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2017年中药材种植前景及当归、野菊花等药材行情分析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7375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中药材的买卖与种植业成为了利润丰厚的难得良机。然而,鉴于中药材价格波动频繁,其风险亦相对较高。那么,在2017年,种植哪种药材能获得最大收益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种植收益最高的药材品种,供您参考,或许对您有所帮助。

    种植最赚钱的药材

    去年8月,甘肃地区遭遇严重旱情,这导致当归和党参的价格出现了显著上涨。短短数日,价格便上涨了15元,当时的价格已高达55元,而近期价格虽有所下降。尽管当归产量因罕见的干旱天气而减少,但根据今年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上市量的情况来看,除非遭遇其他灾害或资本炒作,否则其价格有望保持稳定,甚至可能出现下降趋势。

    去年,受阴雨连绵、晾晒条件不佳以及库存不足等因素影响,野菊花的价格显著攀升。然而,由于野菊花价格高昂,副产区纷纷出现,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目前,含量充足的野菊花颗粒价格已升至55至60元,而纯颗粒货更是高达百元以上,市面上几乎无货可寻;含量不足的野菊花价格则徘徊在30至40元之间。

    秦艽种植在云南地区,尤其是迪庆、大理和丽江等地。自去年10月份起,丽江玉龙产区的秦艽便开始逐渐进入收获期。然而,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库存不足以及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今年的产量大幅下降。新上市的秦艽价格迅速上涨,统货的价格多在26至28元之间波动,而须根的价格则达到32元。

    麦冬的种植面积因前几年行情低迷而有所缩减,自去年产新以来,其价格便持续攀升。进入11月底,价格再度出现波动,不同规格的麦冬价格上涨了10至15元,其中中统无硫货的售价已达到72至75元。在短短数月间,麦冬的行情平均涨幅已达到约20%,对于这种需求量接近万吨的大宗商品来说,这样的涨幅已属相当显著。

    种植前景好的药材

    桔梗的产量在200至300千克之间,近期在市场上的价格已上涨至每千克55至65元,这一价格已达到近年来最高点。

   


    板蓝根的产量在300至400千克之间,受流感疫情的影响,对原料的需求量显著上升,导致其价格攀升至近期每千克15至25元,而随着去年生产的逐步恢复,预计未来价格将呈现稳中有降的走势。

    生地产量介于300至500千克之间,目前市场售价为每千克12至16元。鉴于近年来产量有所减少,预计未来价格还有上升的可能。

    白术的产量介于200至300千克,目前的市场价格波动在每千克25至35元之间。

    柴胡的产量介于100至200千克之间,当前的市场价格在每千克30至40元,由于需求旺盛,供应较为紧张。

    黄芪的产量介于300至400千克之间,当前的市场价格在每千克10至16元不等,因其卓越的药效,高品质的黄芪货源显得尤为稀缺。

    水飞蓟的产量介于100至200千克之间,当前的市场售价为每千克15至25元。鉴于采摘过程较为困难,传统种植区域正逐年减少种植面积。随着飞蓟素价格的不断攀升,预计未来原药材的价格走势将呈现上升趋势。

    金银花的产量大致在100至200千克之间,这一数值。随着需求的逐年增长,金银花的价格持续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目前,市场上的金银花价格区间在120至280元每千克之间波动,而由于产地各异,价格差异也相对较大。

    丹皮产量介于300至500千克之间,当前市价在每千克15至25元,鉴于其生产周期较长,预计未来价格将持续攀升。

   


    牛膝的产量介于200至300千克之间,当前的市场价格在每千克10至15元,货源十分畅销。

    丹参的产量介于200至300千克之间,当前市场每千克的价格在10至12元,鉴于心脑血管用药需求的增加,其价格预计在未来将持续稳步上升。

    白芍的产量介于300至500千克之间,当前市价在每千克12至18元。鉴于其生产周期较长,并未受到多数生产者的重视。预计未来价格将在波动中持续攀升。

    防风作物,其产量介于200至300千克之间,当前市场售价为每千克15至25元,而在东北地区,其价格则相对更高。

    半夏的产量在200至300千克之间,当前市场售价为每千克55至65元。鉴于其生产和采挖过程较为繁琐,预计未来将长期面临供应不足的状况,并且价格不会便宜。

    甘草的产量介于300至500千克之间,当前的市场售价为每千克10至16元,鉴于资源较为紧张,其价格逐年攀升。而远志的产量大约在200至300千克,当前的市场价格在每千克55至65元,由于野生资源不足,预计未来价格还将持续上涨。

    白芷的产量介于200至300千克之间,当前市价在每千克12至15元,受人们对于天然调味品的青睐,其价格逐年攀升。而黄苓的情况则更为严峻,连续数年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尽管生产量未减,但价格始终在每千克10至15元之间波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7 15:06 , Processed in 0.083158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