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乳源瑶族自治县地域沿革:从古百越到南朝的历史变迁

4万

主题

2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2610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乳源瑶族自治简述

    乳源在古代被称为“百越(粤)地”,属于夏、商、周时期的扬州范围,扬州是当时划分的九州之一,其中江南地区被称为扬州,它代表了一个地理上的大区域,乳源所在的地方属于离国都2500里之外的荒服地带,荒服是古代“五服”中地位最靠外的区域,包括侯服、甸服、绥服、要服和荒服,乳源的历史记载由此开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乳源归属于楚国管辖;秦朝建立后,乳源被划入南海郡的行政版图之内。

   


    乳源在汉代,最初归属于西汉时期的南越国,后来在东汉时划归荆州桂阳郡,属于曲江县的范围。东汉时期,曲江县境内开辟了通往中原并连接海陆的西京古道,这条古道至今在乳源大桥附近仍能见到较完整的遗迹。到了三国时期,甘露元年即公元265年,设立了始兴郡,乳源地区便归入始兴郡的管辖之下。

    乳源在三国及西、东晋期间,史书记载是曲江县属地,属于始兴郡管辖,这种归属关系持续到了南朝时期,梁、陈两朝时,此地属于曲江和梁化县。南朝梁天监十八年(公元519年),侯安都诞生于始兴郡(郡治所在现今韶关市区),具体地点是曲江县(现今乳源桂头镇新街)。侯安都的官职最高达到司空(依据《乳源瑶族自治县志》的记述),他是南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同时也是征北大将军,人们称赞他为“南天一人”。

    隋朝、唐朝、五代十国时期,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文献显示曲江、乐昌县为该区域,此后先后归入广州总管韶州、岭南道韶州、南汉韶州管辖范围。1983年出版的《瑶族简史》资料指出:六世纪至十世纪期间,瑶族主要聚居在湖南多数区域和广西东北部,以及广东北部等地。南汉乾亨七年(923年),文偃禅师建立了云门寺。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曲江西境的乳源乡调整为4里,崇信乡调整为8里,乐昌南境新化(依化)乡调整为3里,合并这三乡共15里,正式建立乳源县,隶属于韶州府,这个行政区划在元、明、清时期持续沿用.在宋、元、明、清多个朝代里,乳源地方多次发生军事冲突,给当地民众生活和整体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明显冲击.

    民国期间,乳源县在民国三年,也就是1914年,被划归南韶连道管辖,那个阶段还按照清朝的老规矩办事。到了民国八年,即1919年,它又归南韶连道的韶州府管。再到了民国三十五年,也就是1946年,乳源县被划入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随着辛亥革命成功,工农运动开始活跃起来,当地很快就有基层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建立起来了。四一二事件发生后,民国十六年,即公元1927年,当地农民武装力量相继加入了北江工农自卫军发起的北伐行动,以及参与了曲江的西水起义,不过,由于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工农运动因此转入低迷状态。重要武装力量迁徙期间途经乳源地区,1928年朱德、陈毅等带领南昌起义部分人员行经乳源北部梅花地带,1931年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带领红七军经过乳源与国民党粤军邓辉部队、湘军唐伯寅部队发生冲突,红七军成功渡过武江朝江西方向行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国三十四年即1945年,日寇相继攻占了桂头镇、一六地区以及县城,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强暴了不少妇女,乳源的百姓们纷纷拿起武器抵抗侵略者,到了七月四日的晚上,日军终于狼狈地退出了乳源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8-30 05:09 , Processed in 0.082956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