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青年创新创业专题论坛在京召开,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

7245

主题

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1885
发表于 2024-12-2 01: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25日,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青年创新创业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系统与机器人分会主办,亚瑞资本、真格基金、立德共创承办,多家高校、创投机构、新创企业联合支持。论坛分为青年科学家主题演讲和企业家经验分享两个部分。上午,青年科学家进行了主题演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天苗教授、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刘金昌出席论坛。清华大学薛峰教授、北京大学张世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莉副教授、浙江大学曲绍兴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徐凯副教授。

    论坛伊始,王天苗致开幕词,表达了他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发展的看法。他认为,推动这两方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方面是围绕市场痛点真正实现原理或技术突破的高端技术;另一方面是高端技术。另一方面,原创科研成果为社会创造价值,需要有另类的信念、组织和目标,才能将原理和方法转化为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就是创业和创新。

    随后,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发表题为《创新创业——引领智慧未来》的演讲。王强用自己的个人成长经历引发了他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理解和思考。 “我并不真正接受奇点理论。这个理论的基石是你静态地看待一件事,动态地看待另一件事,并动态地看待机器。智慧的进化速度呈指数级增长,人类将等待被机器淘汰和取代。我想,当人们用自己所有的智慧去赋予一个没有智慧的东西权力,让它变得更加聪明时,恰恰相反。 “这个时候,人类的智能就必须在这个过程中适应或者加速进化。”他谈到人工智能时表示,其发展充满期待。

    同时,作为一家投资早期项目的基金,王强从真格基金的角度讲述了在AI领域的投资理念。他以出门问问等明星创业公司为例解释道,“一是他们对自己从事的领域有非常清晰、深刻的认识;二是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非常清晰、深刻的认识;二是我们要在与这个人交谈的过程中读出他是否有知识。商业意识和智慧。技术思维、科学思维如何与现实的刚需紧密结合。”

    随后,以清华大学冯雪教授为代表的青年科学家发言。他主要介绍了“智能人工电子皮肤及可穿戴设备”的研究进展,并简要总结了冯雪教授的研究工作,“就是把现在的集成电路、集成器件与人体表面、与物体环境集成起来。”

    冯雪表示,如果这些技术真正实现并与移动互联网结合,将会给整个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让真正的医疗级数据通过网络得以实现。

    基于这些技术,在学术层面,薛峰教授从类皮无机温度传感器、超薄柔性应变传感器、柔性可拉伸光电器件、类皮柔性光电器件、类皮广谱测量器件、可降解胶体研究成果在肿瘤药物缓释贴剂等方面得到体现。在产品方面,清华大学的团队成立了公司,转化相应的产业研究。

   


    北京大学教授张世良围绕“人工智能与视觉”详细介绍了他在智能监控和精准行人识别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于目前的监控系统还不够智能化,他首先指出了智能监控和精准行人识别的必要性。随后他讨论了如何构建一个相对智能的视觉监控系统,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四个挑战:零样本学习、视觉描述、语义描述、海量数据和高效率,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此外,他还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未来我们需要研究更精准的跨越时间和位置数据的识别,这必须考虑到光照变化、季节变化、行人外观变化。其次,如何做跨视角行人匹配,我们现在正在匹配什么就是一些正面的行人,我们需要匹配的都是侧面的,另外我们还需要准确的识别出这个车辆不是正面拍摄的,而是侧面拍摄的,没有车牌信息。认出这辆车?”

    软体机器人近两年引起了机器人领域人们的关注。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仿生软体机器人领域的专家之一,李文教授从软体机器人的使用材料、发展历史和功能等方面讲述了软体机器人。

    在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台上,雷锋网看到,费斯托的仿生蜻蜓和仿生水母吸引了全场的目光。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文力教授所在的仿生软体机器人实验室还与Festo合作打造了仿生章鱼触手软体机器人。但这些看似“黑科技”的软机器人有什么用呢?有哪些应用场景?商业化前景如何?雷锋网就上述问题向李文教授请教。

    他表示,软体机器人的一大亮点是工业抓取。它们在抓取柔软、异形、易碎物品方面优于传统刚性机器人,产业化效果良好。另一方面,在医疗康复方面,他表示辅助可穿戴柔性设备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国内外软体机器人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立教授认为,未来,随着软机器人与柔性电子、智能材料相结合,将会有更多的应用,而且绝对不仅限于抓取和康复。

    浙江大学曲绍兴教授介绍了“智能软材料与柔性结构”的研究进展。既然智能软材料用于软体机器人,曲绍兴教授介绍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仿生软机器人来说,将涉及力学或力学方面的仿生驱动机构,以及结构设计理论、制造技术等多学科领域。曲绍兴教授做了详细的讲解。他还展示了浙江大学研发的三款软机器人:基于介电弹性体的智能软材料驱动的全软机器人、仿生射线软机器人和仿生柔性臂。

   


    随后,他从基于机械机构的材料设计、大变形多场耦合本构失效、大变形与多功能耦合、智能材料大变形计算方法四个部分讲述了固体力学在软体机器人中的研究进展,以及从材料和结构两个基础研究角度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徐凯从市场切入点、技术途径、行业现状三个维度讲述了单孔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的研究进展。

    从市场角度来看,为什么要使用手术机器人?当患者需要减少创伤、手术操作变得越来越困难时,机器人辅助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直观性和准确性。 “它的临床效果已经得到证实,充分体现了医生的精准需求。”他说。

    然而,单孔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的开发也面临以下挑战:视觉模块和2至3个手术臂通过同一鞘管进入体腔;视觉模块必须集成照明功能;手术臂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工作空间;腔镜直径是关键。

    青年科学家发言后,组成圆桌论坛,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并与观众进行问答互动。

    *雷锋网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4-12-21 04:33 , Processed in 0.073578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