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3月30日京东工业三度冲刺港交所,刘强东有望添第6家上市公司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9217
发表于 昨天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30日,京东工业公司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文件,该文件由美银证券、高盛集团以及海通国际证券共同担任联合保荐人。

    自2023年3月及2024年9月两次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上市请求之后,京东工业再次向该交易所发起上市申请,这是其第三次尝试。
    若此次进展顺利,京东工业有望跻身刘强东旗下上市公司行列,继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德邦股份之后,成为他的第六家上市公司。
    据消息,京东工业作为京东集团的一个子公司,自2017年7月起独立运作,并在次年晋升为京东的一级品类。在获得中东财团的大额投资不久之后,2023年3月,京东工业与京东产发携手,共同踏上了香港联交所首次公开募股的道路。
    依据2024年的交易额数据,京东工业位居榜首,其规模几乎是排名第二的企业的三倍之大。
    在业绩领域,京东工业的成就同样备受关注。从2022年到2024年,其营收额依次为141.35亿元、173.36亿元以及203.98亿元,这一期间的综合年增长率高达20.1%。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该公司的净利润实现了显著提升,相较于前一年的480万元,增长了至7.62亿元,增长率达到了15775%。这一显著的增长主要归功于京东工业推出的全链路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以及公司所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有利条件。
    京东工业致力于工业供应链的技术和服务领域,其业务特性偏向于面向企业端,长期以来,外界普遍将其誉为京东集团中最为低调且独特的独角兽企业。
    今天用一文简单说明一下京东工业品的详细数据:
    一、公司概况基本信息
    注册于开曼群岛,该公司的业务定位于我国工业供应链技术及服务的领先提供者。其核心解决方案名为“太璞”,这是一款覆盖全链路的数智化工业供应链平台。在市场表现上,2024年,该平台在MRO采购服务领域占据了市场份额的榜首,占比达到0.8%,同时在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领域,其市场份额为4.1%。


    发展历程
    2017 年:作为京东集团独立业务单元成立
    2020至2023年间,成功实现了A轮、A-1轮以及B轮的融资,总计融资额超过6亿美元;到了2023年,推出了「太璞」解决方案,公司估值达到了67亿美元。
    主要投资人及持股比例(截至文件日期)
    1.京东集团关联方
    JD   (京东集团全资子公司):持股 77.32%
    Max I&P (刘强东控制的实体):持股 3.68%
     Brush (员工股权激励平台):持股 0.81%
    JD   LLC:持股 0.71%
    2.财务投资者
    红杉中国:持股 1.37%(A 轮 + B 轮)
    L.P.(Qogir 关联方)持有股份比例为2.42%,该比例由A-1轮和B-1轮投资共同构成。
    SPV RSC Ltd,即阿布扎比主权基金的相关联企业,其持有股份比例为1.57%,该持股比例是在B轮融资阶段所获得。
    MIC 23,RSC Ltd(关联企业):持有股份比例为1.57%(B轮融资阶段)。
    GGV资本,包括GGV VII等关联实体,其合计持有的股份约为2.01%,涵盖了A轮及A-1轮的投资。
    3.其他重要投资者
    The    (英国保诚集团):持股 0.94%(B 轮)
    Alosa(BPEA EQT 关联方)持有0.47%的股份(属于B轮融资)。
    苏州源安、源月、源烨等(与纪源资本存在关联关系的企业):总计持有股份约为2.77%,该比例是在A轮融资阶段的数据。
    历史融资与市值融资历程
    A 轮融资于2020年8月完成,金额达到2.3亿美元,公司估值大约为10亿美元。
    A-1 轮(2021 年 1 月):融资 1.05 亿美元
    B轮融资阶段,发生在2023年3月,成功筹集了3亿美元的资本,此轮融资过后,公司的估值达到了67亿美元。
    2.IPO 前估值
    经过B轮融资,京东工业的投后估值达到了67亿美元,相当于487亿元人民币。
    3.IPO 后估值
    若发行价格为每股编纂港元(具体定价信息未公开),且总股本大约为24.66亿股(包括IPO前已发行的股份),那么IPO完成后的市值需依据发行规模来推算。参照B轮融资的估值以及行业内的市值对比(例如,震坤行的市值约为5.65亿美元),京东工业在IPO完成后的市值可能将会明显超过67亿美元。
    京东工业的资本架构以京东集团为支柱,同时得到红杉等国际知名机构的支持,完成B轮融资后,估值已高达67亿美元。随着IPO的推进,其市值有望实现进一步的攀升,有望成为工业供应链领域的领军企业。
    二、行业分析中国工业供应链市场
    2024年,该规模将达到11.4万亿元,而到了2029年,预计将增至13.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9%。
    痛点主要体现在分散性、缺乏标准化、运作效率低下以及高昂的成本上;数智化在行业中的渗透率方面,截至2024年6月为6.2%,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8.2%。
    竞争格局
    主要参与者包括京东工业(采用综合模式)、西域以及震坤行(采取自营或交易平台模式)。
    京东工业版图广阔:涵盖全品类商品(SKU数量达5,710万)、服务领域广泛(已服务超过1.06万家重点企业)。
    三、业务模式核心服务体系
    商品供应:覆盖 MRO(通用 / 专业)及 BOM 产品
    MRO 及 BOM 产品定义说明
    1.通用 MRO 产品
    这类标准化MRO产品,其设计制造不针对特定场景进行定制,而是适用于各行各业的不同应用场景。
    典型类别包括:
    (i) 安防设施;(ii) 清洁工具;(iii) 运输及仓储设备;(iv) 电力线路及电缆;(v) 焊接相关器具;(vi) 工具类;(vii) 个体防护装备。
    专业 MRO 产品
    这类产品专供特定专业领域使用,亦或是由那些持有特定技术资质的服务提供商所选用。
    典型类别包括:
    (i) 化学原料;(ii) 起重机械;(iii) 测量仪器;(iv) 金属加工用具;(v) 实验室必需品;(vi) 动力传动装置;(vii) 工业机械。
    BOM 产品
    这类物料系指直接应用于制成最终产品的生产资料,涵盖了构成产品的各个部件以及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
    典型类别包括:
    (i) 电子元器件;(ii) 紧固密封件。
    数智化服务领域涵盖采购战略咨询、智能履约以及供应链优化等方面;所采用的数智化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墨卡托、工鼎、灵犀、K2等;其技术实力则表现在AI算法、区块链溯源以及物联网应用等方面。

    采购数智化
    2.商业模式亮点
    轻资产运营:整合供应商库存,减少自有仓储投入双品牌战略:
    「法力创」:高端定制化产品(JDM/OEM/ODM)
    「惠象」:通用耗材极致性价比
    生态协同:与京东物流、京东科技深度合作

    数智化仓储
    客户结构及服务模式
    1.KA客户:
    a.署IOP(即我们专有的API接口)
    b.部署ISP(即云端部署)。
    借助IOP与ISP系统,我们为关键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商城采购服务,同时,通过SRM采购解决方案以及招标采购服务,实现与上述系统的无缝对接。
    目前,大部分需求均由大型企业通过招标途径发布。京东工业凭借其供应链渠道优势,联合国内众多大型供应链企业共同参与报价。一旦项目成功中标,便负责提供所需物料。这便是我们的轻资产模式。
    2.中小客户SMB客户
    京东工业依托京东五金城及京东工品汇两大平台,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专业服务,其服务模式与京东针对终端消费品客户的服务方式相仿。

    3.第三方商家
    在京东主站平台上,工业品品牌的所有者或其代理商,以及网店经营者,都会设立自己的店铺,无论是官方旗舰店还是POP店铺,这种服务模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颇为常见。

    3M京东自营旗舰店
    四、财务表现关键数据(2022-2024 年)
    总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从141亿攀升至173亿,再进一步上升至204亿,这一增长趋势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20.1%。
    净利润:-13 亿 → 0.048 亿 → 7.62 亿元
    毛利率:18.0% → 16.1% → 16.2%
    经过调整后的净利润(非IFRS)数值经历了三次提升,先是达到了7.6亿,随后增至8.9亿,最终攀升至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8.5%。
    经调整净利率分别稳定在5.4%、5.2%、5.2%。
    收入结构
    商品收入占比:91.5% → 93.0% → 94.0%
    服务收入构成(涉及平台、广告、技术领域):自8.5%降至7.0%,进而进一步降至6.0%。
    客户账期
    大客户30-180天账期,中小客户-现金
    存货天数
    近三年存货周转天数分別为17.9天、13.8天及14.8天
    研发能力
    研发人员数:331人
    研发投入:近三年 人民币 3.4亿、3.0亿及2.9亿
    员工构成:
    总体:1931人
    1.销售及推广人员:816人,人效:人民币2500万/人
    2.供应链:672人
    3.研发:331人
    4.一般人员和行政人员:112人

    五、风险管理主要风险
    京东集团为重要依托:关联交易比例在2022年达到47.1%,至2024年降至39.7%。
    在2022年、2023年和2024这三个年份,前五大客户带来的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的8.1%、10.5%以及12.1%。
    在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这三个年份里,产品与服务的总采购量中,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比例依次为12.5%、10.7%和10.2%。
    合规风险方面,需关注合同的具体安排,特别是涉及VIE架构的部分;同时,数据安全保障措施亦不容忽视;此外,还需通过反垄断审查的考验。
    3. 市场风险:供应链波动、汇率变化、行业竞争加剧
    总体而言,京东工业的首次公开募股过程不仅映射出我国工业供应链数字化潮流的涌动,同时也揭示了传统产业向互联网转型所面临的深层次难题。在MRO领域,京东工业以其“隐形冠军”的身份,凸显了其规模经济效应以及数字化驱动的巨大潜力。
    然而,在不断提升供应链运作效率的过程中,京东工业必须突破盈利的瓶颈,只有这样,才能在阿里巴巴、传统分销商等竞争对手的包围下,真正确立工业供应链领域的全新标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20 04:14 , Processed in 0.088444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