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如何管理微信群?退出无用群、分清主次群是关键

4万

主题

2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5334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个人应对自身事务负有首要责任。妥善处理个人事务,体现个体心智的成熟,是迈向成就的基础。维护微信群是个人自我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当前多数人手机里存有众多微信群,如何有效打理这些群组,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譬如持续关注群聊,会占用过多时间,若疏于查看,又可能影响工作与生活,这常常让职场人士陷入两难境地。建议大家这样做,会更好。

    一、退出没用群。退出没用的微信群或者临时添加的微信群。

    区分主要和次要的群组,对手机中的群组进行优先级划分,将关键群组设为置顶。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在查看手机时,能够最先注意到这些重点群组。置顶群组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选择一个群组,接着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随后下拉菜单会出现“置顶聊天”的选项,点击后该群组会变成绿色。毫无疑问,工作相关的群组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领取的是国家发放的薪水,从事的是国家安排的职务,因此必须将单位及部门的工作群组视作首要群组。辅助性群体包括日常交流群和知识探讨群,例如专门研究性质的团体,居住社区内的联络组,以及家族成员间的沟通群等。另外还有同窗间的互动群,以及各类休闲谈天群组。

    要经常关注工作群,每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每隔一两个小时或者有空闲的时候,都会快速查看一下工作群和重要人物的信息,看看有没有重要的通知或消息,然后进行回复和确认。小区群、家族群、同学群每天会看一次,至于其他的无关紧要的聊天群,好几天都可以不看。

   


    四、必须迅速回应。微信已成为当代人既用于职业又用于日常的沟通工具,成年人已无法脱离它。立即回复既是体现个人素养的行为,也是职业规范的要求,无论是针对个人消息还是群组通知,收到信息后都要即刻回应,不能只接收而不处理。

    并非所有群聊信息都需要回应,工作群里的信息可分为三类:需要回复的必须回复,无明确回复要求的可选择性忽略,部分信息会标注禁止回复,遇到此类信息则无需参与讨论。个人收到的信息通常需要回应,这是基本的礼节,对于有地位的人传递的信息,更应确保回复,即便在直接递交文件等情况下,也需确认收到,或以口头形式告知对方,因为有时对方虽显示已发送,但自己未必已接收,若不回复,对方便无法知晓你是否已知晓内容。

    紧急事务需立刻处理,遇到紧急情况,应当拨打电话或者发送微信语音信息,不宜使用微信文字留言功能,现在通话费用降低,打电话并不耗费多少成本,但这种方式最为高效快捷,通过微信留言,接收方可能未处于在线状态,或许没有查看微信,甚至网络连接不畅,这样无疑会徒劳地消耗等待时间,当然,如果事情并非十万火急,或者正处于与对方的持续交流中,可以使用微信留言功能进行沟通必须注意,在向他人发送资料的前后几分钟,应当通过电话通知对方,以便对方能够及时查收。

    确认收件人及信息,个人通常拥有大量微信联系人或群组,发送前务必检查接收方与信息是否准确无误,以避免产生无谓的困扰和误解;若察觉发送失误,需迅速采取补救措施或撤回操作,通常文字消息在两分钟内能够取消发送,而文件则允许在三小时内进行撤回。

    七、防止消息打扰。为减少微信群消息声音干扰,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式是给所有群组开启“静音模式”,这样依然可以查收信息,只是不会有提示音响。具体步骤是:首先进入群聊界面,接着在右上方找到三个点图标,然后向下滚动菜单,最后点击“静音模式”选项,当按钮变成绿色状态时表示设置成功。

    换种方式,可以关闭所有新信息的提示功能,具体步骤是,先点右下角的 “个人中心”,然后找到 “系统配置”,接着把 “信息到达通知” 的选项关闭,这样就不会再有提示了。不过,采用此法有个缺点,那就是当来自关键群组或重要联系人的信息发送时,系统也不会发出提醒了。

    将不常用但偶尔需要的群组收纳起来,能够节省手机界面空间,例如拼车这类群聊,虽然会偶尔使用,却无法删除。这类群可以执行折叠操作,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进入目标群聊,接着点开右上角的三点图标,向下滑动,随后选择开启消息免扰模式,最后点击进入折叠群聊选项。需要使用该群时,只需在折叠列表中找到它即可。

    需要时常整理群聊中的内容,这样做有助于加快手机的处理能力。那些没有太大意义的群聊信息,可以立刻删除。至于工作群,要尽量少清理,清理时需要格外小心。在删除群聊内容之前,务必先把重要的信息保存下来,包括阅读过的和收藏的,然后再进行清理。

    提高三种观念。提升机密安全观念,多数工作群组消息属于内部资料,成员知晓即可,没有公开传播和转发责任,只有经允许宣传时,方可对外传播。机密资料绝不能在社交平台或网络渠道传播;提升网络素养,互联网并非不受约束,应规范交流,恪守社群准则;强化责任担当,若担任社群负责人与监管者,须妥善执行管理与监督职责,一旦察觉违规行为,需即刻警示干预;对于关键且需全员执行的通告,发布时务必添加“请确认收到”字样遇到紧急情况,若团队成员未能迅速回应,需私下联系他们进行提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9-2 23:36 , Processed in 0.092040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