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黔西县全力推进27万亩国储林项目建设,冬季抢抓植树黄金期

4万

主题

2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3509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资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它也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促进绿色发展的关键途径,项目启动后,黔西县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后勤支持以及优化施工安排等手段,集中力量推进全县27万亩国储林工程的建设。

    冬日的阳光温暖和煦,是植树的最佳时节,趁着这个季节,黔西县针对冬季绿化工作具有时效性、紧迫性的特点,把握住了植树造林的宝贵时机,周密部署,大力宣传,在国家储备林项目涉及的16个乡镇范围内,全面开展了树木种植活动。

    协和镇石人村石人组植树现场,二十余名村民劳动热情高涨,有人负责运送树苗,有人忙着挖坑,还有人在技术员引领下,掌握刺梨、香樟等经济林木的种植技巧。

    协和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武装部长杨坤表示,当地时常遭遇干旱,树苗因缺水难以获得足够滋养,生长因而迟缓。种植时必须将表层土壤还至根部,同时把底层土壤置于表层,这样做等于施加了一层肥料,因为表层土壤富含营养和多种养分。

    国家储备林项目开展具有显著的国家效益,同时也惠及民众。协和镇石人村的国家储备林项目实施了一种“企业 联合体 农户”的合作机制,鼓励当地居民深度介入土地调拨和相关工作,使他们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获得更多经济收益。

    段泽学居住在协和镇石人村,家中田地都转包出去专门种刺梨,他自己则在合作社工作了二十多天,因为他勤奋好学又踏实肯干,已经成长为一名种植方面的熟练工,村里种植任务完成后,企业打算派他去别的村庄指导村民怎么种,这样他这个冬季就能赚到六千多元钱。

    段泽学说,协和镇石人村村民将6亩多土地流转出去,每年能获得2000多块钱的收入。他们在这里打工,每天能赚到100块钱,也能赚到几千块钱。现在带动大家一起来种植,他本人也可能赚到六七千块钱。他觉得这种实际的好处非常理想。土地还可以用来种植矮作物,比如黄豆,或者种草,也可以种荆豆,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好处。

    协和镇石人村国家储备林项目是黔西县2020年启动的第一期工程,项目涉及土地流转补偿总额达3107.398万元,惠及农户1498户,其中包含脱贫户327户,预计能创造200个本地就业岗位,每年由此产生的劳务收入大约为80万元,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助于持续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的成效,有助于推动乡村的振兴发展。

    协和镇党委书记方凯表示,项目落实之后,全镇森林覆盖率将提高一个单位,能够切实推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融洽相处。借助林下产业的兴起、林产品精深加工等途径,能够开辟更多就业门路,从而提升民众的经济收益。

    黔西县的国家储备林工程总面积达到27.03万亩,项目投入资金为2.86亿元,具体包含人工林种植8.02万亩,经济林种植3.3万亩,现有林改造培育7.8万亩,以及中幼林抚育7.91万亩,这些工程将分阶段进行,第一期和第三期采用合作开发模式,第二期则由自身负责运营。黔西县为落实项目执行,特意召集了专项集会,另外组建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并且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运用“市级企业 乡镇基层企业 合作团体 农户”的协作架构,一心一意地加快工程推进的步伐。

    黔西县林业局党组成员、国有林场场长杨思进表示,该项目的推行会显著扩大黔西县的森林面积,并且提升森林的总体积储存量,同时优化林区的构成,增强森林的优良程度和覆盖比例。这对于转变当地产业布局,提升农户的经济收益,帮助农村地区未充分就业的人员在本地或附近找到工作,以及确保脱贫成果的稳定巩固,都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到目前位置,黔西县国家储备林工程第一期已经实现土地逐块测量面积达十三万七千三百亩,测量完成度达到百分之百,同时支付了土地转换费用一亿元零三十四万元,第二期项目银行已经批准信贷额度,当前正在执行地块确定和土地逐块测量任务;第三期工程已经录入系统,正在等待银行进行信贷审核。

    黔西县林业局党组成员、国有林场场长杨思进表示,接下来,相关单位将倾尽全力确保国储林一期土地流转费用及时支付,并顺利完成造林任务;同时,计划在今年三月份之前完成二期国储林的造林工程,并且要加快推动国储林三期项目的实施进程,使其尽快付诸实践。(潘华吴静苏明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8-31 11:04 , Processed in 0.095675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