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当前青年人群恋爱婚姻态度的研究成果展示会以及探讨如何提升青年生活满足感的学术讨论会于首都举办。中国青年网通讯记者杨宇初提供影像资料。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1日讯,特约记者王晨曦报道,5月21日,共青团中央的“青年之声”平台公布了《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围绕“青年寻找伴侣的看法、对待恋爱的态度、对婚姻的认知、关于生育的观点、婚恋方面的道德看法以及对于团组织举办的青年婚恋支持项目的看法”这六个领域,深入剖析了青年人的婚恋观念,并且基于调查发现,给出了改进青年婚恋支持服务的明确意见。
这份报告是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与“青年之声”婚恋服务委员会联手推出的。根据消息,2017年12月27日到2018年1月31日期间,在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主持下,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利用“青年之声”平台,于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如何提升青年幸福感》青年群体婚恋态度调研。针对年龄介于19岁到35岁之间的群体实施了抽样检测,借助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途径,按照严谨的抽样方法,向不同地区、不同范畴的青年群体投放了调查表,最后收集到共计3082份有效反馈。男性占到了42.96%,女性占到了57.04%。单身状态的青年占到了51.52%,已婚状态的青年占到了26.51%,处于恋爱关系的青年占到了21.97%。绝大多数青年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十分之一点二九。在直辖市工作的青年比例达到百分之十四点一一,省会城市工作的青年比例为百分之十二点零七。地级市和县级市工作的青年占百分之五十点四六,乡镇和村庄工作的青年占百分之二十三点三六。
一项调研表明,年轻人找伴侣时更看重彼此的内在契合,大约百分之七十的年轻人表示愿意等待理想对象,而不肯随便凑合。总体而言,个人品德和性格是年轻人选择伴侣时最看重的两个要素。认为个人品德最为重要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四点九,而将性格放在首位的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一点二二。另外,有百分之五十点一五的男性青年觉得外表比较关键,相比之下,百分之五十四点八九的女性青年则更看重对方的才能。另外,身体状态和才干是年轻男女双方都较为看重的条件。与传统上讲究的“家庭背景相当”不同,当今年轻人找伴侣时表现出更多样化的倾向,更强调精神层面的契合。调查数据显示,针对“假如始终未能寻得心仪伴侣,您会做何打算”这一问题,大多数年轻人表示会“耐心等待,直至遇见称心如意的对象”,另有部分人倾向于“维持单身状态”。少数受访者愿意“调整婚恋期待”,更少一部分人则考虑“接受不太满意的对象”。这一结果反映出年轻群体对情感关系抱有热切期盼,并且展现出坚定的追寻信念。
查询表明,年轻人对于网络恋爱以及婚姻介绍网站、社交软件的接受程度不高。本次查询中,百分之六十点二二的人觉得“和网上不熟悉的人谈情说爱不可信”,百分之二十五点四一的人认为“可以抱着碰碰运气的心理去尝试网络恋爱”,百分之十四点三七的人表示“能够容忍网络恋爱”。青年交友途径中,多数人依靠熟人引荐,占比达到78.52%,其次通过团体组织的联谊活动结识异性,比例是73.39%。少数人使用社交软件寻找伴侣,占11.06%,选择专门的婚恋平台的人占6.20%,而通过电视节目寻找对象的青年比例最低,为2.24%。
多数男性青年倾向于积极争取感情关系,而多数女性青年对此态度较为消极和保守。根据调查数据,超过百分之七十的男性愿意主动接近心仪对象,仅有接近百分之四十的女性采取同样的方式。分析显示,男女青年在寻求恋爱过程中表现出明显差异,男性表现得更主动大胆,女性则相对迟疑和审慎。另外,经过调查了解到,年轻人单身的情况主要受到个人对情感看法以及生活和工作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交范围狭窄、事务繁重和不够主动是导致年轻人单身的前三个因素,差不多一半的年轻人提到,自己不够积极,不清楚怎样与异性交往。
男性青年看待婚姻的态度,比女性青年更为积极,多数男性觉得婚姻能带来稳定感。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男性青年对婚姻有较强的信心。另外,大部分男性青年觉得结婚是人生重要的里程碑,而女性青年中持相同看法的比例稍低。同时,一部分女性青年觉得单身生活同样美好,这个看法在女性中的支持率是男性中的两倍。多数男性青年觉得婚姻状况令人信赖,而多数女性青年却觉得不那么靠谱;好些女青年对婚姻持中间看法,还有少数女青年觉得婚姻状况很不稳定;男女青年之间,女性对婚姻前景更易忧虑,心里缺少安稳感。
调查显示,年轻人普遍觉得工作和家庭一样重要,家里人催促结婚是单身青年面临的主要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来自家人催促结婚这件事,有81.47%的年轻人表示工作和家庭都同等重要,现在年轻人既重视工作也重视家庭,男性年轻人相比女性年轻人,对家庭的重视程度稍微高一些。本次调查发现,接近半数的年轻人称单身时承受的主要负担是“家人”,其次是“社会评价”,再次是“个人焦虑”。“催促结婚”现象加剧了不同年龄层之间的矛盾。
当代青年对于生育的看法,比较看重传统观念,提倡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很受他们欢迎,调查发现,大多数年轻人向往的是父母和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模式,只有极少数人选择不生育,这说明中国的传统生育思想在年轻一代中依然有很强的影响力。当前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时,超过半数的年轻人表示打算要两个小孩,同时有五分之九点三一的青年明确表示新婚之后两年内要开始孕育后代,这反映出年轻人对于生育子女的愿望较为强烈,并且对于生育这件事抱有较高的期望值。
青年对于婚恋道德的看法上,他们对于性信息的掌握和自我防护的本领不足,女性青年对于“婚前同居”的态度更加小心。通过调查得知,青年对于性信息和自我防护的认识相当缺乏。超过半数的青年承认是通过互联网渠道来学习性教育的内容。关于性活动里,怎样确保自身和伴侣的安全,百分之四十二点九六的年轻人说略知一二,百分之十八点零一的年轻人不清楚自己掌握的信息是否准确,只有百分之三十二点五四的年轻人对相关知识非常明白。针对“未婚共同生活”这一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五十五点三九的年轻人持包容看法,百分之二十三点三三的年轻人表示不认同。男性青年中,有66.24%的人认可单身伴侣共同生活,但女青年对此态度相对保守,仅有47.21%的人表示可以接受。面对单身伴侣共同生活这一议题,女青年的顾虑明显要多一些。
调查显示,青年群体对团组织举办的相亲聚会反响热烈。在此次调研里,高达74.89%的年轻人对团组织举办的联谊聚会持赞同态度。团组织举办的线下交友聚会,在年轻朋友当中享有良好声誉。而且,男性和女性青年对于团组织举办的线下交友聚会的具体形式,表达了各自的要求。除了组织单身男女的联谊聚会之外,女性朋友还希望团组织能够开展文体活动、读书交流等具有个性化特色的社交聚会。其次,男性青年更倾向于通过“专属配对渠道,进行私下会面”,这个倾向性比女青年要显著得多。
这份文件就满足年轻人恋爱方面的要求,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比如,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青年交流活动,以此缓解单身群体心理负担,引导他们形成恰当的恋爱婚姻看法;应当加强向青年传授性知识,帮助他们建立合理健全的异性交往认知;同时要增强网络恋爱服务的可靠性,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线上交友氛围。
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党委常委蔺玉红出席了活动,她同时担任团中央“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副主任和“青年之声”婚恋服务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副主席顾秀琴也到场,她还是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及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婚姻家庭工作委员会总干事;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团委书记吴庆华、北京国际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邹长锋、共青团河北省委网络办负责人刘景、安徽省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会长刘学林等也参加了会议;此外,珍爱网、世纪佳缘、我主良缘、久其软件等公司也派代表出席了此次发布会。团中央“青年之声”大数据部副部长黄斐公布了上述报告。
会议落幕,与会人员就《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展开讨论,参考相关调查结果,探讨如何提升青年生活满意度,并就满足青年婚恋需求、引导青年形成健康婚恋观念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