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地测主管职责全解析:组织工作、贯彻规定与深入现场要点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7057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干地测的,要是我写可能写不全,看看地测岗位职责。我矿的

    第一节  地测主管职责

    1、负责组织本矿地测工作。

    严格遵守《煤矿测量工程》、《矿井地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等相关规定,承担全矿地面及井下基础控制测量的组织与规划任务;拟定矿井测量方案及具体测量技术;设定测量精度标准,并负责参与关键工程及重大贯通测量作业。

    3、负责三等和四等及以下的控制测量。

    承担组织与参与关键地质和水文地质任务,同时负责编制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策略。

    深入生产一线,实地考察生产状况,掌握矿井的生产流程,并参与矿井的工程技术设计,同时承担年度、季度以及月度生产计划的制定工作。

    承担“三书”的组织与编制任务,并参与矿井水平延伸和扩建相关地质说明书的编写工作。

    监督煤炭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承担矿井储量的计算、数据统计和上报工作,包括储量、开采量、损失量等,实时掌握矿井各类储量的变动趋势及其变化状况,参与储量损失报告,负责储量注销、地质和水文地质损失等储量的损失报告及审批流程,定期对矿井的“三量”和回采率进行分析资料整理,致力于研究提升资源回收效率的方法。

    负责实施地质和岩移观测活动的组织,提供相关参数数据,参与设计保护建筑物的预留煤柱,同时协助相关部门执行“三下”采煤任务。

    负责编制、修订以及增补基础矿图及其他关键图件,对关键地质测量资料进行审核,同时主持上级机关的报表及文件的编制工作。

    承担编制和整理采区及工作面地质工作总结的任务,并负责定期安排和实施地质报告的修订工作。

    承担对地面测量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职责,同时负责策划并实施针对新入职地面测量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安全教育。

    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矿井科技领域的深入研究,积极学习并推广了前沿技术,同时归纳总结了成功的经验。

    12、负责地测资料及仪器工具的保安。

    13、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第二节  地质技术员岗位职责

    本矿地质工作责任重大,我需协助地测主管,确保地质人员严格遵守地质《规程》和《规定》,并负责统筹安排日常的地质事务。

    协助完成“三书”的编制工作,同时参与撰写采区和作业面的后续总结报告。

    承担日常地质记录的组织与编制任务,同时参与基础矿图及专业矿图的制作、修订与完善,并确保在生产环节中所需图纸的及时绘制。

    协助主管进行煤炭资源的合理回收、监督、测算和统计,上报矿井的储量、开采量及损失率等信息,同时关注矿井各类储量的实时动态及其变动趋势,并协助处理储量报损事宜、办理储量注销手续,以及参与地质和水文地质损失等储量的报审和审批流程。

    参与制定矿井的长期规划以及年度、季度、月度计划,帮助主管应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地质难题,并迅速、精确地提供所需的地质信息。

    对新入职的地质人员提供业务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支持,积极学习并推广前沿技术,同时归纳总结成功的实践经验。

    第三节  测量技术员岗位职责

    承担本矿区的测量技术任务,同时帮助地测主管对测量团队进行管理,确保他们依照《规程》的相关要求,认真执行各类测量活动。

   


    确保井上及井下工程的测量设计、标定和计算准确无误,严控采掘作业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同时监督工程质量,并负责组织对采掘作业量的验收。

    协助进行基本矿图及专用矿图的定期更新与绘制;同时,确保在生产过程中所需图纸的及时测绘。

    负责安排并确保巷道的转弯、墩子按时进行标定与检查,对各类施工设计图进行验证。同时,努力构建和完善矿井所需的矿图及各类资料。

    提供支持,帮助地测主管执行四等及以下等级的加密控制测量任务,以及负责井下基础控制测量的大比例尺项目的组织、规划、实施测量、数据处理、计算以及绘图等全过程工作。

    承担矿井未来发展规划的编制,以及年度、季度、月度计划的制定工作,并参与对“三量”和回采率的注销审报过程的监督管理。

    负责测量工作的安保人员和安全培训师,积极学习并推广运用前沿技术,同时归纳总结了一系列先进的工作经验。

    第四节  地质工作业务联系制度

    1、 设计部门索取地质资料,必须有总工程师批准的委托书。

    在进行采区设计时,必须提前两年向地质部门通报所需地质资料的收集事宜,且确保在正式设计工作开始前六个月,将所有必要的地质资料完整交付。

    3、需在开切眼掘进完成后五日内,将采集到的与工作面相关的地质资料提交完毕。

    在进行巷道掘进作业前,需提前一个月向地质部门提出所需资料申请,同时确保在设计阶段前十五天内,地质资料能够顺利提交。

    5、 零星小型设计所需的地质资料须事先联系,商定提交期限。

    各部门在需要地质部门提供相关资料时,应提前与生产科取得联系,并就提交资料的截止时间达成一致意见。

    主动与相关部门协作,按季度汇总采集工作面的进展情况,迅速且精确地搜集采煤高度、浮煤以及煤柱的尺寸数据,一旦发现与设计要求不符,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向总工程师进行报告。

    8、 外单位借阅或索取地质资料,须经矿长批准。

    9、 各类报表应按时报出。

    第五节  地质工作业务保安制度

    严格执行党的以安全为首要的指导方针,切实遵循《煤矿安全规程》中的各项规定,把安全放在首位,倡导文明生产,确保我矿生产目标的圆满实现。

    2、认真执行保密制度,图纸按时归档保存。

    频繁赴现场一线,熟悉并洞察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演变趋势,迅速向相关机构提交地质预测以及水害、水位状况和顶板风险预警信息,以避免因地质勘探不当导致的漏水、人员伤亡、矿井被淹、巷道废弃等生产事故。

    在相关矿领导的主导下,需对矿区及井田内的小型煤矿实施监管,明确其开采区域,并实时更新绘制开采工程的平面图。对于那些可能危及矿井安全生产的小型煤矿,应立即向矿、局领导及相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与地方管理部门合作,强制其停产。

    5、掌握工程地质情况,加强危岩采动观测,及时预测地质滑坡。

    第六节  地质资料、技术报告等的审批制度

    清晰界定个人职责,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追求履行本职,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得以实现。

    地质资料和技术报告初稿一旦编制完成,需由所有地质人员集体研讨并严格审查,确保内容准确无误,方可进入正式定稿和绘图阶段。

   


    在资料或报告打印或描图之前,务必由矿总工程师及相关部门的领导进行审查并在其上签字确认,只有经过这一程序,才能进行打印或描图操作。

    上报所需材料,务必包含总工程师的亲自盖章以及所在单位的公章,方能进行提交。

    若未遵循常规审批流程上报信息或向其他部门提交资料,一旦出现事故或失误,涉事人员需承担首要责任。

    第七节  资料的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地质工作者需秉持严格的工作态度,肩负起监管与守护煤炭资源的重任,确保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使用。

    严格遵守《矿井地质规程》的规定,对采掘过程中产生的原始地质资料,应立即进行搜集、分析、整理,并确保其得到妥善保管。

    矿井的“三量”数据需每季度依照采掘进度进行详尽搜集,对相关资料进行严谨核算,同时评估采掘间的关联是否与国家规定相符,并将分析结果汇报给矿长及总工程师,据此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矿井生产的平稳过渡与接续。

    在年底,必须依据相关实际数据,执行一次储量的核算工作,并且向省级煤炭管理局提交报告,以获得相应的审批。

    对采掘工作面的地质说明书以及采区的地质说明书,必须确保其内容能够随时更新和调整。同时,水平地质报告和矿井勘探地质报告,则需依照《矿井地质规程》的相关规定,每8至10年进行一次必要的修改。

    6、地质资料应有目录、索引,便于使用和查找。

    在矿井废弃并封闭之前,所有地质相关资料必须得到妥善保管,确保无任何损失或销毁。每个采区完成开采后,这些资料应当转交给档案部门进行长期保存。

    8、地质人员使用资料必须随取随放,不得乱放和自己保存。

    使用资料时,其他部门或个人需遵循常规的借阅流程,同时必须精心保管,确保按时返还。

    第八节  地测及防治水管理制度

    重大地质测量项目,包括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的补充勘探、矿井防治措施、地面控制网测量、大型井巷的贯通测量、岩层移动的观测以及采后地面塌陷的治理等,均需根据生产需求和安全要求,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并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既保证质量又保证数量地顺利完成。

    为确保工程设计所需的地测信息精确无误,需提前三至五年在矿井改扩建、拓展延伸及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阶段,通知地测部门。地测部门需根据实际需求,组织补充地质勘探工作。在设计阶段开始前半年,地测部门需向设计部门提交由省煤管局批准的相应级别的地质报告。对于采区设计,需在两年前通知地测部门,并在设计前半年提供采区地质说明书。在工作面开切眼掘出后,须在五日内提交相关地质资料。对于掘进不同类型的巷道,需提前一个月向地质部门发出通知,并在设计开始前十五天将地质资料交付。对于零星小型设计所需地质资料,需提前进行联系,并商定具体的提交时间。其他部门如需地测部门提供资料,也应提前与生产科沟通,并确定资料提交的具体时间。

    为井巷施工提供详尽的地质说明书、地质预测、水害预警以及老空透水预测报告。若巷道掘进过程中突发地质结构变化或突水等紧急情况,地测人员需迅速抵达现场,依据观测及调查所得资料,迅速编制相关图纸,提出分析及处理建议,并向矿总工程师进行汇报,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在巷道开口阶段,地质人员需预先标定中腰线,掘进过程中则需定期进行校核,确保中腰线的及时延伸。在巷道掘进即将贯通巷道或面临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施工方、通风部门以及安全监督机构必须按照既定规程,在规定的安全距离范围内,及时发出相应的通知,以确保井巷工程的施工安全。

    需提交工作面的地质报告,对工作区域内的潜在断层、塌陷柱、冲刷区等地质构造进行预测,对于厚煤层的工作面,则需依照规定进行煤层厚度的测量。

    地测部门在各个设计、开拓和回采环节,需对储量管理和资源回收实施严格的管理与监督。一旦发现存在不符合规定要求或存在煤炭遗失的风险,应立即提出,并按要求填写“预防丢煤通知书”,报送相关领导和部门。

    在面临水灾威胁的情况下,需对水文地质状况和水害发生情况展开详细调查,同时依据技术分析和评估结果,确立一套全面的治理方案。

    矿井防治水任务由局长和矿长共同承担,矿总工程师负责具体管理,需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处理日常事务。必须构建完善的水害风险分析和排查机制。一旦发现隐患,应迅速制定防治方案,经矿总工程师审核通过后,由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执行。防治水工程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对于重大工程,需按照审批权限,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并获得批准后方可启动。

    受水患影响的地区需严格执行“疑点必查、勘探先行”的原则。在查明水文地质状况之后,需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这些措施需经过矿山总工程师的审核和批准,然后才能付诸实施。只有在确保没有透水风险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挖掘和开采作业。

    矿井中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保留隔离煤柱,同时,在矿井、采区以及工作面的设计阶段,这一要求也应一并提出并报批。任何单位在未获得上级批准的情况下,都不得擅自进行开采或破坏活动。在变更矿井边界时,必须依照上述规定重新设置边界煤柱,并重新编制设计文件提交矿委会审批。一旦发现由于开采导致的破坏,使得煤柱尺寸无法满足规定要求,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以防止发生淹井事故,从而危及邻近矿井。

    对井田中的小煤窑实施监管,确保了解其开采区域,并迅速绘制开采工程的平面图。对于那些可能对矿井安全生产构成威胁的小煤窑,应立即向矿方、局级领导及相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与地方管理部门合作,指令其停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7 04:31 , Processed in 0.073775 second(s), 19 queries .