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小番茄栽培技术要点:品种介绍及施肥整地等关键环节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8169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番茄栽培技术要点

    本篇论文详细阐述了小番茄的种植技艺及不同品种的分类,具体涉及小番茄种植环节中的肥料施用、土地整理、幼苗培育等方面。

    定植、田间管理、落蔓、采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小番茄;栽培技术

    本篇文献的类别编号为S641.2,其文献标识码为A,文章的编号是1674-0432(2011)-02-0121-2。

    1品种介绍

    千禧品种属于无限生长型,其成熟较早,繁殖能力突出,抗病能力较强。果实呈粉红色,形状为椭圆形,单个果实的重量大约为23克。

    糖分含量达到9.6%,口感出众,不易发生裂果现象,每串能产出14至31个果实,产量高,对枯萎病有较强的抵抗力,便于储存和运输,播种之后……

    75d开始采收。

    碧娇品种,其心型特征为半停心型,播种时间在春季,从播种到收获大约需要100天。该品种具有半停心型特点,且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每个果穗上能结出20到30个果实。

    果实重量介于18至20克之间,呈长椭圆形,色泽为粉红,口感脆嫩且甜美,含糖量较高,果皮薄,且产量丰富,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水果。

    龙女品种:半停心型,成熟期较早,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产量丰富且耐高温,繁殖力旺盛,果实呈红色枣形,外观形态优美,单个果实重量适中。

    重约20g,肉厚,脆爽多汁,糖度高,不易裂果,耐贮运。

    格格:品种特性为半停心型,成熟期较早,繁殖能力旺盛,产果力卓越,具备良好的抗病能力,果实呈椭圆形,色泽鲜艳呈红色。

    单果重约1g。糖度约9.6%,风味甜美,耐贮运。

    丰产612品种具有无限生长的特性,成熟期较早,繁殖能力旺盛,具备良好的抗病能力,果实呈现出鲜艳的桃红色,形状为圆形,单个果实的大小适中。

    重30g以上,肉厚,风味极佳,不易裂果。

    2栽培技术

    2.1施肥、整地

    这种水果型小番茄的植株体型高大,生长势头旺盛,经过落蔓处理之后,其采摘期可以持续四个月,甚至更久,达到半年之久,从而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

    效益颇高,因此所需肥料数量颇多,确保充足且施用得当的基肥便成为了种植过程中的关键举措。在日光温室中,通常每亩土地施用优质的农家肥料。

    家畜肥沃,需施用200公斤过磷酸钙,以及40至50公斤尿素,同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量添加镁、锰、锌、硼等元素。

    微量元素中,部分种类需补充硝酸钙(5公斤)、石膏粉(100公斤)等富含钙质的肥料,以预防低温期间可能出现的钙质缺乏问题。

    钙元素有助于降低脐腐病和僵果的发生率。在温室或大田中栽培时,应适量减少有机肥料及微量元素的施用量,并减少钙肥的使用。

    2.2育苗

    播期日光温室秋冬茬种植活动,其育苗阶段通常安排在6月的下旬,产品预计在10月初投放市场,而销售旺季则一直持续至12月底。

    至次年二月中旬为止。适宜在十一月份进行越冬茬的播种和育苗,以便在初春时节上市,整个周期将在次年的五月至六月结束。露天栽培的作物则需在此期间完成种植。

    播种幼苗的时间定在三月上旬至中旬。在此期间,若气温较高,育苗周期大约为40天;反之,气温较低时,育苗周期则可能延长至50至60天。

    小番茄的播种育苗方法与常规番茄无异,首先需采用55至60摄氏度的温水对种子进行浸泡,随后需快速搅拌,以使水温迅速降至适宜范围。

    温度控制在30摄氏度,进行5至6小时的浸泡处理,接着在25至30摄氏度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待种子发芽露出白芽时即可进行播种。播种后,需加强后续管理。

    为确保病虫害不发生,务必严格执行防雨措施。建议先行培育子叶苗,随后再将苗分栽至苗床,待幼苗长出第一片叶子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进行心苗分植,分植完毕随即进行灌溉并实施遮光处理,待苗木适应生长后,在光照减弱时逐步移除遮光设施,确保每穴只种植一株。

    30000-33000株/hm2。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培育出健壮的幼苗、增加产量以及确保生产安全,可以采用穴盘育苗技术。这种育苗方法不仅操作简便,而且管理得当。

    具有生长均匀、幼苗分布整齐的特点。具体操作步骤是:首先将营养基质(例如壮苗1号)用水彻底搅拌均匀,确保其湿度适中,既不过湿也不过干。

    手指紧握成团,以轻易散开为佳。接下来,将培养土倒入72孔或98孔的穴盘中,均匀摊开,随后进行灌溉,灌溉

    种植时需添加特定药剂,如叶绿精与农抗120的混合,或者普力克、百菌清、多菌灵等。接着,将种子均匀地平铺于穴盘之中。

    每个穴孔只放一粒种子,接着将剩余的栽培土均匀覆盖在种子上方,大约覆盖至0.5厘米的深度,穴盘中的幼苗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并做好防虫工作。苗龄一般为30-40d即可定植。

    苗期管理阶段,缓苗作业完成后,在晴朗的白天应适量进行通风,而在夜晚则需关闭门窗。自十一月中旬起,逐渐进入冬季,气温逐渐降低,管理措施也随之调整。

    于棚膜之上覆盖一层草帘,需在清晨揭开,傍晚覆盖,确保这一过程持续不断,以调节大棚内的气温。在阳光明媚的白天,正午时分,可适当调整。

    打开通风设备以实现空气流通。在日间,温室内的温度大约维持在25摄氏度,而夜间则降至12至15摄氏度,通过拉大日夜间温差,有助于花芽的分化过程。

    棚内湿度不宜过高,以免引发叶霉病,一旦出现叶霉病症状,应立即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处理。

    1000倍液进行防治。

    苗期阶段,猝倒病和立枯病是主要的病害类型。针对这些病害,应选用百菌灵、普力克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防治过程中,建议每隔7至10天进行一次。

    进行一次喷洒作业。在低温季节进行苗期培育时,务必关注番茄晚疫病的防控工作。此外,小番茄还需警惕早疫病、叶霉病以及白星病(斑点病)的侵袭。

    枯病)等病害的抗性较强,发病程度轻,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治。

    2.3定植

    幼苗长到拥有3至4片真叶,且生长周期大约为30天之际,即可进行移栽。移栽过程中,应挑选体型匀称、健壮的幼苗,确保植株间的距离均匀。

    40至45厘米的行距,每公顷种植量宜在3万至3.3万株之间。种植完成后,需浇透定植水,三天后进行中耕和松土作业,以确保土壤的疏松状态。

    土壤保持适度湿润,有助于幼苗缓慢生长。然而,需避免过量灌溉,以免造成土壤温度过低,同时,温室内的湿度也会相应增加,这可能会引发霉菌滋生的问题。

    利生长,应浇小水进行管理。

    2.4田间管理

    肥料施用应以钾元素为主,推荐每亩土地施用含33%氧化钾的硫酸钾肥料,用量控制在100至150公斤之间。

    在结果初期分三次进行施肥。与收获同步,施用适量的氮肥,具体为每亩每次施用15公斤尿素肥料。

    效果显现较慢,需提前5至7天进行。在施用追肥如碳铵之后,应及时进行覆土和浇水,以防止氨气对植物造成损害。浇水操作亦不可忽视。

    在植物完成定植并灌溉水分之后,通常在第一穗果实稳定生长之前,不宜进行浇水;待第一穗果实稳定生长后,应浇灌一次充足的水分,并且施用一次促进生长的肥料。

    果实肥大,需在每亩土地施用尿素3公斤,硫酸钾3公斤,肥料应随水施入,此后每7至10天进行一次施肥浇水,同时,

    喷施1000倍叶绿精以促进植株生长。

    缓苗期应控制温度在30℃以下,避免通风;缓苗成功后,白天气温宜维持在25至27℃之间,夜间气温则需适当降低。

    15-17℃。

    对无限生长型品种进行整枝管理时,在栽培过程中,我们并不追求其无限制地生长,而是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

    进行调节后,首先仅保留第一花序下方生长的侧枝作为新的主干,也就是保留两个头部,而将其他所有的侧枝全部剪除。

    当果穗的主枝达到7至8层时,便进行摘心处理;或者仅保留一个主枝,其余的侧枝则全部剪除,这一操作贯穿于整个果实成熟的过程之中。

    在喷花作业中,应选用座果灵或沈农二号药剂,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座果率。进入果实成熟的中后期阶段,可以适当剪除植株下半部分的叶片,这样做有利于通风。

    风,果转色。

    半停心型的植物品种适合进行单独主干修剪。需将所有底部的侧芽彻底去除,而将顶部的侧芽保留下来,以便于后续的主干生长。

    植株在形成花穗的同时,应保留侧芽以便其继续发育,亦或实施连续换头、单干整枝的修剪方法,对于两序果,则应摘除顶部的花穗,保留第一花序下方的芽。

    果实持续发育,依次递进。在此期间,需采用座果灵或沈农二号对花朵进行喷雾处理,以此促进果实成熟。

    到结果中、后期可把下部老叶剪掉,以利通风、果实转色。

    在调解浓度时,建议采用2,4-D或番茄灵进行蘸花处理,同时根据温度的变化适时调整浓度。对于2,4-D的具体浓度,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节。

    适用浓度介于20至35ppm之间,番茄灵的使用浓度为50至70ppm。若在蘸花当天气温较高,则应适当降低浓度;反之,气温较低时,则无需调整浓度。

    浓度应高些。冬季浓度高些,春季浓度低些,夏季一般不需蘸花。

    当植株的蔓条生长点超出架顶时,应立即进行落蔓处理,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首先,可以将蔓条从茎的基部开始,顺着其自然走势进行操作。

    将枝条盘绕成环形,然后在接近土壤表面的地方挖一道浅沟,将环状枝条埋入土中,同时将环状枝条的上部固定在支架上,生长点则保持在原位向上延伸;另外,

    一种做法是将藤蔓自然垂下后,沿着地面平稳展开,然后在土中选取数点将其埋藏,以此引导生长点朝前或后延伸至4至5株的位置,接着继续

    进行吊挂作业。每当植株蔓延至一定阶段,便需施用氮磷复合肥料并适时灌溉。只要精心照料,小番茄的产量有望达到甚至超越预期水平。

    大番茄。

    3  采收

    小番茄的成熟度参差不齐,通常采取逐个采摘的方式,亦或是一次性收获整穗。当果实完全成熟,糖分含量增加之后,

    果实带梗单独采摘并投放市场。对于出口装运的,可以提前采摘2到3天。由于金珠果实容易裂开,在采摘时保留果梗,有助于降低裂果风险。

    果。采收时间以下午为宜,不要带露水,以免影响贮运。

    4  病虫害防治

    4.1  晚疫病

    叶片的病变通常从边缘和叶尖部位开始显现,呈现出黑色干枯的状态,病斑面积较大,病情发展迅速的植株,在短短的2到3天内就可能出现植株下部的症状。

    叶片迅速枯萎,茎秆、果梗以及叶柄出现病变,初期病患区域呈现大面积的油渍状,随后迅速变黑并干枯。

    在潮湿环境下,病斑表面会出现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当果实受到感染,初期症状类似于茎秆,病变的果肉会逐渐向果实内部蔓延,呈现出……

    黑色,果面颜色加深,造成“花脸”。

    晚疫病是温室和大棚中番茄在低温条件下最易遭受的病害之一。在防治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提升温室内的温度,其次,降低湿度,这两个措施都能有效预防晚疫病的发生。

    有效降低空气中的湿度,缩短露水形成的时间;及时去除受病害的叶片以及底部的病黄叶;及时用药治疗:可以选择使用农药。

    安克猛锌含量达到72%,克露占比同样为72%,可杀得的比例为77%,杀毒矾M8的含量为64%,此外,腐霉利、异菌脲、氧化亚铜、代森等成分也均有添加。

    采用锰锌、咪鲜胺等药剂进行喷洒处理,以预防病虫害。建议每隔7至10天进行一次喷洒。

    4.2  灰霉病

    低温与高湿环境以及光照的缺乏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通常病害首先在叶片的尖端显现,形成的病斑呈现出“V”字形,颜色为灰褐色,并伴有轮状纹理,随后这种病斑会逐步扩散。

    叶片严重受损并导致枯萎,其表面出现灰色的霉斑,果实遭受侵害,初期变为白色并变得柔软腐烂,随后在果实表面形成灰色的霉层。

    果实因水分流失而变得干瘪。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喷洒速克灵、扑海因、灰霉克等药剂进行防治。在蘸花过程中,需将2,4-D溶解于配制好的溶液中。

    将50%的速克灵稀释至200倍,或者选择50%的腐霉利、50%的异菌脲、75%的百菌清、40%的嘧霉胺等药剂,用于防治病害。

    病初喷雾。

    4.3  叶霉病

    该病害主要侵袭叶片,初期在叶片背面显现出椭圆形或是不规则的色泽减退区域,随后逐渐长出灰黑色的霉状物。

    霉变层变得浓密且颜色变深,导致叶片变得干燥并开始卷曲,在严重情况下,整株植物的叶片会迅速卷曲并枯萎;同时,花朵也会受到影响,出现花朵脱落的现象。

    果实遭受损害时,其蒂部会出现圆形的硬化与凹陷斑点。针对这一现象的防治措施与“灰霉病”的防治方法相同。

    4.4  枯萎病

    植株在发病早期,其下部的叶子会率先变黄,随后逐渐转为褐色并干枯,然而这些叶子并不会从植株上脱落,通常会出现一半叶子黄、一半叶子绿的状况。

    同一枝条上,上半部分的叶子呈现出黄色,而下半部分的叶子则保持正常,这种状况与青枯病有相似之处。病态的叶子是从下往上逐渐蔓延的,在潮湿的环境下,叶子还会出现红色斑点。

    霉斑滋生。若管理不善,如气温过高、施肥不当或土壤状况变差,便可能诱发萎蔫之症。针对此病的防治措施,可以采取与葱、蒜等蔬菜相似的方法。

    实施轮作制度,以防止幼苗遭受病害侵袭,播种前需对土壤及种子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并采用0.1%的硫酸铜溶液对种子浸泡五分钟。

    播种前需将种子洗净并促进发芽,同时,可以选择将占总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克菌丹与种子混合处理。

    一旦发现病苗,应立即将其拔除,并采取喷洒药物的方式进行防护。在幼苗发病的早期阶段,推荐使用70%的甲基托布津、50%的多菌灵以及50%的苯莱。

    使用特或10%双效灵进行喷洒处理。建议每隔7至10天进行一次,连续喷洒3至4天。另外,也可以选择多菌灵、百菌清、甲霜灵等药剂。

    抗枯灵、咪鲜胺等在发病初期进行灌根。

    4.5  虫害

    温室番茄遭受的虫害主要包括美洲斑潜蝇、蚜虫以及白粉虱等,针对这些害虫,可以选择使用生物制剂如辣椒膏。

    采用杜邦万灵、扑虱灵、蚜虱净等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同时,在喷洒杀虫剂的过程中,可以适量混入叶绿精或开花促进剂。

    精轮换进行使用,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汪东晖、张顺林、张军军共同研究,提出了日光温室番茄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这项技术,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技,2006.11.32-33.

    杨发荣、贾秉璋、黄伟等人共同探讨了日光温室中小番茄秋冬茬的栽培方法。这项技术的研究涉及甘肃农业科学领域。

    技,2006,7:61-62.

    祁居仕、李兴喜、李天成共同撰写的文章,题目为《加工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发表于《甘肃农业科技》杂志2006年第6期,页码为65至66。

    赵忠梅,生于1977年,性别女,拥有大专学历,目前供职于甘肃省古浪县民权乡的农机站,专注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究方向:农机推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8 17:18 , Processed in 0.106168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