万的利润相比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产生有效的震慑作用。只有采取更严格的标准,加大监管力度,把握广告标准,才能让不法分子闻风丧胆,让违法者后悔莫及。这种欺骗、误导吸毒者的行为无论在理性上还是在法律上都难以容忍。要采取有力措施,把“举报违法行为”转变为“依法严惩”。

   


    广告平台及相关企业必须承担相应责任。无论是网站、客户、电视台、报纸、影视剧等可以植入广告的地方,都不应为了广告费而违反法律规定或进行虚假宣传。需要注意的是,舆论监督并不是完全否定鸿茅药酒的药用价值,而是让鸿茅药酒回归医药定位,不再通过虚假保健品广告牟利。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在面对舆论监督时应放弃反对态度,善于吸取舆论监督教训,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事实上,更多的制药企业应该以此为鉴。药品广告不能超越法律红线。国家药监局近日回应,要严格药品广告审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只有让虚假消散、真相回归、品质说话,老百姓才能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原来如此:药酒不是酒,别胡言乱语。为了确保真正的健康,宣传要谨慎。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5 05:51 , Processed in 0.083287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