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曾是中产收割机的戴森,2024年为何陷入尴尬境地?

3万

主题

2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802
发表于 昨天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往昔岁月,戴森吹风机成为社交媒体上追求“精致生活”的必备之物。

    女明星在化妆室内随意一按快门,镜头的边角处,戴森的无叶风扇静静透露着格调,而在网红的开箱视频中,那款银色金属质感的高速吹风机,总是能在评论区激起一片“羡慕到哭泣”的狂热讨论。

    这个被誉为“家电界中的爱马仕”的英国品牌,曾经让众多中产消费者心甘情愿地花费3000元购买吹风机,因为高昂的价格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然而到了2024年,戴森的辉煌逐渐减弱,在双十一购物节期间,一款标价高达3990元的戴森吹风机竟然以近乎“骨折”的1999元低价进行促销。

    评论区充斥着冷嘲热讽之声:“先前购买戴森只是为了炫耀,可如今降价之后,反而更少有人愿意购买。”

    昔日的中产之选,现今却面临两难局面,一方面,富人们认为其缺乏个性,另一方面,普通大众则觉得其性价比不高。

    当“黑科技”滤镜破碎,戴森还能有未来吗?

    吹风机的神话

    戴森的崛起是一场精准击中消费者心理的营销奇迹。

    2016年,戴森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吹风机,该产品以独特的无扇叶结构、每秒产生高达13升的强劲气流,以及“呵护秀发,不损伤发丝”的承诺,迅速走红市场,成为了一款现象级的流行产品。

    与传统吹风机所采用的塑料外壳有所区别,戴森选择了金属材质和简约的线条设计,塑造了一种“科技高端产品”的视觉印象。

    尤为出色的是,它成功地将吹风机从“实用工具”这一定位提升到了“生活方式象征”的高度。

    小红书上的评价标题几乎都是这样的:“戴森吹风机价格虽高,却物有所值,你的发质值得拥有更优质的产品。”

    价格无疑是戴森神话的精髓所在,与此同时,当市面上普遍售价300元的吹风机还在相互竞争风速和功率的高低时,戴森却将产品的定价直接锁定在3000元以上的区间。

    这种销售手法表面上看起来颇具风险,实则巧妙地迎合了中产阶层追求炫耀的心理,通过一台吹风机来界定社会地位,其方式比购买奢侈品包包更为含蓄,也更显得“高雅”。

    戴森吹风机迅速成为了婚礼上的热门伴手礼,年会奖品的抢手选择,乃至女性独立精神的象征性奖励。

    一位消费者回忆道,2019年,她的闺蜜举行婚礼,她下定决心购买了戴森吹风机作为礼物。婚礼现场,闺蜜激动地抱着装有吹风机的盒子拍照,并在朋友圈分享了这一刻,附文表达了对这份精心挑选礼物的感激,称其为“最好的姐妹懂得我的精致品味”。

    然而,戴森可能未曾料及,其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来自竞争对手,而是源自中国供应链的“降维式”攻击。

    平替围城

    2021年,国产吹风机品牌徕芬低调入市,其外观与戴森极为相似,风速表现亦不相让,但售价仅需599元。

    最初,徕芬遭受了“仿制品”的讥讽,然而消费者迅速察觉到,其吹干头发的效率并无差异,而且噪音还更小。一位从事美发行业的专家在抖音平台上进行对比测试时,直言不讳地说:“戴森的亮点仅剩其品牌标志,而这个标志并不值得2500元的额外费用。”

    戴森揭示了高端品牌的一个重大缺陷,随着技术防线被突破,其高昂的价格基础也随之动摇,变得如同空中楼阁一般脆弱。

    徕芬们背后,是中国制造恐怖的迭代能力。

    深圳某代工厂的负责人透露,戴森吹风机所采用的数码马达转速高达每分钟11万转,经过我们拆解了多台设备,仅用半年时间便成功研发出性能与之相近的国产马达,而且其制造成本仅为戴森的1/3。

    截至2023年,我国高速吹风机领域的品牌数量由16家激增至104家,激烈的降价竞争直接压缩了戴森的盈利空间。

    更讽刺的是,戴森曾引以为傲的“创新”,反而成了包袱。

    Dyson Zone这款空气净化耳机于2022年面市,它尝试将降噪功能与口罩的特性相融合,其市场定价为6699元。

    消费者试戴后纷纷抱怨:“这感觉就像脖子上挂了个电风扇。”在B站上,一条观看量超过百万的评测视频标题尖锐地讽刺道:“戴森,你在设计这个产品的时候,是不是被吸尘器吸走了理智?”

    从“黑科技”到“智商税”

    性价比的不足使得戴森在市场上节节败退,而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的重大失误,更是从根本上撼动了该品牌的稳固地位。

    2023年,黑猫投诉平台上戴森吸尘器相关的投诉数量显著上升,问题包括尘盒出现漏灰现象、电池使用时间急剧减少,以及售后服务维修费用过高。

    北京的一位消费者愤慨地指责:“这款售价5000元的吸尘器仅使用半年便无法再用,维修所需费用高达1200元,而客服人员竟然建议‘最好是购买最新款’。”

    消费者感到更加失望的是戴森的这种傲慢态度,因为当众多国产吸尘器纷纷加入了自动清洗拖布和一键自动清洁的新功能,戴森在2023年推出的新型扫地机器人却依然只停留在简单的扫地除灰阶段,而且其售价竟然高达9999元。

    有网友戏言:“它的唯一聪明之处,就在于能够辨别出主人钱包的厚度。”

    该产品因频繁收到用户投诉而被撤架,然而戴森官方仅以“技术改进”为借口敷衍了事,并未表现出丝毫歉意。

    这种高价却配置不足的情况,最终对品牌造成了损害,一位戴森的资深拥趸直言不讳:“先前还以为高价自有其合理性,如今看来,连一个合理的解释都懒得去编造了。”

    降价求生,却陷身份危机

    面对销售下滑的局面,戴森在2024年做出了让步,其吹风机价格大幅下调,吸尘器则通过捆绑赠品的方式进行促销,甚至破例加入了直播带货的行列。

    但降价并未挽回颓势,反而让品牌陷入更尴尬的境地。

    中产阶层消费者纷纷选择离开:“昔日戴森成为身份象征,而今同事的办公桌上却是徕芬,若我继续使用戴森,似乎显得过于奢侈。”

    价格敏感的用户对此并不认同:“2000元购买吹风机?国产的300元版本就能使用十年!”

    在社交媒体上,一条备受赞誉的评论揭露了真相:“戴森的问题并非价格高昂,而是其品德与地位不相匹配。”

    更深的危机在于,戴森始终未能找到第二个爆款。

    品牌收入的60%来自吹风机,然而吸尘器市场已被洗地机所取代,投资200亿造车计划最终失败,而美发直板夹、台灯等商品则因缺乏创新而受到批评。

    行业分析师认为,戴森犹如那些依赖单一产品维持生命力的老牌汽车制造商,然而,在电动车时代,燃油车曾经的辉煌已不再被时代所接纳。

    戴森的坠落,是一场关于消费理性的觉醒。

    随着“贵就是好”的观念动摇,中产阶级不再愿意为虚荣心支付高额费用,同时,消费者对真实价值的探寻正在对整个市场进行重新塑造。

    回望过去,戴森成功引领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潮流,使得家电不再仅仅局限于功能性,而是转变成了承载情感与身份象征的重要物品。

    然而,若是成就归于萧何,那么失败亦由他所致。当故事行至尽头,那些神话般的传说终将回归平凡。

    或许戴森应当认识到,真正的卓越并非仅仅体现在价格标签上的数字,而是隐藏在产品深处的那份无法掩饰的真挚。

    在上海的戴森专卖店内,导购人员正积极地向顾客展示其独特的电机技术,然而,外面的年轻人群却步履匆匆,纷纷掠过店铺。

    而他们手中的购物袋上,印着徕芬、追觅或者小米的Log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28 16:19 , Processed in 0.072867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